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后世诗人多“捧李广”“踩卫霍”2

 钟家台 2023-08-23 发布于湖北

虽然这一仗,汉军还是由于战术失误,遗憾“放生”了左贤王。但李广的全程表现,却俨然如战争电影里的“孤胆英雄”形象,打得可圈可点。

而且,多次上演“孤胆英雄”表现的李广,虽然长期身居高位,却是一贫如洗。他的俸禄赏赐,几乎都分给了部下兵将。一生廉洁奉公的他,戎马四十年,几乎每天与士兵同甘共苦。甚至士兵没饭吃,他也不吃,士兵断水,他也不喝水。因此漠北大战后,当他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这样一位智勇双全,品德高尚的军人,无论战功多少,都无愧汉代军人的楷模形象。自然也令后世一代代诗人为之感召,咏叹出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

第二个原因,则是李广的悲剧人生,让后世的多少文人,都生出了太多感同身受。

在这一条上,古代文人们每次说起李广,卫青霍去病二位英雄都“习惯性躺枪”。比如那位宋亡后悲愤隐居的黄震就认为“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青霍去病痛击匈奴的武功,比起李广来“不值一钱”。类似的论调,也在历代许多文人间颇有市场,无论写诗做文,只要“夸李广”,都要把卫青霍去病拉出来“踩一踩”。

为何如此,因为李广一辈子的戎马生涯,有太多的让人虐心处。汉朝抗击匈奴的战将里,他是老资格的一位,早在汉朝“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年代里,他就战斗在抗击匈奴的第一线。汉朝对抗匈奴的经验、信心、胆气,就是以李广为代表的军人们浴血换来。但大好年华的他,却生活在承平的文景之治年代,连汉文帝都对他发出遗憾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但等到汉武帝反击匈奴的热血时代到来时,两鬓斑白且早盛名在外的李广,却是更“不遇时”,除了全军覆没的雁门之战,孤军深入的“左贤王大战”外,李广干的更多的,是“苦力活”,卫青收复河套的河南之战,就是靠了李广在右北平苦苦防御,成功牵制了匈奴。他担任右北平等地郡守期间,更是打造了钢铁防线。汉军能够转守为攻,深入草原打击匈奴,守住“基本盘”的李广,其实劳苦功高。

但这些“苦劳”,在汉王朝的“评功”体制下,无法为李广带来“封侯”的荣耀。而在汉匈漠北大决战时,侧翼出击的李广又不幸迷路,再次与“封侯”擦肩而过,他本人更因此触发军法遭问罪。“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的李广,就这样选择了悲愤自尽。这坎坷的戎马生涯,不但当时惹来了多少痛惜泪水。在后世多少文人眼里,更是读得感同身受,怎能不以诗文写下悲愤?

相比之下,战功卓著的卫青霍去病,其成功方式在许多文人眼里,就是“拉仇恨”了:本身就是外戚身份,靠着汉武帝的提拔一步登天,迅速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主将。而且还在汉武帝的宠信下,每次都轻松调动最优质的资源,不但包括李广在位的各路名将为其“干苦活”“打下手”,且其手中的兵马也是最精锐。“成功速度”如此之快,偏偏又拥有卓越的军事才华,上演一次次横扫沙场的伟业。比起李广封侯的艰难,怎能不惹来“嗟叹”?

于是,一边是“李广难封”的悲情,一边是外戚卫青霍去病的“随随便便成功”,这鲜明的对比,也就成了后世诗人们创作的“富矿”,要么拿来咏叹怀才不遇,要么用来抨击身边的不公世事,要么用来仰慕英雄。而李广,也就因此跟着“大红大紫”,成了中国古代诗词里的“大明星”。

但话说回来,那些“咏李广”“踩卫青”的诗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军事门外汉。那一首首血脉喷张的军事诗篇,打的主要是“感情牌”,却是极少算“军事账”。当李广被大书特书的同时,公认“暗合孙吴,时称卫霍”的卫青霍去病,其辉煌的军事伟业与深远的军事影响,也就被悄然“矮化”。这类诗歌,可以承认其不朽的文学才华,却当不得历史看。

因为,无论诗人们在咏叹里,添加了多少个人情怀,李广与卫青霍去病,都是无可争议的,中华民族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风采事迹,当得起后人超越历史的敬意。这个事实,不会因任何一首诗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