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说:长期贫穷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不管做什么,都会率先因为没钱而否决

 吴光于营销笔记 2023-08-22 发布于广东

稻盛和夫说:长期贫穷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不管做什么,都会率先因为没钱而否决。

这种一味否决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缩短自己的行动半径,明明有大把改善的自由度和空间,但就是什么都不做,数十年做着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

牛人和普通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

牛人基于目标做事,先设定目标,然后倒推,看当下自己要做什么。

普通人基于当下的存量资源和技能做事,有多少钱和能力,做多大事。

于是时间拉长,牛人总是挑战更大的目标,能力和资源越来越强,而普通通人总是躲在自己的存量资源和技能上做事,能力和资源没有任何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创业导师之一”稻盛和夫的做法非常有代表性:

稻盛和夫年轻时为了拿到一个订单,凡是对方问“这个产品你们公司能做吗?”,稻盛和夫都是一口答应下来,“能做”。

虽然在他答应的时候,他们并不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但如果不答应,他们这样的小公司就拿不到订单,长此以往公司就得倒闭。

稻盛和夫的理念是:人的能力要用“未来进行时”思考。虽然现在的能力是这样,但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能力会提升,到那时原来做不了的事,就已经在能力范围内了。

靠着这种一口承诺的风格,稻盛和夫的公司不断挑战新目标,抓住新机会,公司逐渐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世界五百强企业。

心穷的人总是基于存量技能去做事和思考,于是处处受限,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可能。他们没有想过,靠存量技能,人是走不远的。

人在一种环境下生活久了,就会养成一些固有的习惯。

长期缺钱,每天为了生计忙得焦头烂额,没有时间去规划未来和提升自己,会对一个人的心智和习惯,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比如:有研究表示,每天只有不足1美元贫困群体,一旦有多余的钱就会花在吃吃喝喝喝上,甚至饿着肚子也要买电视,先爽了再说。

比如:越穷的人,越不重视教育,越轻视教育,贫穷的家庭,也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地方。

比如:越穷的人,越精于算计,为人斤斤计较,该花的钱不敢花,为了节省10块钱的车费,宁愿浪费3个小时走路。

但大多数喜欢斤斤计较的人,都过得不好,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占小便宜,那这个人一定是穷人。

比如:不敢花钱体验美好的东西,对贫穷低配的人生习以为常 。

在生活上,随随便便三餐,得过且过,家里人过得好不好也无所谓,自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越没有体验过世界的美好,就越有缺乏赚钱的动力,越容易烂在一个地方。

比如:越穷的人,越不努力,穷人忙完一天后,往往把十分珍贵的空闲时间用来刷短视频、打游戏、吃吃喝喝,时间是最宝贵的资产,但也最容易被这群人贱卖。

这些坏习惯叠加起来,很容易让人在贫穷的旋涡里,越陷越深。

穷一阵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低配的人生,嘴巴里总是说“没办法”,从此失去奋斗的动力!穷一阵子不可怕,怕的是把自己的心活穷了。

相当数量的人觉得,这个社会这么多人都很穷,难道就不活了吗,所以,我穷一点也无所谓,日子还不是照样过。如果你是这样的想法,摆脱贫穷的难度就相当大了。

你只有从情感深处痛斥贫穷,才能摆脱贫穷。

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消灭平穷,你我就不要赞美贫穷了。

深处贫穷的旋涡,解决生计之后,你必须拿出余力来规划未来,提升自己。

有了钱,你可以买你想要的东西,吃你想吃的东西,去更远的地方,帮助到更多人,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不用憋屈着过这一生。

没有钱,你想买的东西不敢买,想吃的东西不敢吃,一年大部分时间呆在离家周围5公里的地方。

人这一生大概率只能活一次,没有必要让自己活得这么憋屈。

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这个时代,钱是跟着有人性光辉的人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