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注一掷》:童年家教有缺陷沦为缅北猎物

 泰阳汉子 2023-08-24 发布于山东
上映十天票房破20亿的《孤注一掷》,电影宣传语开门见山“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

诈骗的影响到底有多恶劣?

据统计2022年全国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46.4万起,涉案总金额超2万亿元人民币。
这,还不包括未被破获案件的数据!

(了解一下自己所在省份2022年GPD总值,你会对'2万亿'有体会)

受害人是因为不够聪明才被骗?
统计数据显示,受骗人中80后、90后年轻人占比最高,其中有大学生、公司职员、专业人士,也有企业高管、老板。


是什么原因,让高智商高学历的年轻人、成功人士舍弃大好前途,步入骗局最后深陷牢笼?

如何共同努力,才能让诈骗造成的悲剧不再重演?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填补教育上的缺失,避免孩子成为下一个阿天、潘生、梁安娜?


对欲望的克制能力:
来自童年父母的爱和用心陪伴

电影中,最让父母们揪心的是硕士高材生顾天之(王大陆 饰演)本拥有大好前程,不经意在网上刷到一个免费试玩的赌博广告。

一开始只是出于好奇贪玩,想占便宜,然后不甘心服输,到借贷、窃空家里财富、抵押房产孤注一掷,完全丧失理性,彻底成为癫狂的赌徒,当最后发现一切是个骗局,绝望中跳楼结束生命。
是欲望的放纵,让阿天走上绝路。


最容易被骗子利用的人性弱点,是人的欲望。

欲望为什么难以控制?它的根源来自哪里?

心理学上的解释:早在出生时,我们内心就存在一股驱动力,推动我们回避困境,趋向安全、食物、舒适的生理需求。

再长大一点,我们对情感的需求愈发敏锐,特别需要爱、接纳和关怀。

小孩子在被忽视或有严重育儿缺陷的家庭中长大,因情感的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会用物质弥补自己对安全感的渴望。

有严重育儿缺陷的家庭

1

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环境

2

父母权力结构失衡、极端

3

父母过度纵容

4

父母情感疏离

5

父母有成瘾问题


小时候缺乏安全感,长大后更倾向出现暴饮暴食、逃避、拖延、沉迷享乐、为寻求刺激而偷窃等行为。
越是难以克制的欲望,越能从童年找寻到问题的根源。

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来自童年时期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是怎样的言传身教,孩子就有怎样的行事模仿。

我们为了小事与人发生口角,孩子以后凡事都会想争对错,更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我们不把安全放在首位,骑车不戴头盔,坐车不系安全带,孩子以后遭受交通意外的风险就比别人高。

我们在小事上占了便宜,为了一个小赠品给别人填一堆个人信息,看到别人丢失的财物一声不响地捡走。将来孩子就会凡事都想占个便宜,做事不会考虑潜在风险,因小失大。

我们不懂拒绝“天掉下来的馅饼”和主动送上门的好处,将来孩子更可能为了高额回报铤而走险。

我们如果相信成功有捷径只是苦于没找到门路,将来孩子就会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对成果没有敬畏心,他将更容易成为被骗对象,更容易掉入量身定制的陷阱。


择友识人的能力:
来自父母无条件信任与无间沟通

来自好友和熟人的欺骗,远比陌生人更有杀伤力。
电影中的模特梁安娜(金晨 饰演)就是被好朋友以赚快钱的理由,被骗到陌生国度,沦为美女荷官诈骗同伙,最后差点命丧当地。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友谊的渴望更加强烈。
越大的孩子越在意同伴的接纳和评价。

有时候为了迎合同伴,他们会跟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例如说脏话、抽烟喝酒、欺负弱小。

由于孩子生活经验少,更容易被利用和成为“朋友害朋友”的受害对象。

一项调查问卷结果表明

94%的儿童声称自己至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

92%的儿童声称自己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就会很长时间的保持这种关系

7%的儿童声称自己的朋友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

68%的儿童声称从朋友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多

68%的儿童声称和朋友在一起要比和父母在一起更加舒服


孩子交朋友,我们不以成年人的评价标准去强制干涉他交朋友的权利,但是一定要帮孩子把关“交友的风险”。
如何让孩子愿意和乐意与爸爸妈妈亲密无间地沟通,并形成习惯?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是封闭和单向,越想要孩子“听话”,越无法听到“真话”。
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越是开放和包容,孩子越愿意和我们“交心”,我们才能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在平和的家庭氛围中,把耐心聆听和无间沟通形成家庭共识,能让家庭的凝聚力弥久常新,才能让孩子始终把家作为安全港湾,不会一时冲动就远离而去,甚至是踏上不归路。

本文不长,感谢您看完,这样的文章也值得看完。
做到修身齐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对反诈防骗工作的一种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