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划

 非著名问天 2023-08-22 发布于内蒙古

读了一本书,《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作者是openAI的两位人工智能专家,书中论述了一个反直觉的观点,即目标并不总是必要的,有时甚至会带来误导。


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被目标思维支配,上学时有学业目标,比如考进哪所大学,以什么样的成绩毕业,科研又有研究目标,比如提出什么新理论,或搞出某个新发明等等,有了目标,就会有以目标为导向的评判标准,你每付出一次努力,就用这套标准检验一下,看看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之后再不断完善修正,最终达成目标。


这一切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有可能是错的。


事实上,如果观察现实,我们会发现,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往往只有在逻辑短促直接,且可行性清晰明确的事上有效,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成就,其促成条件难以预测,我们根本无法在混沌的因果关系中按部就班地推进一切。


比如,乔布斯上学时非常烦闷,迷失方向,干脆直接退学,然后凭心情学了门书法课,却在很多年后成就了个人电脑的系统排版,微波技术一开始用于雷达,拿来热菜是后来的事,世界上首台计算机离不开真空管,但真空管被发明时,人们连计算机是啥都不知道,还有布尔代数,19世纪中叶搞出来的一套数学理论,最开始人们也不知道有啥用,就当成一个纯粹的智力成就而已,直到近一百年后,这套理论才在自动化领域大显神威。


前置条件和最后成果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却出人意料地彼此成就,这种情况在历史中比比皆是,这也说明,那种间接的,模糊的,混沌的因果关系,人们根本无法事先把握,直接盯着目标去往往会因忽视其他可能性而很难成功,一个更好的方式是自由探索,多元并进,等着那些前置条件随机浮现再加以整合。


为了说明目标潜在的误导性,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实验,即让机器人走迷宫,实验人员给出了两种算法,第一种是目标导向性算法,机器人每走一次,就测算自己的位置与迷宫出口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就判定为走法越好,并继续加强该逻辑,第二种算法叫新奇性算法,即不设定一个具体目标,让机器人随便走,但每走一次都得和之前的方案不同,只要确保始终走出新路线就行。


40次试验之后,目标导向性算法只走出过3次迷宫,而新奇性算法却成功了39次,其实这不难理解,目标导向算法很容易让机器人卡在一个接近出口的死路里,而新奇性算法因为不断地探索新方案,找到出路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并没有否定目标的价值,并承认在简单直白的事情上,设定目标依然必要,但现实很复杂,若我们把目标导向思维直接套用在那些间接,复杂,模糊的事情上,我们很可能会被坚定而明确地误导。


不知为何,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想起生活中见过的一些人,他们在学校时是好学生,在公司里是好员工,在主流的评判标准中,他们一直都是得高分的人,但他们却生活的不幸福,有些甚至深陷抑郁和痛苦。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幸福也是一个间接复杂模糊的事,而他们被似是而非的评判标准误导进了一个离目标很近的死路。


[cp]@TAKAYOU: 我想起万维刚提到过人才的两种类型,一个是正确型人才,一切按标准才培养,重要的是不出错;另一种是优异型人才,没有标准,关键是独特性。前者是管出来的,后者是惯出来的。毫无疑问那些特别伟大的人才都是后者,所以成为你自己,很重要[/cp]



[cp]@作死看篮球: 目标太大、太空泛、太抽象就失去了价值,甚至会有反效果。人需要的是小目标,一系列的小目标,不单是更有可操作性,而且目标的实现本身也是正向反馈,增加动力。这似乎是很多年前就有过的论述。研究AI的人再次论证了这一点。[/cp]



[cp]@吴慧炯: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c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