分享

1064陈何芳,潘慧: 汉语国际研二男专硕S13有何实习体验

 高教课堂研讨 2023-08-22 发布于江苏

      在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访谈中,S13分享了她的经历。S01本科就读的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入学途径是考研而非保研,学位类型是学术型而非专业型。下文以本人自述的方式,呈现S13心目中实习的缘起、实习经历、实习收获,以及择业意向。

缘起:追随兴趣追求过学术但现实不允许

  我本科专业是工业工程,硕士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被调剂到了N校。跨专业考研是因为我对这个专业有兴趣,想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跟大多数人一样,我刚开始读研时有过学术梦想,也做过一些努力,因为很喜欢读书。但是后来渐渐发现不适合做学术,或者说不适合把学术作为主业,只能当做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原因是我一直都在输入,但很难做到输出。而做学术就是要产出,我想这是很多人做不了学术的一个共性原因。自从没有了学术追求,就只追求按期毕业了,所以花费在学业上的时间精力较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实习:因出国而只做过一份长时段的实习

  读研的第二年,我出国担任汉语教师,整整有一年时间。但导师对我们的教育算是放养式的,只在意我们能否顺利毕业,所以导师并不清楚我在干什么。回国以后我直接就要面对秋季招聘会和学位论文,所以当时也没有好好对待招聘会,就先出去找了一份实习工作。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刷简历,让自己的简历丰富一些,为找工作做准备。如果没有实习经历,会让用人单位觉得很奇怪。因为如果你有实习经历的话,最起码可以证明你这个人干过什么,能做什么,是自身实力的一种体现。所以这份实习对我很有帮助,最起码它能够证明我的资历和能力。虽然我只做过一份实习,但实习时间比较长,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这份实习做到后期,我都不用去坐班了,可以在学校里完成实习的各项事情。就是因为我很快做出了经验,感觉到比较轻松和方便,才会坚持那么久,对方也愿意一直续约。

收获:读研促进思想成熟实习增进社会化

  读研挺好的,这样的人生一段经历,对于以后的发展还是很有用的。一方面是它有学历价值,有了研究生学历,工作选择的面向和层次更好。另一方面是它的阅历价值。读研的这一段经历,其实也是心灵的一个沉淀过程。读研后的你和没有读研的你,再去经历同样一件事情,最后的应对状态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很珍惜读研生活,我也努力做到了兼顾实习和论文,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并没有无所事事混日子。

  实习也是不错的成长途径。实习最主要的价值,是让我对社会至少有了一个比较真实的认识。不管去哪一个岗位实习,都会提前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预判,看自己能否胜任。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还算难度较大,由此也提升了我对于工作的耐受力。实习还能锻炼学习速度,需要快速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如果学习速度太慢,公司就不会耐心等着你,就会用别的人来替代你。

  经过实习,我就不会因为工作压力而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各方面都更加从容一些。可能当时的实习工作较难,工作压力来自不同方面,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是我就很能坦然接受。而且经历了第一份实习,你对于工作的期待就不会那么大,同时也能很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工作压力。

  在这个意义上,第一份实习经历特别重要。因为它会形成你对于工作的第一印象,会有全新体验和多方面的感受。如果你的第一份实习特别轻松,那么你之后到其他地方工作,两者形成对比,就会觉得现在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就容易放弃而不干了。但如果第一份实习工作的压力很大,需要你去付出很多才能够勉强胜任,你就会觉得工作这件事情,本身是有难度和挑战的,就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所以,去完成第一份实习工作,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它会奠定你对于工作的基本认知。虽然说它只是你简历上的一条记录,但也会体现你工作的能力。你很现实,想刷实习经历,公司比你还现实,给你了工作而你做不下来,公司肯定会找理由来淘汰你。

  经历过实习,也让我更加理性看待职场友谊。实习生还无所谓,实习结束就会离开单位,所以互相友好还是挺不错的事情,大家可以交交朋友、一起吃吃饭,互相丰富对方的生活。但是,如果是真实的工作场景,我是不希望把同事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同事就是同事,跟你和室友关系不一样,跟你和朋友的关系也是不一样,除非你辞职不干了,两个人没有合作,才能杜绝各种冲突,可以成为朋友。但一般情况下,在职场和同事交朋友,就会因为双方的朋友关系,而不能客观地去沟通工作,双方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处理工作事情就会出现问题。

择业:重庆市教培行业是不错的保底选择

  在择业方面,我考虑回老家重庆发展,所以对南京本土的招聘也不是很积极,而且南京的工作也不怎么喜欢,也就没有什么遗憾。对于回重庆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具有一些优势。重庆的人才市场并不是那么好,因为它本地只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比较好,这两所大学都是工科见长,其毕业生主要流向一些传统的行业。所以我回去找工作,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读书的专业、学校和城市,都还算不错。

  我的专业至少可以入职教育行业。从市场来看,教育培训一直有人力需求,所以回重庆找工作还算好,没有太大压力。教育这个行业没有什么门槛,只要真心想做,只要你愿意下点功夫,肯定都能有所发展。市场上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它并不是企业主动扩张的结果,而是市场发展的顺势,所以它永远都会招人。毕竟中国的现实,就是差的学生在补课,好的学生也在补课,教育培训市场一直都存在。所以我想去教育机构做一段时间,沉淀一下自己,后面打算考公务员。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