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布泊为什么是人类禁区?它的残酷,千万不要轻易去尝试!

 skysun000001 2023-08-22 发布于北京

前一段时间,一自驾车队未经相关方面批准,擅自闯入罗布泊若羌境内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共有4人失联。后来被救援人员搜索到之后,很不幸,这4人均遇难。

图片

从现场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出,这4人的身体均呈现黑褐色,而且呈现明显的干枯状态,很显然是受到了严重的日晒和发生脱水问题,而高温和缺水也是致使他们死亡的直接原因。

图片

罗布泊的基本情况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它处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

图片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年平均气温11.6℃,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20℃以下,年降水量20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积温>4500℃。

图片

罗布泊地区风蚀强烈,全年盛行风方向为NE,3~5月为多风季节,6~8月为大风季节,8级大风日>60天,常常引起沙暴天气,位于罗布泊下风向的若羌、且末地区每年浮尘天气有115~193天。

罗布泊的演化历史

罗布泊的演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古代,罗布泊是西域、中亚、南亚之间的物资贸易走廊,沿途有很多古代遗址、石窟和文化遗迹。

在过去的历史中,罗布泊曾经有过湖面广布、湖水充足的时代。中更新世时期,湖面广布,水深可达2米。罗布泊也曾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著名的楼兰古城便曾坐落在罗布泊的东岸。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罗布泊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得逐渐炎热和干燥起来,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初完全干涸。

图片

在罗布泊干涸之后,周围的土地变成了沙漠和戈壁。但是,在干涸的湖底仍然有一层厚厚的盐层,这是罗布泊唯一的资源。

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人类的禁区?

罗布泊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的禁区,主要由它非常恶劣的气候所决定的,同时也由此带来的诸多不适宜人类在此生存的问题。

一是极端恶劣气候条件。罗布泊地区年降水量极低,几乎没有什么雨水,空气非常干燥。夏季的温度非常高,最高温度可达40℃以上,近地面温度甚至能达到70℃。此外,罗布泊地区大风频繁,风力常常在6级以上,而且常常伴随着沙尘暴,造成人们的视线模糊,呼吸不畅。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对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图片

二是复杂的地理环境:罗布泊地区地势复杂,处于盆地之中,周围有高山阻隔,使得交通极为不便。同时,该地区地形平坦,缺乏明显的地标和参照物,极易使人迷路和失去方向感。

图片

三是缺乏生存必需的资源:罗布泊地区缺乏人类生存所需的淡水、食物、草药等资源,一旦迷路或遭遇困境,很难在野外生存。

四是日照时间长:罗布泊地区日照时间非常长,每天的日照时间可以达到10小时以上,而且日照强度大,没有云层遮挡,地面上也没有什么植被,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动,非常容易晒伤。

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和征服欲望永无止境,对于罗布泊这样的人类禁区来说,虽然环境异常恶劣,但仍然阻挡不了一些科学家和探险者前行的步伐,因此在历史上,在罗布泊区域发生过不少人类遇难的事件。

图片

比如:198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该地区探险时失踪。我国著名探险家徐纯顺在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不幸在罗布泊湖心附近位置遇难。这些事件使得罗布泊地区被认为是一个神秘而危险的地方,对人类的探险和科学考察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图片

我国对游客穿越罗布泊的具体规定

我国于2002年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即若羌县罗布泊地区管理委员会,这是继楼兰古国1500多年来在罗布泊无人区诞生的第一个政府机构。

同时,为了保护这里的野生生物资源,我国于2000年在这里设置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面积约为2万平方公里,以保护世界上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野骆驼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是全球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图片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游客的安全,我国对穿越罗布泊这类行为做出了诸多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比如:

游客必须提前预订前往罗布泊的门票,并在指定时间到达出发点;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穿越罗布泊,不得擅自改变路线;在穿越罗布泊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队或者进行危险活动;在罗布泊区域内不得破坏环境或者污染水源;不得擅自进入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等等。

图片

在穿越罗布泊时,需要进行自驾,按照上述规定执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游客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和必要的装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如果没有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及体力的话,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人类的禁区”这个称号不是随便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