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全球化,再出发!

 天承办公室 2023-08-2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 这是第535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7k+ ·

· 中欧行者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转眼之间,肆虐人间的疫情折腾了我们三年后,历史仿佛进入新的轨道,世间悄悄换了模样。此前高歌猛进的全球化进程骤然受阻,很多地方的区域化、本位主义不断抬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多变、富有挑战的世界。

波诡云谲的国际风浪与水大鱼大的国际机遇交织,令许多企业家又爱又恨,颇费思量,不少人认为“去全球化”已成为当前国际主流趋势,各自为政、自保避险才是合理做法。

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只有善于穿透纷纷扰扰的现象,我们才能看到事物运行的本质。我们的确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球政治经济脱钩风险,但同时,也应该坚定相信全球化进程不会逆转。

如在国际贸易领域,即便二战期间也未中断,1950~1970年代战后初期还出现大幅反弹,二十余年间国际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实际上,二战以来的多轮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以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内陆等为代表的国家成为最大赢家,先后登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中心位置。

以我国为例,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重达13.5%,创历史新高,是2001年加入WTO之初的3倍多,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

同样的,在制造业领域,我国自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以来一直雄踞榜首;在投资领域,我国早已成为与美国双峰并立的全球前两大投资来源国。中国既是过往全球化的受益者,也越来越是全球化的塑造者。

我相信全球化进程不会停止,国际产业进一步融合与全新的科技革命或将呼之欲出,时代终将属于勇敢智慧地拥抱世界的企业与国度。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七月份,由我们牵头组织的疫情三年来首个欧洲政商访华团顺利成行。此次团组邀请奥地利维也纳州议长担任团长,从德国与奥地利两个国家组织了20余名议员、商会领袖、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先后访问国内三省四市,参与了二十余场正式会晤、论坛、考察活动,可以说,团员们既感受到国内政府和企业家对于国际合作的如火热情,也体验到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与现代产业的勃勃生机。

图片|7月8日,湖北省副省长陈平在武汉会见欧洲政商代表团一行

在华期间,团组受到湖北省与山西省领导,武汉、南京与无锡市领导的亲切接待。这类正式会见中,一般当地领导都会对所在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扼要介绍,给代表团企业家们提供了解总体情况的难得机会。

同时,当地特色园区、龙头企业参观,以及企业与项目洽谈会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行程的重点目标是考察和推动中欧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多数团员从未来过中国,对于相关产业在华的发展速度和国际水平可谓惊叹不已。

团组访华期间,还有一些在华欧洲企业家从国内各地赶来,积极加入与相关地市洽谈合作的大军。

水大鱼大已成为我们的特点优势,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劲在于你必须不断努力,以及你总有新的机会。

2022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21万亿人民币,如果今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相当于增长了6万多亿或近8300亿美元,仅这一数据就相当于每年复制一个全球前二十强的瑞士。

时至今日,中欧经济合作似乎也走过了上半场,中国不再是单纯依靠市场与劳动力优势吸引欧洲企业家,而是有了更强的供应链条、创新研发乃至人才资本,已逐渐形成多维度综合优势。

同样的,欧洲相对中国仍有其特殊禀赋与强点,例如,在部分高科技、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和产品独步全球,但由于欧洲市场分散、人口有限,来华发展可能成为一种明智选择,如果能恰当地对接上国内的前述多维度优势,有可能迸发出惊人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我们把这种情况叫作“中欧技术与市场的剪刀差现象”。

这里来看个例子:去年我们协助德国一家企业成功落地国内,该公司开辟了半导体光学这一全新产业领域并成为全球技术领头羊,相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汽车网联、生命科学、消费电子及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

经反复商讨与深入推动,该公司在华完成融资并落地长三角地区,且成功获评当地重点领军人才项目。这家企业有意来华发展以及最终成功落地,既与半导体光学这一全球新兴产业需要持续投资烧钱而德国资本市场并不甚发达有关,也与中国市场对该类产品的需求可能占到全球近半数有关。此外,中国本土强大的供应链、快速的反应能力乃至丰富的应用场景也有望令其受益。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今天,中欧合作已进入双向投资、相向而行的新阶段。例如,中国企业在电动车、动力电池领域近年来也在脱颖而出,正逐步显露引领全球发展潮流势头。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当前,中国的主机厂中比亚迪、上汽、长城、吉利、蔚来、小鹏等十余家已落户欧洲。从动力电池来看,2022年全球装机量前十名中已有六家来自中国,即便是在汽车传统大国德国本土,也已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多家开始建厂。

可以说,没有在华对华的竞争合作与商业成功,未来德国乃至欧洲众多车企可能很难占据全球领导者位置。 

前述欧洲团组在华期间同样看到,山西的氢能产业规模巨大,南京的智能制造水平突出,乃至无锡的雪浪小镇、武汉的自动驾驶均给企业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其中一个酒店的全自动马桶都令他们啧啧称奇。

回想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德国时,也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曾经对整洁的街道、强大的工业乃至奔驰牌子的出租车惊叹不已。悄然间世易时移,中国也有了越来越多值得欧洲人参考借鉴甚至交流学习的鲜明特色与独特优势。

前述提到的世界第一的工业产量、贸易额,以及高铁里程、用电量、钢产量等等,无不彰显了中国经济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和博大商机。今天,双向交流与学习对于中欧双方都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图片访华欧洲企业家在武汉体验自动驾驶,颇感新奇振奋。

当然另一方面来看,当前形势也有隐忧。受政治和疫情等因素影响,中欧乃至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还远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中美航班恢复率仅为6.4%,中欧航班的恢复率也只有48.5%,国家民航局预计下半年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国际客运航班量有望恢复至疫情前60%~65%。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则显示,2023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843万人次,与2019年全年的数据是9767万人次相比差距悬殊。总的来看,入境游服务产业在三年疫情中受到重创,今年以来国际航线恢复较慢,叠加一些中西方间政治摩擦,对吸引外国游客构成了较为消极影响。

外国游客如果持续处于低位,既可能降低外国人与外商对华直接了解的机会,也可能导致降低我们与对方商业与技术合作的潜力。

图片融入世界,拥抱未来

悄然间,中国已登上全球政治经济中心位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反复动荡的格局,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应当如何自处?

我想有三点认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中国过往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值得肯定,经济与科技成就令世人惊叹,我们应该继续加快发展脚步。通过极富想象力和统筹得当的政策改革与资源组合,加上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勤奋拼搏的广大国民,中国企业展露出了惊人的爆发力。

在经历长时间向西方同行的学习、积累之后,一部分卓越企业逐渐将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和西方经典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从而逐步登上世界之巅,未来这样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前的中国既具有西方国家罕见的数量巨大、成本适中的劳动力和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也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少有的工程师福利、创新研发实力;

此外,在华投资能够享受到全球罕见的良好基础设施、低廉的能源价格、领先的5G网络、稳定的政策环境。从综合性比较优势来看,中国在全球范围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的欧洲企业,往往能够降低成本,并享受常年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收益率,那些舍弃中国多方面优势的德国和欧洲企业,则很可能利润与竞争力双双出现下滑。

其次,不要忘了我们的这种跨越式发展是借了国际化浪潮的东风,是站在前代巨人们的肩上。工业革命以降,全球人均寿命、人均GDP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与科技的飞跃息息相关,中国近四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同样离不开对科技的重视和提高。日益深化的国际合作带来了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推动了企业、工业与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融入世界的中国才是最强大、有朝气的中国。在世界五百强方面,1989年时中国仅有1家;2000年时,这一数字上升到11家;2020年,中国的世界五百强达到历史新高133家。在汽车与机械高附加值产品领域,2000年到2022年之间中国占欧盟进口总额由2.5%增长至13%;在整车出口领域,2000年中国占欧盟汽车进口总额仅为0.1%,到2022年已增长到3.5%。这些,都是体现中国产业与产品扎根国内、融入世界,在国际上日益重要的鲜活例子。

第三,我们应进一步融入世界、创造价值,推动中国科技创新转化,企业则要建立更强大的全球商业帝国。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中企出海,核心底层逻辑都是努力参与、推动与主导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优化,从而整合全球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多方面资源要素,推动区域或企业取得快速发展。

我们来看看华为,其研发投入长期位居全球前列,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结合的策略,也令其在多个尖端领域得以不断攻城略地。即便在美国联合盟友的持续打压下,华为最近两年面临着艰巨的外部环境,但2022年研发投入仍达到1615亿元,同比增加13%,占全年收入的25%,研发费用率仍旧处于历史高位。

去年南北大众在华销量被比亚迪赶超,以及大众集团近来入股小鹏汽车且双方达成技术合作协议,都在汽车界引起不小反响。

其实,去年德国租车公司Sixt曾官宣将在未来六年内向比亚迪采购约10万辆纯电动汽车,同样曾在德国本土引起轩然大波。悄然间,在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大数据等众多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世界性水平。疫情之前,我们也曾组织过欧洲企业团考察华为、阿里、大疆、格力等众多国内优秀公司,许多欧洲企业家都印象深刻,也深感赞叹。

时代变了,我们也得变化调整。中资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恐怕得对部分国家的“去全球化”冲动有更加清醒的认知;地方政府在国际招商时,提前了解目的国的双边关系与政策动态也将成为必修课。

今年以来,国家在不断出炉促进外商来华与投资的相关政策,国家领导人也出席了诸如中国发展论坛、投资中国年等重大活动,鼓励和提振在华长期投资发展的外资企业信心。稳定强大的国家实力成为中国人国际合作的坚实后盾,踊跃出海的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同样成为全世界重塑对华印象的良好契机。

图片秦朔朋友圈与第一财经等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最新专业报告显示,外籍高管占比更高的公司,在过去三年海外收入增速往往更快。

图片中国全球化再出发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强大植根于拥抱全球化与拥抱人类科技经济文明,反过来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强大将进一步助推全球化与人类文明,从而形成互动互融互促的良性发展循环。

在这里,试提几点国际合作建议——

首先,强化经贸纽带,紧固产业合作。仍以中欧关系举例,从现实情况看中欧间的需求和依赖是双向的。在欧洲需要依仗中国的原材料、供应链之时,中国对欧洲的技术、国际经验同样存在明确需求。因此,我们应强化而不是弱化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对稳住中欧合作最有利。

过去数十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品控等多方面因素出发,已形成了全球布局、分工、配合的局面,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客观需求。

中国在这张大网里处于日益重要的位置,前景广阔的大市场和全产业链生产配套能力是保持对欧美企业吸引力的两大利器。在未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互相交织,将成为欧美企业在华的利润来源与发展动力。反之,欧洲如要从产业合作、经贸往来角度把中国剥离出去,对自身也将带来巨大伤害。

2022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8563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双方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儿,换谁也要认真掂量掂量。何况随着俄乌战争影响、能源价格上涨,欧洲企业竞争力本来就得到了一定削弱,很多行业协会领袖、企业家明确表示欧洲工业有外迁风险。

美国陆续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芯片法案》等更是对欧洲企业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一意孤行的话欧洲国家的竞争力将更加堪忧。

欧盟对华脱钩的冲动,与自身近年来相对实力下降同样有很大关系。例如,在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大数据等众多面向未来的尖端领域,欧洲逐渐落后于美中两国,不免出现焦虑不安情绪。

其实,在传统产业方面,欧洲国家仍积淀深厚,包括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自动化技术乃至高新材料等等,欧洲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放眼全球也颇具优势。

可以预见,未来正常状态下中欧双方存在大量互相需要、对标学习的地方,要研究如何找到双方更多契合点与合作点,促进中欧企业在更多领域产业合作、携手共赢。

图片

其次,平衡自主创新与外资合作关系,加大鼓励外资深度互利共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产业和企业界经历了奇迹般的发展历程,无数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登上世界产业竞争合作的主舞台。

奇迹并非从天上掉下来,这一方面应归功于中国人自身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感谢融入世界带来的技术合作、转移与升级。回顾过往,航空航天、高铁、生物医药、液晶面板、光伏、电动汽车……每一个当前主流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它已经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构成了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两大主源泉。

自主创新和外资合作不是“二选一”关系,而是“既需要,也需要”的问题。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西方企业的在华投资是GDP增长推手、技术源泉以及大量就业岗位创造者,此外同样重要的,还是国际化人才、管理与经验输出的“黄埔军校”。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全球正在面临新科技革命呼声渐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爆发前夜,脱离了全球主要市场和技术发源地,将令我们产生重大科技突破的难度骤增,甚至在实践中存在故步自封和被边缘化的风险。

第三,关注研究行业前沿,不断探索中欧乃至国际化产业与科技合作新模式新机遇新可能。受限于国土面积、市场规模、语言文化,以及各国间分歧内耗矛盾,欧洲包括欧盟内部难以形成统一大市场,客观上降低了欧洲本土企业的发展上限,真正的龙头或五百强企业因此都是世界性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解决这一瓶颈。

此外,欧盟内部竞争钳制、家族企业传承困境、本土资本市场有限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欧洲高科技、高端制造业优秀企业的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欧洲又不断有具备前瞻性、前沿性的高端科技已经商用或即将产业化,可能存在巨大商机和战略价值,如前述的半导体光学项目。

在被别人卡脖子之前如果我们就实现了合作共赢、本土发展,卡脖子是不是就将成为一个伪命题?我们应立足于自身优势,不断探索中欧产业及科技合作新模式新机遇新可能,通过商业和产业方面与欧洲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不断深化绑定,推动双方互惠互利,甚至千方百计地共同推动人类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从而促成新一代工业革命尽早到来,为全人类发展创造福祉。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彼此间的终极竞争是系统性竞争。换言之,并不是单一维度、某一时段的PK,而是考验彼此如何搭建更加科学合理、开放包容、目光长远、执行力强的系统与组织。具备广阔市场、创新能力、资本优势、强大供应链等多方面综合优势的中国,已日益成为事关越来越多欧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国度,同时积极融入世界产业竞争合作的中国企业才具备最长久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要努力把握全球发展与竞争的核心规律,下大力气推动科技与产业,充分意识到他们会不断迭代进步和裂变更新,不应仅把目光放在半导体等耳熟能详的领域,还要持续关注、研究和整合全球包括欧洲在一些新兴高科技领域的行业动态及合作机遇。

6月28日,孟晚舟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意味深长地指出,“在征服星辰大海的道路上,注定要经历顶峰与低谷的交替,也注定要经历白昼与黑夜的轮回。一切不可知、不确定,只会使舵手更加强大”。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如能在纷繁复杂的潮起潮落中抓住世界发展本质,一切的苦难辉煌终将化作成功路上的风雨彩虹。图片

作者:北京帕特纳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兼任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理事、品牌创新委员会副主席,英国 OCO 国际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意大利国家投资发展署驻华首席代表等职务。常年接受中欧主流媒体专访或撰写专栏,著有《企业价值提升》等专著,个人公众号“中欧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