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修订毛氏族谱时,语气严肃接连叮嘱:原配一定要写她的名字

 孟玥 2023-08-23 发布于河南

1936年,延安,毛主席正接受来自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当时他提到了一个女人:“我14岁的时候,我父亲给我娶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妻子,从始至终我没和她一起生活,以前没有,后来也没有。我一直都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现在我也不想她。”

这个女子叫罗一秀,是毛主席在父母之命下被迫结成的婚事。

崇尚自由,反对封建和包办婚姻的毛主席也从来没有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

但是在后来毛主席修订自己家谱的时候,却又把罗一秀的名字写在了里面并强调说:“原配一定要写她的名字。”

图片

为什么毛主席前后做出这样看起来很矛盾的事情?当初的被包办的婚姻又是如何结尾?罗一秀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毛主席又是怎么对待她的?

父母之命

毛主席从小生活就比较贫苦,但是他很会“苦中作乐”,他喜欢看书,也喜欢学习。

但是这些在他父亲的眼中都是“无用功”,其实这也容易理解,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出生在同治九年,17岁的时候就外出当了几年兵,攒了点钱买了点田,这才开始了后来的生活。

封建社会和当兵生涯的种种经历,让毛贻昌对读书并不感兴趣,封建观念更是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每当他看到毛主席不干活而去翻书的时候就很生气。

图片

面对父亲的指责和唠叨,毛主席据理力争:“活我都干完了。”

他正是为了可以看书,才用半天就做完了一天的农活。

“我看是时候给你找个婆娘好好管管你了!”毛贻昌生气地说。

少年毛主席血气方刚,崇尚自由的他不满父亲包办婚姻的封建思想。

他可以恋爱,也可以成家,但一定要是在自己情愿的情况下,否则他和那被包办的爱人都不会幸福,这种大事怎么能随便就完成呢?

然而没过多久,让他最头疼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天毛贻昌把毛主席叫到面前说道:“罗家姑娘,她祖母和你祖父是远房兄妹,正好亲上加亲。”

图片

毛主席听后非常不悦地说道:“我不要!”

“你说了没用,就这么定了。”说完这句话,毛贻昌起身就离开了。

毛主席坐在角落里,内心很沮丧,他甚至都没看过这个女孩的模样,也对她完全没有了解。

那可是他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妻子”啊,怎么就以这种方式确定了?毛主席很不理解。

更令毛主席不悦的是,他尤其反对封建糟粕,而自己却被父母逼迫做了讨厌的事情,可他又不能反抗父母的要求,也不能离开父母远去,一时间,他的内心非常复杂。

“啪啦啪啦……”这天毛家简单地响了几声鞭炮,远处传来点点敲锣打鼓声。

图片

14岁的毛主席神色中还带着少许稚气,穿着红色的衣服,在父母的指挥下忙里忙外。和别人成亲不一样,毛主席这天都没有笑过。

就这样,18岁的罗一秀成了毛主席的“妻子”。

好儿媳与好女婿

既然父母之命不可违,那就只让自己坚持原则。

因为是父母包办,毛主席从没有把罗一秀当成自己真正的妻子,他认为只要两个人不吵架、互相尊重就可以在一起将就生活下去,但也只是在一起生活而已。

图片

像其他夫妻那样过日子,毛主席还做不到,因为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更是罗一秀的大事,倘若毛主席接受她,对她也是极大不尊重。

其实罗一秀也不是普通女子,她父亲罗鹤楼是韶山少见的有文化的人,家里还有很多地产,也算是小富之家。

这就给了罗一秀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她成了当地少数懂文化有知识的女性。

罗一秀身体健康,有些壮硕,容貌秀丽,从才华和身体素质上,她和毛主席倒是有几分般配,可这场包办婚姻却成为了她一生的枷锁。

她又不何尝不想要自由,但从小到大的经历,已经让她没有了太多为自己追求美好的思想和动力,仿佛她自出生就只是为了听命于父母。

图片

为什么罗家家境殷实还迫切要嫁女儿?在封建观念中,更喜欢近亲成亲,可以“亲上加亲”,让两家的关系更加亲近和睦。

至于近亲结婚的风险,并不是封建传统观念在意的,而且在那个科学技术并不昌明的时代,老一辈也不见得了解这些。

虽然两个陌生人就这样突然成了“夫妻”,但是他们也一直都在互相尊重,好像有默契地在两个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善意的“隔阂”。

“你大逆不道!”毛贻昌知道毛主席不同意这门亲事,经常这样责怪他,但毛主席始终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

虽然他没有把罗一秀真的当成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嫌弃过罗一秀,还把罗鹤楼真的当成了岳父。

图片

每年在农忙季节,毛主席都会去罗家的地里帮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也算是尽了一个女婿所有应尽的责任。

另一边,罗一秀也是一个好儿媳,每天在家中忙里忙外,做饭种田,照顾毛家的生活,从来都没有怨言。

对于这一点,毛主席是非常感激的,这也让他对罗一秀无法生成男女之情,转而变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愧疚——我感谢你,但我不能爱你;因为我感激你,所以我更不能爱你。

这种复杂的心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过了两年,毛主席要去读书,罗一秀再一次做了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情。

图片

她把自己赚的钱都给了毛主席作学费和生活费,让毛主席非常感动,后面的日子,虽然毛主席不在家中生活,罗一秀仍然一如既往地守着毛家。

罗一秀和弟媳王淑兰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搭配干活,倒也是给这个家又添了几分热闹和活力,深得公婆喜欢。

本以为日子就要这样一点点过去,毛主席或许要与罗一秀一起生活,或许会一直为了自己的追求离开家独自奋斗。

但一个噩耗的传来,在冥冥之中改变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很多人的生命路程。

图片

1920年2月11日,这天是大年初二,本是年味很足全家团圆的时候,毛主席的原配罗一秀却因为细菌性痢疾突然去世了,年仅21岁。

自由恋爱!给封建社会沉重一击

这个家庭原本蒸蒸日上,但罗一秀突然去世的事情打破了这一切,毛家的生活在一段时间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看到罗一秀的遗体,毛主席很是心痛,他确实一直不能接受她是自己的“妻子”,但他也不是草木。

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开像一块石头丢在水中,在毛主席的心里溅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浪花,汇成眼泪涌出了他的眼窝。

图片

他感谢她,感谢她做了一个儿媳和妻子应该做的事情,感谢她为毛家做的所有事情。

他可怜她,可怜她的一生就这样定格在了封建社会包办婚姻之中,而没有去真正追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心疼她,心疼她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华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大千世界的种种色彩,她还没有尽收眼底。

斯人已逝,活下来的人只能记住她,带着对她的感念一点点走向未来,当年秋天,毛主席又一次踏上求学之路,这之后他就没有经常回家了。

这段经历,让毛主席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又加深了几分。

图片

这普天之下,这大江南北,这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有多少女性被包办婚姻的枷锁束缚,原本自由张开的翅膀迫不得已地闭合,又有多少青年才俊本想大展宏图却被迫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它们本都是美好的,但当封建社会的利剑刺入其中的时候,那将是所有人都难以忍受的剧痛。

1920年冬天,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了,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恋爱。

起初毛主席就对她有些许的喜爱,但他没有追求过她,他还有自己的家庭,即便家中的“妻子”他并不深爱,他也要做好一个丈夫应该做的事情——忠贞。

毛主席当时这样反对封建思想:“我们不做俗人之事,我们结婚要双方同意,不办喜事,不宴请宾客,就我们两个。”

这种观念在当时就像是惊雷一样,好多人想大操大办却没有经济能力,好多人虽然不够相爱,但成亲之时一定是热火朝天。

但毛主席身边,不管是杨开慧还是其他人,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都是受到了封建社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伤害。

而此时毛主席“一切从简”的结婚方式,不只是对自己追求的一种体现,更是给封建社会沉重的一击。

要说杨开慧,这位进步的女同志也不是寻常女性。

图片

她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还在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倡议者和实践者。

同其他的解放不同,妇女解放更多的是帮助她们挣脱思想上的枷锁,难度非常大。

1930年10月份,杨开慧被抓捕,反动派逼迫她公开宣布自己和毛主席脱离关系,还逼迫她退出共产党,但她立场坚定,哪怕失去生命也不能让敌人得逞,最后被反动派害死。

毛主席对发妻的悼念

一直以来,毛主席都没有忘记罗一秀,即便他可能不记得罗一秀嫁到毛家时的年纪,但她在那段时间所做的一切都让毛主席感动。

图片

这种感动不是男女爱情之间的情感,更多的像一种对亲人的怀念,所以每当想起这些事情,毛主席的内心都是比较复杂的。

罗一秀去世之后,毛主席仍然关心着罗家的生活,没有忘记岳父一家。

罗家因和罗石泉是罗一秀的兄弟,毛主席让自己的孩子毛岸英等人叫他们为舅舅,他是这样说的:“孩子,以后见到,你要叫人。”

1925年,毛主席搞农民运动,这期间他经常到罗家看望他们的生活,中间毛主席还抽空做了不少罗家的农活。

那年2月份,罗家因还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成功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片

1927年5月,“马日事变”之后,罗家因因为和毛主席的关系而受到牵连,罗家被迫离开了韶山。一路奔波辗转将近十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他们才终于回到了家乡,然而在回乡没多久,罗一秀的父亲罗鹤楼就去世了,享年72岁。

对此毛主席并不知道,因为当时通信困难,也源于罗家有意隐瞒,他们并不想“耽误”毛主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还给罗家写信,建议罗鹤楼闲来无事到北京去走走,在收到罗石泉回信之后,他才知道曾经的岳父已经驾鹤西去多年。

罗一秀和罗鹤楼的去世,让毛主席与罗家的联系越来越少,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这一家的关怀。

当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都知道,毛主席的亲朋好友也知道了。

图片

他们纷纷寄信给毛主席,诉说自己生活上的困难,问毛主席能否接济生活或者给他们安排一个工作。

每逢亲人朋友有这样的困难,毛主席都会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一部分给他们,无一例外。

但如果是安排工作的事情,毛主席都会婉言拒绝并回道:“工作要靠手艺、知识,凭自己的能力找找吧。”

其中,唯一一个被毛主席“安排工作”的人,就只有罗家因,他给罗家因写信,邀请他到北京工作。

其实也是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罗家因较早地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经过了毛主席的亲自考验,祖国多年来的动荡,证明了他是一名好同志。

其次就是毛主席想通过这样一个帮助,让罗家人过上相对而言平稳的日子,也算是还了一个大人情。

1950年5月,毛岸英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回乡探亲,带了一些鹿茸、茶叶和20万旧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4000块钱,送给了罗石泉。

“舅舅,身体怎么样?”“舅舅,父亲让我问候你们!”“舅舅,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一声声“舅舅”之后,是毛岸英的家教,也是毛主席对罗家的情怀。

罗石泉病重,毛主席还汇了300万旧币给他们,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5000元,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后来毛主席还给弟弟毛泽民一家写信说:“叫弟媳淑兰,带着些黄豆、大米去看看石泉。”

图片

1953年,毛主席修订族谱的时候,专门把罗一秀写了进去并说道:“原配一定要写上她!”可见毛主席对罗一秀的尊重。

用“重情重义”来形容毛主席再恰当不过,哪怕是在封建社会下包办的婚姻,哪怕他不喜欢“发妻”罗一秀,毛主席都对她和她的一家非常好。

从毛主席对罗家的照顾来看,如果罗一秀一直健在,毛主席也会尽力照顾她的生活,这是一份作为男人的担当,也是一种示范。

封建思想对女性尤为苛刻,要三从四德,甚至对“女子无才便是德”产生了误解,认为女子没有才学就是好事,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女性“才不外露,保持谦虚”。

但不管怎么说,包括包办婚姻在内这都是封建给女性的巨大枷锁。

好在如今那些糟粕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女性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