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一只开心的珊珊 2023-08-2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世事看似偶然,背后皆有因果。

《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积德行善的家庭,必然能够兴旺发达;同样的,一个不断积累自己良好品行的人,必然能够“自天佑之”,福运亨通。

有人说,人品好的人容易吃亏。其实,每一个为善良而吃的“亏”,都是福报的种子,今天种下的善因,必将在来日收获福报的果实。

人品好,福运就好

图片

一个人的人品里,藏着他全部的福运。


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起郭德纲收弟子的标准。

郭德纲说:“从前招收弟子,看的是天赋能耐,看是不是吃相声这口饭的。现在,主要看人品。因为能力不行,我有信心把他培养起来,但如果人品不好,我能怎么办?我啥辙也没有啊。”

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也认为,人品大于能力,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有问题,不正直,能力再强公司也不会要。

白岩松说:“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不仅各行各业的“大佬”、“名嘴”们看重人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所有人也都喜欢和人品好的人来往,对人品差的人敬而远之。

众人之心,即是天意。既然大家都一致喜欢人品好的人,那么我们人生所有的福运自然也都藏于其中了。

所以说,好人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最大的福运之源。

人品好,好工作、好人缘、好福运都会接踵而至了。

图片

人品与吃亏

图片
好人品,必然要甘于吃亏。

因为道德的根本,就是让我们通过帮助和成全他人,来成就自己。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好人品也如“水”一样,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好的人品,源于对自身欲望的克制与升华。

人的欲望是看到利益和功劳就争夺,遇到辛苦和麻烦就躲避,而人品好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在利益和功劳面前,懂得保持谦虚礼让的态度;

而对于那些需要付出辛劳的事情,却从不推脱,主动去做大家都不愿去做的苦事、难事,这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要想修炼好人品,就得像水一样,甘于吃亏,甘愿利益他人,服务他人,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

常言道:“吃亏是福”。

“吃亏”不是要我们成为软弱可欺的人,而是要多做事情,少求回报。表面上看,这样的做法很傻,其实却是最强大的生存之道。

抖音创始人张一鸣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在同事当中,他的学历、技术和经验都不是最好的,但是在第二年,他就成为公司四五十人团队的管理者。

第一份工作就得到这么快的晋升,他有什么秘诀呢?总结这段时间的“成功经验”,他第一条就说:“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

对于自己工作之外的事,张一鸣为什么要积极帮助呢?因为他认为,通过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吃亏”是福,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品性,也能磨炼我们的能力,这才是人生最大的福分啊。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说:“吃亏吃到再也吃不进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当“吃亏”真的到了“无亏可吃”的时候,你已经把所有的道德功课和能力功课都修完毕业了,福报开始源源不断地回来,填满过往岁月所有的亏欠之后,还绰绰有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此义。

图片

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人品好没有用,因为周围的人都不讲道德,那自己不就吃亏了吗?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好的人品,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也是要从自我做起的。

汉代《新序·杂事第四》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梁国和楚国相邻,两国戍边的士兵都喜欢种瓜。梁国的戍边士兵勤于浇灌,瓜苗的长势很好。

而楚国的戍边士兵疏于浇灌,所以瓜苗的长势很差,因此受到上级的责罚。楚国的士兵羡慕嫉妒恨,夜间偷偷去梁国的瓜地里搞破坏,把长势好的瓜秧都糟蹋了。

梁国的士兵发现后,想以牙还牙,予以报复,事情呈报给了梁国边境的县令宋就。

宋就说:“怨恨就是惹祸的根苗啊,别人做坏事,自己也跟着做坏事,人的气量就过于偏狭了。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每天晚上派人偷偷地为楚人浇灌瓜苗,不要让他们知道。”梁国士兵照办了。

楚国士兵慢慢发现,自己的瓜地被浇过水了,瓜苗越长越好,一留意,原来是梁国的士兵干的。他们感到非常惭愧,再也不去破坏梁国的瓜苗了。

非但如此,这件事被上层知道后,两国的关系也开始交好。

老子曰:“报怨以德。”

对方做错事、制造怨恨,那是对方在犯错误,而错误的行为是不值得效仿的。如果我们也以牙还牙,不就是跟着对方犯错误了吗?

“报怨以德”,即是不受他人错误的影响,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用良好的品行去感化对方。

人人皆有良知。大多数人受到良好品行的感化,都会懂得投桃报李,与我交好。这样我们不仅坚守了自己的人品,也提升了他人的人品,这就是更高一层的功德了。

图片


好人品可以得到福报,但却不是为了得到福报。


按照古代圣贤的思想,我们保持良好的品行,是为了顺应天道,成就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听从内心良知的声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一番事业。

有了这样的志向和胸怀,才能把“行善去恶”作为一种完善自我的道德追求,而不仅仅将其视为获取外界奖励和回报的方式。

为了福报,往往得不到福报。

当我们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能不能得到回报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行善的本意,思想和行为都变了质。

一时看不到回报,就会停止行善;别人对自己行恶,也不能“报怨以德”,而是以牙还牙,跟着别人做糊涂事。

根据所得福报的大小,然后再决定自己付出善行的多少,这样就是本末倒置,自己把自己的格局和胸怀设限“小”了。

不为福报,福报的降临,却远远大于我们所想的。

只有当一个人不为福报的时候,才是一心向善的,把行善去恶当作生而为人的本分与使命,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人,遇到误解和中伤,也能以宽广的胸怀面对。

不管有没有回报,都会坚定不移地多行善事,远离恶事,这才是行善的根本,也必然得到最大的福报。

正如一句话所说:“世界是圆的,你做过的好事,总有一天,会回到你的身上。”

人们行善获得福报的过程,也是“圆的”,不是直接求就可以求得的,也不是立刻就会降临的,但是它一定会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回馈到我们身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天自有安排。

生命,是一场善与恶、因与果的轮回。

在人生的道场中,一个人最大的智慧,莫过于“积善因,得善果”。

好人品,就是人生最好的敲门砖、通行证,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反而是在不停地为自己和家人积福啊。

愿你我都能多行善事,多种善因,多修善缘,最后都能多得善果。

扫码联系

舒涵老师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