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琴部分怀古诗的谜底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22 发布于北京

01

宝琴的十首怀古诗,与宝钗、宝玉、黛玉等人的灯谜一起,成为继第二十二回元宵节灯谜后的又一次对红楼梦主旨的重要揭示。

无论从其提供线索的广度还是从其对故事情节的揭露程度看,其重要性远超后者,仅次于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相关内容。

原因在于这些灯谜的谜面为我们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大量线索,同时其谜底也对故事和人物结局作了预示。

因此,对这部分谜语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是读懂红楼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

02

由于作者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宝琴十首怀古诗的谜底,读者只能猜测其谜底,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权威和统一的答案。

红楼前辈们已经对这十首诗作过大量的研究,也分别提出了比较有道理、有逻辑的谜底,对于我们理解这十首诗,不无裨益。

按照“精读原著,把玩原文,领悟原意”的思路,笔者对这十首诗作了独立研读,也猜出部分谜语的谜底,但仍有一部分不敢确定,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谜底。

与他人谜底对照发现,有的谜底相同或相似,也有的不一样,个别的吸纳了他人的观点,或在参考基础上做了一些校正。

因此本篇笔记并不是十首怀古诗谜底的全部,没有确定谜底的,暂时先不列出。

03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关于这个谜语的谜底,有的人猜“棺材”,这个谜底绝无可能。

因为按照贾母的意思,这是在正月里家人聚会时使用的,以棺材作谜底不吉祥,也与猜灯谜的节日气氛违和。

况且此事宝钗也专门提醒过,宝琴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孩子不可能去触贾母的霉头。

04

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这首诗的谜底是象棋。

谜面整体意思是讲凡事要事先定立规矩,然后执行中把规矩落实好,以规矩明整理,过程中不再需要张良这样的谋士出谋划策。诗中以铁笛代军事行动。

第一、二句讲伏波将军马援剿灭交趾叛乱后,铸铜柱刻铭文,在海内外树立了汉朝的威势。

第三、四句讲的意思是将军马援功劳自然很大,原因是张良等人长于谋国定策,运筹帷幄于内,只要保证执行者落实好既定国策,就不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国策。

谜底之所以是象棋而不是围棋,原因是象棋显然源自军事,而本首诗也以战争为谜面。

象棋的规则都是明确的,下棋的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象棋规则下就行了,水平高的人就会赢。与谜面的意思吻合。

05

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我认为这首诗的谜底是“傀儡”(或木偶、布偶)。

但是本人也不敢特别确定,原因在于第一句的“名利”与之并非时时对应,最后一句的“嘲笑”也不完全对应。

进出戏曲舞台的台口分别写有“出将”“入相”,傀儡戏的傀儡在戏中扮演角色,但角色的喜怒哀乐(名利)原本与傀儡毫无干系,它们是被迫的。

而第三句说傀儡永远受演偶戏的人操纵,所有因为看戏而嘻笑的人,与傀儡本质上也无关。

06

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这首诗的谜底是“柳絮”,是十首诗中最简单、最容易猜的一个谜语。

第一句要与第二句连起来看。谈及“隋堤”,必有“杨柳”,而第一句中的“蝉噪鸦栖”描写的一定与树木有关,所以这两句一连起来,就是说谜底应当与隋堤的杨柳相关。

第三句的“风流号”也指柳树,因柳树既是春天发芽最早的那批树木、又历来是倾诉别离情的媒介,文学作品中大量充斥与柳相关的内容。

而第四句将谜底定位在柳絮身上,是因为纷纷口舌多,与“絮叨”意思较近。

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以花柳、蒲柳共用代指女子。本首诗的谜面谜底,也都有这一层意思。

07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谜底是“墨斗”。此前认为其谜底是“琵琶”,但是第一句对不上,后看到先贤们的答案后,确认谜底应当是墨斗。

现在见过墨斗的人应当不多,很难明白墨斗这个东西的特点,以及如何使用。欲知详情,可在网上查阅。

墨斗是木匠的常用工具,主要用来在木材上作直线标记。它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将浸过墨的线绷紧后,用手拉线再猛然松开,靠紧绷的墨线在木材上标出黑线,供木匠施工时参考。

第一句的“黑水茫茫”指墨斗蓄墨的部分,“不流”则指因为墨斗中往往用棉花或者碎布蓄墨,所以不流动。第二句则是指标线时的操作,与弹拨弦乐一样。

第三句是感慨,其中“制度”二字或与标记参考线相关联。

第四句描写的是木工活中的一个细节。樗是臭椿,生长速度快但木质疏松,栎是散栎,《庄子集释》说它:

“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因为这两种树的质地都不好,没有哪个木匠会使用它们作大材,它们很难与墨斗有交集,所以说“樗栎应惭万古羞。

08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这首诗的谜底是“针”(绣花针?缝衣针?)。

第一句讲针的体量小、轻,第二句讲过去女人手中随身携带鞋袜、帽子、手套等小件针线活,有空、或者与人闲聊时,会掏出针线活,一边做一边聊天。

因为这些针线活往往具有私密性,特别是有的绣活儿都不能让男人看见,所以“私掖偷携”非常有生活气息。

第三句也十分形象,穿针纫线后在给线的尾部打结时,往往就会将针吊起来,而此时,针与线已经成为一体,所以讲此时的针已经勾引彼(线)同行了。

09

另外还有四首的谜底还没有琢磨清楚,暂时先不梳理。留待日后再说。

在梳理包括宝钗、宝玉、黛玉等人谜语的过程中,发现这十三首没有谜底的谜语诗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这些诗仍然是紧密围绕小说人物结局或事件最终结果来制定的。

同时它们也具备红楼梦写背面的基本规律,每首诗都在隐晦地传递小说所影射的一些历史事件的观点,并针对所影射的历史事实表明了态度。

比如宝玉谜语中对《长生殿》内容的引用、交趾怀古中关于庙堂之定策、淮阴怀古中的诋毁与信念坚守,等等。

由此推测出一种可能,是否猜出这些谜语的谜底并不重要,只要吃透了这些谜语谜面内容,就能够完全理解了作者作这些谜语的目的,也即小说中贾母反复强调,要求李纨必须作谜语的原因。

而且目前猜出的谜底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与作者明确写出谜底相比,所猜出谜底缺少那种多重含义。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以作者如此强大的写作智慧,他不可能把猜出的谜底作为传递他写作意图的唯一途径,否则如果读者猜不出来,他所预设的小说主旨就无法被读者体会到。

这恐怕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