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

 源源不断 2023-08-23 发布于宁夏

导读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将带动3—4元的GDP增长,加快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

全文共计2023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来源 | 《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

编辑 | 蒲蒲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算力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综合算力作为集算力、存力、运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2022年的基础上,结合算力产业发展特点和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信通院进一步完善了综合算力发展体系,更新了中国综合算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算力、存力、运力、环境等维度衡量我国各省市算力发展的综合水平。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整体算力规模的比例提高到25.4%,超过四分之一,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45%,比算力规模整体增速高15个百分点,未来智能算力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增长,我国存储总量达到1080EB。

从综合算力指数来看,综合算力Top 10省份绝大部分位于东数西算八大枢纽内,东部算力枢纽节点所在省份总体处于领先水平。北上广及周边省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算力指数总体较高。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市等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前五,这些省份近年来出台一系列算力相关政策,不断加快算力产业布局,综合算力水平全国领先。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等西部省份以其自身在存力、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也跻身Top 10。

图片

北上广周边辐射明显

根据此前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2年)》显示,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河北省、浙江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山西省。

对比来看,今年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上海、河北、北京、浙江、内蒙古、山东、贵州、四川,绝大部分位于“东数西算”八大枢纽内。

图片

排名顺序上,广东省蝉联第一,前五位排名中江苏与河北均“上位”。前十中,四川省首次进入top10梯队。

综合来讲,东部算力枢纽节点所在省份总体处于领先,北上广及周边省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算力指数总体较高。

需求最集中的省份,即数字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仍然在前面,比如广东、江苏、上海。北上广周围相关的产业因为离需求很近所以发展很快,河北省也是比较高的。西部地区的发展还是在快速提升。

图片

智算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态势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算力规模特别是智能算力规模不断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算力规模达到197EFLOPS(1EFLOPS=每秒10^18次浮点运算),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25%,同比增长45%。

智算增长比总体算力增长高15%,也反映了从去年下半年大模型发展里对AI算力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余晓晖认为,目前来看通用算力规模还是主要的,但是结构会在未来几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报告》显示,在算力规模方面,一线城市周边地区领先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江苏、河北、上海为算力规模指数TOP3省份,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位于第5名的北京和第4名的广东之间的规模差距较大。

图片

算力不光有规模,也要看结构、质量,包括PUE(电能利用效率)很多性能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在算力质效方面,广东领先发展,河北、上海居其后。其中,从上架率来看,中国不同省份数据中心上架率差异较大;从PUE来看,中国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提升空间较大。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能效政策不断趋严,能效考核指标从以PUE为主逐步演变为PUE、CUE(碳利用效率)兼顾,未来有可能会纳入更多新的能效指标。同时,中国算力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正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构建多层次算力基础设施体系。

扫码下载“东数西算”报告

关注数据观信息仓 | 行业数据全洞察

具体内容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风口洞察

▐ 行业报告

▐ 国际要闻

▐ 数据观出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