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岁确诊癌症后痛哭:放纵几年,代价太大了!这20个防癌小细节一定要知道!

 Zsy20151225 2023-08-22 发布于广东


“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癌症?”“确诊为肠癌的那一刻,我觉得天都塌了。”今年28岁小宇(化名)坐在浙江省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陈贵平的诊室里,小宇忍不住掩面啜泣。

28岁确诊癌症后痛哭:
放纵几年,代价太大了!

小宇今年28岁,家庭条件优越,又是家中的独子,从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着,生活一直很潇洒。
作为一名典型的“肉食主义者”,他不爱蔬菜,尤其青睐烧烤、火锅和油炸食品。“别人一天吃三顿饭,我一天至少四顿。”小宇说,一周7天,他起码有6天要吃夜宵,烧烤加啤酒或碳酸饮料,是他最爱的搭配。
大学毕业后生活放纵的这几年,小宇像“吹气球”一样胖了起来。同时,他的肠胃也开始变得“脆弱”,一天要大便好几次,有时还会便血。“准是痔疮犯了。”小宇想着“十人九痔”,自己好吃又不爱动,得痔疮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可随着便血次数越来越多,大便发黑黏稠,这时小宇有些慌了,赶紧医院就诊。
经医生检查,小宇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且病灶较大。小宇说,“自己以前太任性,这次生病也算是为自己当初的放纵埋单了,只是代价太大了。”①
图片
董乃德 摄

医生提醒:
上完厕所记得回头看一眼!

“从研究来看,有些食物对肠道产生刺激,容易诱发肠癌的发生。比如红肉。” 浙江省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陈贵平表示,世卫组织把红肉定为2a类的致癌物质,因此要尽量减少红肉的摄入。此外,糖分摄入过多、肥胖等也都是高危致癌因素。
浙江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魏星表示,可以多吃新鲜果蔬、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锁住肠道中的水分,让排便更顺畅,从而减少粪便对肠道的刺激。另外,运动也会促进肠道的蠕动,助力排便。①
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主动检查。魏星医生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最好进行肠镜筛查,高危人群则要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特别是有家族遗史的人群,应比家属发病年龄提前10-15年进行肠镜检查。
如果出现了大便性状改变,比如便血、黏液便、大便变细,或是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等,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痔疮便血是排便后肛门滴出的血液,颜色为鲜红色;而肠癌患者便血一般为暗红色。
图片
从肠息肉到肠癌过程

这20个防癌小细节一定要知道!

防癌要从细节着手,坚持做到,不抱侥幸心理,少一个危险因素,就少一分风险,要有风险意识!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很多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曾刊文提醒:这20个防癌小细节一定要知道!
1. 必须彻底戒烟。这真是老生常谈,你听烦了,我也谈厌了。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不吸烟的人要劝阻周围吸烟的人,拒绝二手烟的伤害。
2. 不喝酒或偶尔少量适度喝酒。白酒等烈性酒要尽量避免饮用,能不喝尽量不喝,实在要喝,一定要控制量,偶尔少量饮用。
3.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BMI在18.5-24.9属正常健康,低于18.5为低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和等于30为严重超重或肥胖。建议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的低值。
4. 坚持运动,避免久坐。久坐缺乏运动,带来超重肥胖问题,增加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生风险。建议每次工作1-2小时,起来活动15分钟。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
5. 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晚睡熬夜短期内看不出伤害,时间一久,问题就来了。建议成年人每天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关键是不要熬夜。另外,睡眠不要开灯。
6. 要均衡饮食,不偏食。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都要食用,要避免和减少吃垃圾食品,包括街头油炸类食品。
7.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品种、颜色都要多样化,每天最好五种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增加肠癌风险。多吃蔬菜少吃肉,粗茶淡饭保健康。
8. 肉类摄取要适量。以鱼肉等白肉为主,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避免或尽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咸肉、腊肉等。
9. 饮食规律。杜绝不吃早餐、暴饮暴食。饮食不过量,不吃得过饱。
10. 不要以饮料代替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白开水最理想。
11. 不要吃得太咸。限制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12. 避免饮食、饮水过热过烫。过热的食物或饮料或茶水,不要急着喝。
13. 尽量分餐。不要共用碗筷、毛巾等餐饮和生活用品,以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的感染。
14. 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15.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不要憋小便。
16. 避免多个性伴侣。切勿滥性,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等不安全性行为,尽可能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人乳头状病毒的传播。
17. 减少或避免职业性致癌环境的暴露。采取必要的职业暴露保护。
18. 避免日光照射过度。晒太阳要适度,过犹不及。
19. 远离焦虑。学会减压放松,不要长期处在焦虑和精神高压之中。
20. 接种疫苗。防控乙肝、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防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及时规范处理癌前状态(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