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洪旱并重,怎么办?
2023-08-22 | 阅:  转:  |  分享 
  
洪旱并重,怎么办?据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洪旱并重,局地暴雨洪涝多发重发,降雨主要呈“东部南部多、西北少”的分布,松花江、黑龙江中
游、辽河浑河太子河、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内蒙古中部西部、新疆东北部、宁夏、甘肃西部、陕西中部北部、山西、河北西部
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有2~3个台风登陆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自然灾害虽然种类繁多,但对社会发展影响最频繁、最深重的是
水旱灾害。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我们该如何应对?今年的“七下
八上”期间,又要注重做好哪些工作?文 | 杨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副主任编辑 | 李亚飞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
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1“五害之属,水最为大”“善为国者,必先除
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这是2000多年前,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的名言。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6年
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发生较大旱灾1056次,平均两年发生一次。2020年7月13日,长江南
京站水位持续上涨,最高潮位达10.10米,仅次于1954年和1998年水位。洪灾方面。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
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从大禹开始,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治河,也有过相对安稳的时期,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修堤、淤积、
决口、改道”的循环局面。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590多
次,改道26次,重大改道7次。旱灾方面。明崇祯十年至清顺治三年(1637—1646年)干旱,是近500年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受
灾人口最多的旱灾。旱灾遍及20个省,北方多数地区持续旱灾5—9年,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1630年至1644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约4
000万,其中华北地区人口减少了约1730万。水旱灾害的巨大破坏力,给大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甚至直接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古代中国一
直以小农经济为主导,而通常情况下小农经济很难自发构成超越自然村落的大型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中国走向统一,黄河洪水灾害治理、大规模农
田灌溉设施建设,以及水旱灾害赈灾救助都是重要因素。治国先觅治水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建成以长江三峡、
黄河小浪底为代表的各类水库9.7万多座、总库容9853亿立方米,修建5级及以上江河堤防33万千米,开辟国家蓄滞洪区98处、容积达到
1067亿立方米,以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成为暴雨洪水袭来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王牌”。
我国大江大河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200年一遇,保障了防洪安全。与此同时,我国还
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等一批大型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初步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
过8900亿立方米,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以占全球约6%的可更新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18
%人口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2神奇的胡焕庸线1935年,中国人口地理学创始人、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
了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他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区的人口数据,将人口数据精确落到县级尺度,绘制出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
并提出了黑龙江瑷珲(现爱辉)—云南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云南腾冲市内的腾冲-瑷珲主题公园建筑雕塑,腾冲位于著名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瑷珲-腾冲”线(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也称“胡焕庸线”)的西南端。图|中新社分界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
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西北方64%的国土居住着4%的人口,人口密度极低
。这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曾入选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它的提出,首次定量刻画了中国人口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存在
巨大悬殊。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这不是巧合,而是反映出降雨、水资源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古到今,人们一方面
要靠近水源,方便取水,用于生产生活;另一方面,要居于高处,避免洪水侵袭,保障安全。我国2/3的国土面积、90%以上的人口受到不同程
度的洪水威胁,特别是覆盖着全国1/2以上的人口、1/3以上的耕地、3/4以上GDP的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
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经济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受洪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
不均衡。我国每年的降雨60%—70%的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的6~9月,而且又往往集中于几次连续性的大雨、暴雨。大部分地区夏季湿热多雨
,短历时、高强度的局地暴雨频繁发生,长历时、大范围的全流域降雨也时有发生,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台风灾害。年际之间,丰水年的
降雨是枯水年的2~8倍,连续几个丰水年或连续几个枯水年的情况时常发生。从地域分布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
5%,人口约占54%,耕地约占39.5%,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人口约占46%,耕地约占
60.5%,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从国际视角看,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较重,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均值为2.3%,而同期美国为0.11%,日本为0.2%,印度为0.17%。洪涝灾害对我国的影响,远超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我国水
旱灾害除常见的农业旱灾外,城市旱灾和生态旱灾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每年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总损失的60
%—70%。3“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增多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趋多,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
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2021年7月20日,遭受暴雨袭击的河南省郑州市主城区。2021年,河南郑州“7·20”暴雨打破大陆小时
降雨量的历史极值,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发生洪水,黄河中下游、海河南系发生历史罕见秋汛,珠江流域遭遇严重干旱。2022年,珠江、辽
河等流域发生大洪水,常年丰水的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有完整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上海市供水遭遇咸潮威胁。另外,中国沿海
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沿海海堤防御能力降低,防洪风险增加;风暴潮对河口地区顶托叠加作用增强,咸潮入侵增加,从河道取淡水难度增加。而
当前我国城市快速扩张,防洪、供水工程体系尚不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新的城区大部分是过去的农田、低洼地,排水能力弱,更加容易
受淹;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明显,往往发生更加集中、强度更大的降雨;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雨水下渗率减小,径流系数加大,雨水地
面产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加大了排水难度;大量的河道、湖泊、农田和池塘等天然调蓄空间被占用,洪水涝水出路减少;普遍存在建设重地上、
轻地下的现象,地下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往往滞后。2021年郑州“7·20”暴雨洪涝过程中,以上现象得到了
充分体现。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提出警告:当前气
候状况,观测到的热浪、强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等极端事件,均已增强;未来水循环加剧,将发生更强的降雨和洪水,许多地区发生更严重的干旱
;在观测记录中所未见的一些极端事件也可能发生;越罕见的极端事件,其频率增长越大。超标准洪水,极端干旱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灰犀牛”“
黑天鹅”事件增多。4“七下八上”关键期入汛以来,七大江河干流没有发生超警洪水,内蒙古、江西、重庆等21个省区市的255条河流发生了
超警以上洪水,大部分为中小河流。其中,30条中小河流发生超保洪水,8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七下八上”是我国今年防
汛关键期,将极大考验我们的防御工作机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转移措施。加强气象水文监测,滚动预测预报。强化会
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尤其要加强高精度的临近预警发布。强化人员转移避险,落实“叫应”机制,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
转快转。二是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基础上,精准调度运用以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
域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在确保防洪安
全的前提下,提前部署水库蓄水工作。三是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从责任落实、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巡查防守、险情处置、转移避险等各个环节,全过程落实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加强抢险技术支撑工作,强化水利工程险情抢护,力求抢早、抢小。四是抓好抗旱保障供水。滚动跟踪雨情、水情、墒情、咸情、旱情变化,及时发布干旱预警,落实各项抗旱措施。加强流域骨干水库统一调度,充分发挥工程抗旱效益。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延伸管网、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