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攸州刀郎 2023-08-23 发布于湖南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一看了这个题目就觉得很扎心,回过头来想,还是挺有道理的。全国有1000多万书法爱好者,很多书友练了多年书法,在各种不同的书体中浸染,形成了一套自我欣赏的标准。参加展赛通常反映出,一个稿件四种形态。一个稿件容易理解,到底哪四种心态呢?

参加展赛整体有四种心态,第一是看看自己的水平在投稿中处在什么样的水平,把展赛评委当做检验自己创作能力的工具(我觉得这种人很聪明);第二个就是通过展赛,积累创作经验,提高自己从临帖到创作的转换能力;第三个就是“以赛代练”让自己“不掉队”“不降温”保持创作的热情;第四就是早些拿到“红本本”在教学、求职、转正、卖字、培训,在营销上有个切入点。这四点谈不上对与错,按需索求这是规律也是现状。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很多国展评委和省展评委常常表露出,淘汰作品中其实有挺优秀的稿件,很多书友功夫不在获奖入选作者之下,问题就出在观点上。很多书法爱好者在他心目中,以二王、欧颜柳赵,苏黄米蔡,魏晋碑帖这些古法来创作,认为这样才能算得上是好书法。

笔墨当随时代,任何时代都有任何时代的书法表现形式。古人最开始以手札、书信、册页书写形式比较多,也是文人交往的一种时尚。今人不同古人,如今已展厅文化来呈现,疫情这几年笔会的形式也少了很多,很多地方文化下乡似乎按了暂停键。现在基本上都是网络展示文化,书法呈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点毋庸置疑。

展览不写展览题,那写什么字体呢?那什么叫展览体呢?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如果按传统碑帖形式,除了写册有一定优势之外,基本上是无法满足六尺八尺高大的展厅要求。满足不了展厅的要求,展览效果自然就不好,展览效果不好,自然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是失败的展览。评委就不会选这类作品。反过来您是主办方领导,也会选择展览形式比较强的作品,换谁都是这样。这个是最简浅的逻辑。很多书法高手似乎没有穿透这一点。

中国书协成立以后,逐渐形成了展厅文化,这种展览诞生出来的“展览体”也是前无古人的。如馆阁体(明代称台阁体)都是一个的时代的产物,不知不觉“展览体”已经形成了三四十年,通过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几十年依旧是“展览体”的天下。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这也是破解了很多人写得好,而不能入展的原因,这是时风。似明清的秀才门,写不好馆阁体(台阁体),应试就会出问题一样。入不了国展省展的朋友,自然也是“应试”出了问题。(如果不参展,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我们来看一看什么叫“展览体”,“展览体”是一个新名词,30年前没有这个词语,在字典和词典里也找不到它的解释。不是哪个书法家“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是几十年老百姓的意识形态上逐渐达成的共识。“展览体”有几个主要的表现特征: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第一:必须符合展厅展览的要求,纸张要大,字要写足,高大的展厅需要,否则无法撑得住场子。

第二:展览其实就是“一场秀”,说直白一点就是书法人聚会的一个活动,搞活动就要有主题,主办方在征稿启事中就把主题告诉了参展的选手。像中国好声音一样,写起来,嗨起来!围绕主题而创作,写得再好然而脱离了主题,不按游戏规则来办事,自然就被淘汰。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第三:展赛展赛,要有赛的效果,所以要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传统的书法功夫肯定要好,就像参加中国好声音一样,歌手的唱功一定要过关。再加上自己的独特表现形式,书法作品才能脱颖而出,必须把吸人眼球的功夫拿出来,所以章法形式要独特,纸张要显眼,传统的笔墨功夫一定要过硬。反之,传统功夫好,章法布局太老实,白纸黑字的搭配自然没有“花衣服'那么显眼。这是展览的要求,不好看自然没有流量,所以懂得“流量密码”就等于获得入展的秘籍。

第四:“展览体”的形成,阻挡不了,也不用阻挡。它依然包含着传统之美,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作品笔法字法差的,这也是现实。

例如,最早的飞鸽传书,后来变成了手摇电话,后来变成了无线电话,早几年的手机,现在的视频接听,未来发展去到哪里,那是后人的事情,但借据工具来交流这个本质依然没有变。

书法入展有绝招,一定要去写“展览体”来获得流量密码!

书法其实也是这样的,古人留下的书论,如何欣赏书法之美,至今依然没变,变的就是形式。“展览体”就是在这种变迁下形成的产物,千变万变,本质不变。您写我写他写,书法还是书法,变的就是学书法的人,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请在评论区批评!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满纸错别字,一口荒唐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