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开文 | “琵琶之乡”天台鼻祖王育和

 乡土宁海 2023-08-24 发布于浙江

 

原标题:琵琶之乡慰育和

作者:刘开文

人们都知道王育和参加了创建宁海中学并于1926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柔石的挚友、左联斗士,还是鲁迅的学生,他不但英语上乘,还工精国学,能诗善词,尤其喜爱传统古典音乐,先生青年时就置琴研习琵琶。
1931年,他在上海加入大同国乐会,是汪派琵琶大师汪昱庭的入室弟子,与卫仲乐、孙裕德等人同门。他天赋异禀又能刻苦钻研,深得琵琶演奏精髓。因时局动荡先生离沪在家乡周边从教。
王育和生前的获奖证书
解放后,他即被宁海县政府聘任为宁海县三个中学的联合校长,1951年奉调任天台中学校长。他在工作教学之余仍操琴不辍,学校的音乐氛围十分浓厚,每周末的音乐晚会定期举办,而晚会的压台节目定然是王先生的琵琶独奏,或《春江花月夜》,或《琵琶行》,先生每弹一段总要解说此曲的词乐之意境,博得台下师生热烈的掌声。原宁海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杨象富回忆,1950年时为高中英语课代表的他在那年寒假的前一天,王校长留他午饭,饭后杨老师还有幸聆听了王校长的琵琶独奏,至今仍铭记于心。
1955年春,王育和参加了宁波地区民乐选拔赛,接着参加浙江省首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他的《春江花月夜》令全场轰动,载誉而归。
1952年王育和辞去天台中学校长,专事英语教学,有个袁孙翔的学生进了他的视野。袁孙翔,又名晓园,天台城关人。1955年高中毕业时因病痛失高考机会,一时茫然。他酷爱民族乐器,尤喜琵琶,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育和先生发现他对琵琶兴趣浓厚,有音乐天赋,学习刻苦且为人忠诚淳朴,就将他收入门下。(王先生一生仅收二位门徒,其中另一位后因没搞音乐专业而荒疏)王先生倾心教授,袁孙翔刻苦学习,技艺大增,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病竟然奇迹般自愈
1959年浙江省歌舞团招聘演员,袁孙翔应聘顺利过关,成为专业演员,开启了他民族音乐艺术的一生。
王育和琵琶谱本子
浙江省歌舞团为提高艺术水平及为筹建杭州歌舞团的需要,选派袁孙翔赴上海进修,王先生得此消息十分欣慰,提笔荐信致大同国乐会的同门师兄、时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海派琵琶大师卫仲乐先生,请卫大师收纳袁为徒。卫大师听袁操琴,又看了王先生的亲笔书信,连说“这个人好,人品好”,欣然破例收纳了袁孙翔为学生。袁孙翔在上海不但拜学于卫仲乐大师门下,同时还拜盲人艺术家沈易书为师,学习“三弦拉戏”,成为“拉戏”唯一的南派传承人。袁孙翔对两位师傅执弟子礼,尽心侍服,深得师傅喜爱。
王育和琵琶曲谱手迹
袁孙翔回杭州即加入杭州歌舞团,任首席演奏师。他多次参加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的演出,也深入农村、工矿企业和部队演出,深受人们喜爱。
在文化大革命中,民族音乐受到冷落,琵琶也竟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受到批判。袁孙翔就调回家乡天台。回天台后他志趣不改,决心继承、弘扬民族音乐。他克服重重困难,免费设坛招生,还到多所学校教授技艺。经他数十年的艰辛耕耘,硕果累累,众多音乐才子走出天台,进入高等音乐学院,步入专业艺术之路,成为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
晓园(即袁孙翔)获奖证书
1985年开始,袁孙翔和他的学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地各类艺术类比赛,获奖人次数百,省电视台,省电台,浙江日报,浙江画报,中国妇女报英文版等各类刊物竟相报道。
1989年,在一次全省器乐比赛中,天台县所选送的选手囊括了琵琶演奏专业组、业余组和少年组的第一名。
天台一时声名鹊起,被称为“琵琶之乡”,人们尊称袁孙翔为琵琶之乡鼻祖。袁孙翔闻到感慨的说“我怎能称琵琶之乡的鼻祖,咱琵琶之乡的鼻祖是我的恩师王育和先生,我只是琵琶的传承人”。
2023年8月9日,为纪念育和先生诞辰120周年,袁孙翔老师带领学生们在演奏《春江花月夜》等曲目
袁孙翔在杭州工作期间,只要有机会回天台,必拜访王育和先生,汇报演出心得,求教一些疑问,先生总是勉励有加,他还将珍藏的《文板十二曲》转赠袁孙翔。此曲谱原是储师竹先生赠予区显祖的藏品。
1972年袁孙翔来宁海桑洲拜访育和先生,却不知先生已于前年逝世,只见人去楼空,草木依然,但弦断品落,令袁孙翔不胜悲伤,临别时师母将先生亲笔录写的工尺谱赠给袁孙翔,嘱他继承先生遗愿,发扬光大琵琶演奏艺术。
2014年王师母仙逝,袁孙翔携子袁音前来拜祭。王育和先生与琵琶结下了不解之缘,且培养了袁孙翔这位优秀传承人,使这高雅的民族乐器在天台发扬光大,极大地推动了天台县的社会发展。
2023年8月4日,本文作者刘开文在桑洲育和故居抚琴追思
王育和先生一生命运多舛,音乐既陶冶他的灵魂,也使他摆脱了红尘喧嚣。他宠辱不惊,信念不移,初心不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2023810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图文:刘开文 

□ 排版:天姥老人

 审核:王式样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