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的培育,要想达到很好的去雄,主要有这几种方式技巧

 新用户8385WTza 2023-08-23 发布于江苏

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水稻杂交的具体作法。选穗选母本刚抽出剑叶鞘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当天就有很多花要开的稻穗。

图片

去雄和授粉有三种去雄方法:温汤去雄法把选好的母本稻穗,在正常开花前1小时,轻轻放入装有43C温水的热水瓶中5-10分钟(如果水温为45C,则只需3-5分钟)。取出后,当天应开的颖花,全部开放。这些颖花的雄蕊,因不耐高温,花粉已全部烫死。这时,要把所有未开的颖花,全部剪除,把已开花的雄蕊,全部去掉,并剪下正在开花的父本稻穗,放到母本稻穗旁边,或倒悬在母本稻穗上面,用手指轻弹父本穗颈,使花粉散落在母本的柱头上。

图片

最后套上纸袋,挂上写明父母本品种名称和杂交日期的小纸牌。采用温汤去雄法要注意:第一,温汤处理时,不要折断茎秆或穗颈。第二,热水瓶内水的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雌蕊也会烫伤;太低,则去雄不彻底,出现假杂交种的机率多。第三,要早准备好同时开花的父本稻穗。要赶在母本闭颖之前,完成授粉工作。

图片

剪颖去雄法,把选好的母本稻穗,对着阳光,可以看到一些颖花,里面没有雄蕊,或者只有1-2个雄蕊,说明这些颖花已经开过花、授过粉,要把它剪掉。还可以看到一些颖花的雄蕊很小,说明这些花,近1--2天不会开放,也要把它剪掉。一般,要把6个花药全部整齐地伸长到颖壳内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高度的花,保留下来,并斜剪去颗壳的四分之一,用摄子伸进颖壳内,除掉里面的6个雄蕊。中国农业科学院采用真空去雄器,能很快地把每个穗子上的颖花花药,从剪口处吸走,比用摄子手工去雄,大大改进了一步。

图片

剪颖去雄后,套上纸袋,到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当父本开花时,将正在开花的父本穗子剪下来,把花粉抖落在母本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挂上记明父母本品种名称和杂交日期的小牌。剪颗去雄法要注意:第一,一定要把已开过的花和在授粉时花粉还不成熟的花剪掉,防止假杂交种。第二,去雄一定要彻底,如果某朵花内,还留下一个雄蕊,那朵花就很可能自花授粉。第三,去雄后一定要套袋,防止其他花粉串杂。第四,授粉后要套袋,防止雨水或病虫害从剪口侵入,影响结实。

图片

蒸汽去雄法,用热水瓶装48-50℃的温水,几分钟后,将温水倒出,保持空瓶内的蒸汽42-43℃,再将热水瓶倒套在要处理的母本穗上,并在瓶口塞上棉花,防止温度下降。这种处理方法,完全和温汤去雄一样。所不同的是:温汤去雄法热水瓶内装的是温水,蒸汽去雄法是保持着热气。因为热水瓶内没有水,可以倒套在稻穗上,没有折断稻穗的危险。但要经常测量蒸汽的温度,防止因为温度降低,达不到杀雄的目的。

图片

杂交种子成熟后,要按不同类型的组合,分别收集起来,晒干保存,不能混杂。

杂交种子连续种上5-6代还有分离。因此,在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选到的理想植株,并不能够稳定地巩固下去,必须年年选择。通常有两种选择方法:

第一,系谱选择法,从第二代开始,就根据育种目标,单株选择,一直选到株系性状稳定为止,一般要经过6-7代。这种选择法,如果第二代、第三代选得准一些,选得严一些,则可以减少第四代以后的工作量。我国育种单位,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选择方法,它能使每个株系的来龙去脉,都有据可查,选择效果也比较好。但是从第三代开始,就要分系种植,手续繁杂,费工较多。

图片

第二,混合选择法,从第二代开始,把每个组合,混种在一个小区里,成熟时,不加选择,只是在每个单株上收取几粒种子,混合保存,第三代又混播在一个小区里。这样,一直种到第五代或第六代,再进行株选。以后按株系种植,进行比较,以决定选择优良而性状稳定一致的株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它利用杂交种第五代、第六代以前,分离较大,选择效果不明显的特点,而采取不选择、只加代的办法,以简化育种手续。特别是每穗只要几粒种子,所以可以直播,可以密播,减少用工,减少试验用地。

图片

近些年来,日本水稻育种工作者,采用混合选种法,不仅用直播、密播方式,而且利用温室短日照处理,以缩短水稻生长期,一年可以三种三收,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日本北部寒地稻作区,目前多采用温室栽培与南繁相结合的办法,一年也可以繁殖3代。为了节约温室用地,而又不遗漏优良单株,他们在每穗上只收一粒种子。目前我国也采用'翻秋'和到海南岛南繁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论用系谱选择法还是用混合选择法选出的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稳定株系,都要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最后,把最优秀的品系进行多点区域试验,证明确实优良,才命名推广。(慧娟聊三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