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思会写&见感思行,卡片阅读的极致体验

 历狱骑士 2023-08-23 发布于贵州

最早在双喜老师的“印象笔记”课堂了解到“见、感、思、行”,甚觉不错,可惜三分钟热度的我在施行了几日之后,就没有坚持下去,但“见、感、思、行”的逻辑对我影响还是蛮大的:

见:今天经历了哪些事,哪件事对你有触动,如实记录下来。

感:这件事的哪句话,或者哪个动作引发了你什么情绪,把你的情绪感受记录下来。

思:为什么这件事会影响你,分析一下,把思考过程写下来。

行:下次遇到类似事情,应该怎么避免,如何做写下来。

只是自己没有坚持下去,以至于一直感觉自己为什么永远是三分钟热度,似乎没有能坚持下去的事情。

于是在某一天,我阅读了《微习惯》,《原子习惯》,从每天睁开眼睛开始,一个微小的习惯开始,正好疫情封控在家,在坚持了将近两个月之后,目前的状态是:

1、每天早上坚持半小时锻炼

2、每天坚持一小时看书(效果先不做评述)

3、坚持每天在简书上输出自己所读所思

4、每天晚上睡前冥想十分钟,顺时入睡

昨天无意间在哔哩哔哩上看到古典老师和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对话,于是我查阅了所有古典老师的书籍和公众号,于是又学到了下面的这个“善思会写”

“善思会写”也是SS卡,指的是通过读作为输入后,经过思考,写下来,写下来,写出来,对!就是卖掉,也就是输出,如果有人能接受你的输出,那就是卖。

以昨天看的古典老师的《用卡片成为专家》为例

【原文引述】:古典老师说:卡片就是读书、卡片就是知识管理、卡片就是写作,他列举了用卡片写作的卢曼大师

【核心概念】: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不是,而是”。要用自己的话转述。更好的存入知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提取知识。可以通过写卡片,在读书时更好地理解提取知识,管理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个人体验】:一个非常深刻的体验就是,每次我都喜欢用拍照的方式,把内容转做文字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方式非常简单,但是等到全部看完,合上书本就发现特别容易忘记,提取、运用就更别说了,基本就没有运用过。我也喜欢去画思维导图,但是没有自己的语句,就是把整本书的大框或者目录输入了而已,最终就是从来就没有提取过。

【行动指引】:古典老师说,卡片记录其实是输入难,输出方便。当我们边看书边输出卡片,是需要自己刻意养成习惯的。克服原来的存入方式,所谓存入越难,提取越易。提高自己写卡片的能力。并且用卡片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不管是“见感思行”还是“善思会写”,其实都是乐高的搭建小木块,而我们写文章其实无非就是一个话题 一些叙述的逻辑 平时的那些卡片(小木块),所有的叠加构成了一篇文章,所以以此卡片即读书、卡片即知识管理、卡片更是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