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毛谈七夕:如果这就是爱情,我都不知道要结多少次婚了

 新用户8546LsRJ 2023-08-22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七夕,三毛有话说。
我这可不是主观臆断。三毛在《送你一匹马》这本书中分享了她多次被求婚的经历,每一段都挺戏剧性的。我突然想到,就三毛的这些艳遇,如果都算作爱情,那她得结多少次婚才算完啊!
事实上,三毛一生就只结了一次婚。
你说过牵了手就算约定,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这句话,我相信三毛可以跟好多对象说,只是三毛不会说的,他们爱的也是那个不会说的三毛。
三毛第一次求婚,在小学最末的一年。看来,三毛还挺早熟的。要特别注意,这第一次求婚,是三毛自己主动想求婚的,想必三毛会记忆犹新。
要知道,在那之后,她就一直是被求婚的那个了。三毛真是用实力说话,连谈恋爱都是。
第一段,三毛爱上了一个光头男生。他们在一起演话剧,光头男生是匪兵甲,三毛是匪兵乙,匪兵总共两人,乙爱上甲理所当然。
三毛为了这个男生,神魂颠倒了一整年,萌生了非他不嫁的想法。
可三毛知道在那个年龄段光明正大地求婚,极大可能惹来祸患。三毛很聪明,她就不向光头男求婚,她只向神父祷告:请你怜悯,将来把我嫁给匪兵甲,真真是把会被出卖的可能扼杀在了摇篮里。
对于这一段单恋,三毛觉得虽然算是小孩子过家家,却也不乏爱情的痴迷和苦痛,也不可谓不真实。
第二段,是个情书男孩,在三毛十六岁那年。那时候的她,早已把光头男生给忘光光了。
情书男孩真是情深。每星期一封情书,从不间断。三毛后来也注意到了这个情书男孩,原来是一个住在她家附近的大学生。但三毛也不主动跟情书男孩搭话。
可情书男孩相当沉着也相当温柔平和的眼神使三毛感动,三毛说她一点也不讨厌这个男生。
情书男孩寒暑假回到香港侨居地时,就会寄来香港的风景明信片,对三毛说:“有一天,等我毕业了,我要娶你,带你来坐渡轮,看香港的夜景。”
后来情书男孩毕业了,回港前给三毛写了一封很详实的信,最后他写到:
我不敢贸然登府拜访,生怕你因此见责于父母,可是耐心等着你长大。现在我人已将不在台湾,通信应该是被允许的。我知你家教甚严,此事还是不该瞒着父母,请别忘了,我要娶你。如果你过两三年之后同意,我一定等待……
三毛没有回应。后来情书男孩去英国了,他还是给三毛写信,可三毛始终没有回过一封信。三毛是真的对情书男孩不感兴趣吗?
也不是的。对于情书男孩的来信,三毛还是期待的,只是不怎么鲜明。为什么呢?
那时候的三毛正经过生命中的黯淡期,休学在家好几年,对什么都不起劲,恋爱、结婚这种事情不能点燃她生命的火花。
三毛可能是动心的,只是没办法给出太多的反应。
是啊,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到了西班牙,有两个人向三毛求婚,第一个向三毛求婚的人叫荷西。那年荷西高中毕业,三毛大三,荷西叫三毛等他六年。
三毛觉得太遥远,不可能。为了甩掉荷西,三毛赶紧去交了一个日本男朋友。
这个日本男朋友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对三毛好到都到了乱宠的地步。最后,日本人买了一辆新车要当订婚礼物给三毛。
三毛找日本人去谈判,她不同意结婚,三毛一急都流泪了。三毛说她只是迷迷糊糊地受疼爱,也很快乐,可是她没想过要结婚。
为了让这个日本对象死心,他收了一个德国朋友的花,还在日本人面前“秀恩爱”。日本人心灰意冷,还是好久都没有放弃三毛,但三毛对他就只剩下了对不起。
学业结束之后,三毛去了德国。她当时的德国男友在外交部做事,三毛还在读书。那时候他们交往已经两年了。
有一天,德国朋友拉了三毛去百货公司,他问三毛一床被单的颜色,三毛说好看,他买下了——双人的。可三毛在回去的路上闷闷不了,满眼含泪。
最后,他们去退了那床被单。过了一年,面对分离,德国男友说:
“等我做了领事时,你嫁,好不好?我可以等。”这算求婚。他等了二十二年,一直到现在,已经是大使了,还在等。
俩人依然没有结果。
或许,一个会让你感到恐婚的男人,都不是真爱吧,或许又是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在三毛身上,好像就是这样的。

再后来,三毛在美国留学,认识了一个堂哥的好同学。这位同学各方面条件就好,也对三毛关心备至。
后来那位同学向她求婚,她还是一句话不说,礼貌道别。
再后来,三毛在台湾认识了一个德国男友。在这位男友说出求婚的时候,三毛终于坚定地说好。
可三毛今生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人,因为得心脏病很快就死了。三毛心痛欲绝,寻死却被救活。
如果说是真爱,这位德国男友算是吧。只是也应了那句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后来,生命的轮齿转到了荷西这边。六年之约到了,荷西还在。
荷西是怎么跟三毛求婚的呢?他先去了沙漠,写信给三毛,说:“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三毛看了十遍这封信,散了一个步,就回信给他,说:“好。”
在这之后,三毛跟荷西过上了5年艰苦却又幸福快乐的婚姻生活。荷西懂得以及接纳三毛所有的有趣,也为三毛倾尽毕生的温柔。
奈何,第六年,荷西走了。三毛过起了孀居生活。但依然有人向三毛求婚。
面对着那个他,三毛下意识地跟他说起荷西去世那几天的经过,他听哭了。
后来,他跟三毛提出求婚,他说:
回来以后听你的话,没有写信。这三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可能的生活方式,属于你我的。我没有一切的物质条件可以给你享受,也不算是个有情趣的人,我能给你的只有平平实实的情感,还有我的书。夏天如果你肯来这儿——不然我去台湾,我们再相处一段时间,然后结婚好吗?现在我才发觉,在往杉林溪去的那条路上,当我不知不觉流下眼泪的那一刻,已经——”
其实三毛知道了他的心意,但三毛跟他依然没有结果。
三毛一直过着孀居的生活。三毛曾说过:守寡守得那么辛苦,还不如改嫁。她一直没有改嫁。
或许是,荷西之后,其他人都是将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