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抑郁了,其实是牺牲自己显化家庭的疾病,你听见孩子爱的呼唤了吗?

 郁金香抗抑郁 2023-08-23 发布于浙江

陪伴郁友康复,一直是郁金香的心愿。郁金香陪伴者自2020年七夕节上线以来,备受郁友好评。100余名郁金香陪伴者,用他们满满的爱意和专业知识,陪伴数千名郁友走过了春夏秋冬。

现开设郁金香陪伴者专栏,郁金香的陪伴者们,将用文字书写他们的陪伴故事,有温情、有感动、有哲思,让我们在这里,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遇....

孩子抑郁休学,母亲焦急求助

“涵香老师,儿子在学习呢。”
说实话,当妈妈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有点怀疑的。
因为,我不太相信,来我家之前还没有心思学习的孩子,只是在我家待了两个小时,回家以后,第二天就开始学习了?
因为,得过躁郁症的我非常清楚,当一个人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是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控制不住的灾难化联想不仅仅只是耗能,还让人静不下来。也就是说,专注力是衡量一个孩子具备不具备学习能力最基本的条件。
因为好消息来得太快,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用小物件做家庭系列排列:全家一起上前进,所以,我想用文字记录一下这个宝贵的过程。
翻翻聊天记录,妈妈是去年加的我,她来自临沂郁金香。
加上我后,她的第一句话是:“涵香老师,我好想见到你,怎么找到你?”
我感觉到了她的迫切心情,我告诉她,“可以线上视频辅导,没有疫情的话,可以来我家。疫情期间,最好是线上视频。”
第二天我收到了她的留言:“涵香老师你好,孩子诊断是轻度抑郁焦虑,两年多了,一直吃着药,自从过了年就不愿去上课,一说去,就发脾气,我也愁得焦虑了。儿子以前是学霸,自从上了高中成绩不理想,就自卑起来了
“这两天我发现孩子听了你的歌,有精神了,不睡懒觉了。愿意出去运动了。也愿意学点了。今天我问他学什么,他说想学哲学。我也不懂。我很想见到你,怎么去找你?
那个视频,是我发在我的视频号里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到郁金香陪伴刚刚奖励给我们参加920郁友节分享的志愿者的礼物,一把写着“爱心互助、温暖阳光”的伞,非常阳光非常温暖的一把伞;舞动时的歌曲就是我在能量早课上经常带领舞动时放的一首《活成一道光》。

注:今年的920郁友节预热活动也开启啦,投稿视频,散发你的光亮,领取你的郁金香周边大礼包,点击下方图片查阅详情

后来,妈妈告诉我,她是在群里看到了我的这个视频后,去问了郁金香小编,才找到我的。我真的没想到,我随意发的一个小视频可以有这么大的疗愈效果!
是的,疗愈真的可以不拘一格。事实再次证明,音乐和舞动同样可以有非常好的疗愈效果
我还记得,在920郁友节分享康复故事的志愿者冯海源和他的爸爸妈妈最初来我家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开车,他都是在睡觉的状态。爸爸妈妈一般喊不醒他,每次,我都是边抚摸他的脸,或者揉他的耳朵,同时,在他的耳边放一些轻音乐,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海源………”他才会慢慢地醒来!
妈妈的反馈让我看到了声音疗愈和舞动疗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事实上,我早已经把它们带入了我的工作坊里,学员们反馈特别好。
线下接触,我深入了解这一家人

就这样,我和这位妈妈安排了见面的时间,前天上午,我第一个心理辅导还没结束,就听到了他们一家人来了,老公负责“接待”。
因为刚结束心理辅导,需要休息一下才可以,加上我还没有吃饭,所以,热情地打过招呼后,我让他们先坐一会儿,我在院子里打开音乐跑起步来。
突然,灵机一动,为了节省时间,我去喊那个孩子,“来,跟阿姨一起跑跑步,我们边跑边聊聊天。”
孩子非常愿意,非常配合,我们肩并肩,边跑边聊。
“这种情况多久了?”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吧?”
“时间不长!当时什么情况下休的学?”
“就是突然有一天,不想活了,想跳楼,把我爸爸妈妈吓坏了!”
“在家这么久,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了解过相关信息吗?”
“不知道……”
“阿姨也得过这个病,阿姨当时就是完美主义,不允许自己不好。考前五名都不行,必须是前三名才可以。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打乒乓球”。
“非常好!这就是阿姨说的自己造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全部注意力都在这件事情上,你就不会被大脑里的念头牵着跑了!同时,浑身发热,就会制造出快乐的化学物质!你吃药吗?”
“在吃”。
“对,你吃的药,我们自己就可以造!知道吗?”
他点点头。
后来,孩子说腿有点酸,我告诉他,累了就休息一下。我还要继续跑,于是,我把正在喝茶的爸爸喊出来,同样,边跑边聊。
“啥时候进的郁金香?”
“没有多久”。
“了解了吗?孩子为什么这样?”
主要是跟家庭有关。我们夫妻俩那些年经常吵架,一吵架,就谁也不理谁。我忙买卖,就顾不上家里,没有好好陪伴孩子。他妈妈这个人也焦虑,动不动就发脾气………
“是的,这就是典型的焦虑的妈妈和缺位的爸爸导致青春期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我开始吃饭了,边吃边了解情况。
听得出来,妈妈是一个完美主义的妈妈,特别爱干净,买卖不干了,也要回家先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才可以,一遍还不够,需要两遍。
不需要了解太多,我已经能够判断,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该有多辛苦?
小物件,呈现出这个家庭的模式

吃过饭,我们开始摆小物件。
妈妈摆的小物件的顺序分别是:女儿、儿子、自己、老公、学习。
由此可见,在妈妈心中,孩子排在第一位,老公排在第二位,明显的序位不对。孩子最重要,这就是很多家庭里的现状。
妈妈自己和老公的小物件呈现,两个人都缺乏人情味,条条框框太多,太严苛。这跟她在现实里对自己的要求非常吻合。
我们不放过自己的时候,就很难放过孩子;所有你不疗愈的,都会给你的孩子。
因为看着“不顺眼”,“不合我意”,家长的控制欲,应运而生。这位妈妈就和我说,儿子小时候,她时常会打骂儿子。
小物件还显示,妈妈把女儿和儿子都看大了,“我希望他们懂事,坚强………”
可是,他们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当我们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时,孩子的压力大不大?
妈妈的小物件呈现

儿子摆的小物件呈现,他选择的顺序是:妈妈、爸爸、学习、妹妹、自己。
在儿子的心里,爸爸妈妈和妹妹在自己的前面,学习的比重也很大。
在儿子的呈现里,妈妈也是一个有着太多束缚的人,爸爸妈妈都没长大,是青春期的样子,自己和妹妹反而是成年人!
最让人感到沉重的是,自己和妹妹做了父母的父母!
儿子的小物件呈现

爸爸摆的小物件,先后顺序是:妻子、女儿、自己、学习、儿子。
爸爸摆的物件围成了一个圈,没有前后左右。儿子是愤怒的成年人;小女儿是压抑的,有攻击性的;自己则是麻木的、情感隔离的、停留在青春期的;爱人则是缺乏人情味的。
爸爸的小物件呈现

从这些小物件的颜色、大小、朝向、距离、位置………我一一为他们做了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潜意识里的东西被意识化了,他们日常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互动模式,一览无余!
事实再次证明: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在操爸爸妈妈的心。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学习不重要,自己的事不重要,爸爸妈妈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只是显化了家庭的疾病

一次心理辅导解决不了所有的事情,所以,一家人的小物件解读完后,我跟孩子单独沟通。
我带着孩子做了内在小孩的疗愈,带领孩子做了“接受父母法”的冥想。告诉他,回到孩子的位置上,不要管爸爸妈妈的事。
后来,我把爸爸妈妈喊过来,让孩子当着爸爸妈妈的面,给爸爸妈妈跪下、磕头,让孩子臣服于“爸爸妈妈是大的,我是小的”这个事实。
我随后引导爸爸妈妈跟孩子说话,也是一段长长的冥想词。
在爸爸妈妈做冥想的时候,我看到孩子非常认真地看着他们,从表情上看得出来,孩子很喜欢这样的爸爸妈妈:祥和,平静,一尘不染。
最后,我用夹汉堡技术,让爸爸妈妈把孩子夹在中间,通过冥想引导词,让孩子充分地感受被爸爸妈妈拥抱的感觉,被爸爸妈妈爱的感觉,能量缓缓流动的感觉。
结束后,我问孩子:“感觉怎么样?身体有没有感觉?”
“身体热热的”。
“是的,那就是能量在流动”!
12点多,他们一家三口离开我家的时候,我紧紧地抱了抱孩子,在他的耳边说:“都会好起来的!加油加油哦!”
我想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孩子病了,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是孩子所处的家庭系统病了,孩子只是用自己的生病将家族的伤痛显化出来而已。
孩子呼唤爱,呼唤平静,呼唤爸爸妈妈要幸福快乐,这有错吗?这没有错,但关键是,身为父母的你,听到孩子用让自己生病为代价所发出的呼唤了吗?
所有你未被满足的,都会经由某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来显化。
孩子承接了妈妈的情绪,可是,这份爱是盲目的,只是满足了个人对家族系统的盲目的需要。
牺牲不是爱。爸爸妈妈以为“付出就是爱”、“以为牺牲才能获得爱”,真正的爱是系统希望下一代更好!
所以说,全家一起上前进,这样的家庭,孩子康复的速度是最快的。
深深地祝福这一家人!
即刻预约,和本文陪伴者聊聊吧
▼▼▼


感谢大家对郁金香陪伴者的持续关注

如果你正处于情绪低落中

急需倾诉和他人的陪伴、倾听

更多在线陪伴者正等待着和你的相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