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时节,4类慢病易反复,3大危险疾病可能会“伪装”成秋乏偷袭!

 王涛博士 2023-08-23 发布于河北

处暑时节

    警惕三大疾病偷袭!    

今日处暑,“处”有终止之意,处暑时节一到,就意味着伏天已经过完了。夏秋季节交替时期,昼夜温差会变大,加上秋天降水往往较少,空气的湿度会变低,所以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病情容易反复。

4类慢性病朋友

 注意身体健康 

1

心脑血管疾病

秋天天气干燥,体内容易缺水,空气湿度又低,体内血液黏稠度容易增加,再受早晚温差影响,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因血管异常舒张、收缩而产生诸多不适,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朋友也一定要注意调理控制好血糖、血压,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此时,尤其不要喝冷饮料,不能用冷水洗澡、洗脚等。

2

呼吸系统疾病

秋天风多、雨少,湿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现秋燥,五行中秋主肺,就是因为秋天的天气容易损伤肺部引起肺炎。

秋燥正当时

为大家整理了王涛博士

【养肺润肺】专题视频课

扫码即可免费观看

秋季还是慢性支气管炎易复发的时期,特别是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所以,平时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3

肝病

处暑时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肝病患者的抵抗力普遍偏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出现睡眠欠佳、容易疲劳的情况。

因此肝病患者要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最好养成适当午睡的习惯;还应及时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防秋燥也是肝病患者一个重点,应当少吃辛辣多吃酸性食物。

4

结核病

夏秋季节交替,冷热变化不定,对于普通人而言尚且容易引发呼吸道、感冒等疾病,对于结核病患者来说则更危险,一旦引发呼吸道感染或感冒,会加重病情。

所以结核患者此时尤其要注意睡眠和饮食,平时多摄入营养丰富,高热量,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鲜枣、桂圆干、葡萄干或豆制品;还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清肺排毒;富含钙、铁和锌的食物也要多吃,补血的同时促进身体痊愈。

“秋乏”辨真假

警惕三种疾病

 “伪装秋乏” 

即使没有慢病困扰,处暑后,很多人早起嗓子也会发干,皮肤干燥,干咳无痰,这些都是“秋燥”的影响。所以,秋天养阴防燥是关键。而,除了“秋燥”,还有“秋乏”需要引起注意。

秋乏

夏天大量出汗,人体水盐代谢容易失调,肠胃功能也会减弱,所以很多人习惯“贴秋膘”,除了为冬天做储备外,还因为经过一夏天,身体消耗了过多的能量,到了秋天,很多隐藏的不适会表现出来,导致人们大多会有疲劳感,也就是所谓的“秋乏”。

“秋乏”虽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有些危险疾病可能会“伪装”成秋乏偷袭。

糖尿病

糖尿病人出现嗜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倍,因此,糖尿病的朋友一旦疲乏犯困,要排除是否是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

中风

约有7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的时间会出现频繁打盹的现象,这是脑组织损伤,大脑严重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

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若感觉没力气或气短,嗜睡,可能是心肌供血不足,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秋乏”来搪塞过去。

因此,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若是在秋季总是感到疲惫困倦,应提高警惕,多加防范。

不管是三高还是糖尿病、心脏病,想要摆脱这些潜在风险,还是建议从根儿上去解决问题。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尽管在医院分属不同的科室,但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肝脏有问题有直接关系,都是肝脏在营养素缺乏后,引发的代谢疾病,而代谢性疾病通过营养素就有机会实现逆转。

如果你已经出现肝脏疾病,建议用营养调理肝脏,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来改善肝脏的整个功能状况。具体用什么样的维生素、用什么样的矿物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王涛博士亲自根据您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为您制定适合您的营养配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