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巫山大昌易氏昌雋公支系源流考 20200602
2023-08-24 | 阅:  转:  |  分享 
  
1



巫山大昌易氏 昌雋公支系 源流考

三峡集团 易发德

2020 年 5 月 30 日

前言

巫溪易世学先生给笔者提供了一份现分布于 重庆巫山、巫溪 两 地

易氏支系 的族谱,经笔者考查,该支 为湖南湘乡 易氏 炎正公之后,清

代从湖南湘乡潭台迁巫山大昌 , 因本支迁来渝东的首居地为巫山大昌,

始迁祖为昌雋公,故将本支定名为《巫山大昌易氏昌雋公支系》 (以

下称本支或该支) 。 后来 笔者又 从网络微信群了解到 云阳 盛保、江口、

胜利乡 ,奉节公平镇 等地 易氏所持族谱及字辈,均与大昌易氏相似,

按这些谱记和字辈,他们都应是湖南湘乡易氏之后。由于大昌族谱资

料相对比较详细,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笔者对大昌易氏支系的世

系源流进行了分析和考证 。 欣喜的是,本文在微信群里发表后,又收

到 了 奉节 县 公平镇易成功宗亲提供的族谱 资料, 为确定本支世系源流

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所以 笔者 对本文又重新进行了修改, 现 叙 述

如下, 供 上述各地 易氏族人参考。

一 .巫山大昌 、巫溪易家溪 易氏族谱 及世系

1. 巫山(溪)易氏谱

图 1 巫山大昌易氏族谱

2



此谱由巫溪易绍和先生提供,和巫山大昌易绍(肇)义先生提供

的家族资料相同,两处为同宗,同一部宗谱(见图 1)。 该谱仅存有

21 页,而且顺序不完全连贯, 但 还是可以了解本支系的基本 情况 。

2. 大昌易氏昌雋公支系 族谱记载摘录

重庆巫溪巫山易昌雋支系 谱记 世系 (摘自大昌易氏谱《 八房万奉

公子孙世系图 》) 。以下世系以湘乡始祖炎正公为一世。

十 世:万奉 ( 八 房 始祖 )

十一世:廷逊

十二世:希寵 生嘉靖乙丑 ;卒于崇祯丁丑 。 注: ( 1565— 1637年 )

十三世:可聪 生于万历丙戍,卒于泰昌庚申 。 注:( 1586— 1620年)

十四世:宗絪、宗缔

十五世:祖字辈 配刘氏,湖南湘乡县谭台十都天帝庙王人。

生子三:昌雋、傑、秀。

十六世:易昌雋(始迁祖),号尚圣。雍正十一年( 1733年 ),生

于湖广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大坪潭台十都河塘。嘉庆七年( 1802年 )

卒于四川夔州巫邑,享年七十。配邓氏,生祚贵、祚华,生女二,长

適湖南湘乡县……。邓氏生雍正十三年己卯( 1735)岁于湖南长沙府

湘乡县城南外墰台十都雍睦乡青城里邓氏渡滑石保天帝庙王大坝头

土地。享年七十八岁。卒于四川夔州府巫山县大昌二甲洋溪堡普子坪,

得典载。

十七世:祚华:生子二:大成、大纯 。

祚贵:号兰芳,生于乾隆三十五年( 1770),本邑大昌三甲龙凑堡洽

坝新十田湾。生子三:大光、大宗、大耀。

十八世: 大光 号啟先,医名惜春,图印德丰,清嘉庆十三年戊辰( 1808)

生于巫邑大昌二甲洋溪堡普子坪泰山庙王土地分下。

十九世:乘 子时泰。

乘辚 道光十八年生。

二十世:时泰

时茂 同治五年生。

二 . 大昌昌雋支系 迁移考

1.本支迁四川 的 年代 及首居地

3



谱 内明确 记 载 “自乾隆三十一年入四川” ,即公元 1766 年入川。

迁川 首 居地:巫山大昌洋溪 。

2.本支始迁祖考

关于本支始迁祖,该谱有两处记载:

1)昌雋公, 雍正十一年( 1733 年),生于湖广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

大坪潭台十都河塘。嘉庆七年( 1802 年)卒于四川夔州巫邑 。

2) 另一页谱记为 :

…… 湖广湖南道长沙省湘乡县潭头十都何塘。自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入四川,享夀八十一岁,卒嘉庆四年己未( 1799年),葬巫邑大昌

汛三甲龙凑堡滥汛湾。

后一 处记载因页面不全,不知道记载的是哪位先祖,但从内容来

说,应该记录的是始迁祖,根据寿齢及去世年代,应是 1719 年生人,

早于昌雋公出生年代( 1733 年),但只早昌雋公 14 年,可能是昌雋

公的叔叔?为“祖”字辈先公。由本支 1766 年 入川 ,当年“祖”字

辈先公 47 岁;昌雋公 33 岁。

又据该谱对 十五世 “祖” 字辈 ,昌雋公父母的记载 :

…… 梨树坪得买李凤叔侄地,立 山 向。配刘氏,生 年 月

日 时,产湖南湘乡县墰台十都天帝庙王;卒年葬处未注。生子

三:昌雋、傑、秀。傑、秀生年卒日未记,均葬瑊( jian)塚左

右。

由 “ 傑、秀生年卒日未记,均葬瑊塚左右 ” , 可以推断昌雋公父

亲 名字 为 “祖瑊” ,母亲刘氏 , 但生卒葬均不详。因此可以断定,昌

雋公父母没有迁来四川。

而谱中对昌雋公的记载 却 是比较 清楚 的:

昌雋公: 1733年生于湖广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大坪墰台十都河

塘; 1802年卒于葬四川夔州府巫邑堡石龙口占子岩。

配邓氏, 1735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城南外墰台十都雍睦乡青

城里人。 1812年卒于四川夔州府巫山县大昌二甲洋溪堡普子坪。

可以看出, 昌雋公夫妇 生于湖南,而葬于四川 。

综述上面记载,本支始迁祖应是昌雋公和他的叔叔,由于谱中未

见他叔叔的名字,则本文暂记本支 始迁祖为昌雋公 。

3. 巫山大昌易氏 湖南祖籍地考

4



本支在湖南的祖居地 谱 记 为: 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大坪墰台十都 。

查 湖南 地图, 大坪潭台 位于 现在的 湘乡市 潭市镇,镇政府驻易家祠堂。

镇 境内 有潭台居委会、潭台村、大坪村、潭头村 (见图 2)。

图 2 湘乡大坪位置图

这里也是中国早期革命家 易本羲 的故乡 ,同是 湘乡市潭市镇大坪

村人 。 同时,这里也是有名的大坪易氏支系的聚居地。

三 . 湘乡大坪易氏 炎正公支系 概述

1. 湘乡大坪易氏 支系 概述

湘乡大坪 ( 现湘乡市潭市镇 )易氏, 始祖 系唐代 亮公,亮公长子

欢公之孙四十三郎生二子:麒、麟。麟公于宋绍兴年间由宁乡迁居湘

乡,抚麒公之子晚郎为嗣,四传至元时炎正公,徙居湘乡大坪 , 为大

坪一世祖, 清康熙十二年( 1673)建宗祠于湘乡马头岭。族谱始修

于康熙二十二年( 1683),雍正二年( 1724)续修。

2. 湘乡字派:

1) 湘乡后托字辈:

祖昌祚大,盛德维新,秉礼守义,作述斯徵,行业慕孔,

心传在曾,懋尔家修,利于国宾,锡命笃祜,永世克绳。

2) 湘乡峡上字辈:

5



清光绪十八年( 1892)、 1943 年纂修族谱。班次:

祖昌乍大,盛德维新,秉礼守义,作述斯徵,行业慕孔,

心传在曾,才为利用,贵必超伦,锡命笃祜,世绪克绳。

3. 湘乡易氏 炎正公 世系

摘自湘乡 1723 年 易氏谱(炎正公十四世孙 易宗涒 tun 主编)

1 2 3 4 5 6 7 8 9 10

常 亮 -欢公 -思公 -四十三郎 -麒、麟公 -晚郎 -彬公 -球公 -天佑 -炎正

三 . 巫山大昌易氏与湘乡易氏支系的世系连接

1. 炎正公 — 万奉公的世系连接

从大昌易氏谱谱名为 “八房万奉公支系谱” 看来,该支应该属大

坪 易氏 第八房。 参考奉节公平镇易成功宗亲提供的世系图 (某些字不

清楚,可能为象形字) 就可以确定炎正公 — 万奉公十世系的世系连接。

根据这张世系图,炎正公之后第 5 代添祥公居大坪,添祥公后第 6 代

(炎正公第 10 代)为“万”字辈的共有十三房 :

房 大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名称 万极 万炳 万桥 万桂 万相 万栋 万壁 万奉 万松 万場 万 镶 万 校 鼎 忠

其中第八房为万奉公,与本文上述谱名记载相符。同时笔者又从

其他 资料获得 “ 大坪易氏七房支谱 : [湘乡 ]” 、以及三房 “ 万桥 ” 公

等信息记载,使上述世系图 的记载 得到了更多的证据。

2. 炎正 — 万奉公世系

以炎正公为一世:

1 2 3 4 5 6 7 8 9 10

炎正 -朝命 -顺松 -民仲 -添祥 -子安 -志逊 -易虎 -仕能 -万奉

以上世系根据奉节公平镇 易成功宗亲提供的世系图确定。个别字

可能为象形字(原图有点不清楚)。

3. 万奉 — 昌雋公世系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万奉 - 廷逊 -希寵 -可聪 -宗絪 /缔 -祖瑊 -昌雋 -祚华 /贵

这些世系根据大昌易氏谱确定, 21 页的大昌谱只记录到第 20 代

“时”字辈(“祚”字辈后的世系,本文略)。“时”字辈后的世系

就是当代人的 续谱工作 了, 可能还在进行 之 中。

4. 关于“ 湘乡易氏分 七房”的说法分析

笔者见到《 湖南湘乡易氏举行庆典活动 》的报导,讲 今湘乡易华

公之后分: 房祭、后托、大坪洪山、界台、金涵溪、峡上、大坪 七房 。

笔者未能见到湘乡易氏全谱, 不好妄断。因是祭奠湘乡农民起义英雄

易华公的庆典,可能是指华公后人分七房。但现湘乡易氏除华公后人

外,还有炎正公后其他支系的后人(如上述“添祥”之后),因此可

以说这个“七房”与大昌“八房”的定义没有直接的联系。

5. 奉节公平 镇 易氏 昌 旵 公支系 世系

这里附带说明,奉节公平易氏,该支与巫山大昌同属湖南宁乡欢

公之后,为隆公 — 四十二郎 — 昌旵公分支,祖籍湘乡石门(将另文详

细叙述 , 这里 不 详述 )。

四 . 巫山易氏与湘乡易氏字辈对照

1. 渝东易氏字辈与湖南湘乡易氏字辈对照表

现渝东 除了 巫山、巫溪 外,在 云阳 盛保 、奉节公平 等邻近地区,

也 发现字辈相同或相似的易氏支系, 现将各支系的字辈列表如下:

三支 前 17 代字辈表 (“祖”字辈为炎正公第 15 代)

世 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重庆巫溪易溪 祖 昌 祚 大 盛 时 肇 兴 继 嗣 弘 啟 有 开 必 成 学

重庆巫山大昌 祖 昌 祚 大 乘 时 肇 兴 继 嗣 弘 啟 有 开 必 承 学

重庆云阳 盛保 祖 昌 祚 大 盛 德 维 新 炳 礼 守 义

湖南 湘乡大坪 祖 昌 祚 大 盛 德 维 新 秉 礼 守 义 作 述 斯 徵 行

2. 各支 字辈 对比结论

根据上述字辈列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巫溪易溪、巫山大昌、云阳盛保三支的前五世字辈与湖南湘乡大

坪易氏字辈相同,说明三支都属于湘乡炎正公支系;

2). 巫溪易溪、巫山大昌 支系在第五代之后,可能迁出,自立了字辈。

7



3). 云阳县盛保、江口易氏支系的 “炳”字辈,为“秉”字同音字,

但也有 口传为 “秉”字的 , 也有将此辈改用为“修”字輩的。 总

之 , 该支 字辈 仍 在 使 用湖南湘乡的 老 字辈。

4). 湘乡字辈制定于 康熙五十年( 1711)辛卯 年。制定人:易 贞言 。

五 . 湘乡易氏名人辈出

湖南湘乡易氏是一支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支系。本文限于篇幅,

以下仅列十多位为例。

1. 一世 炎正公

号 涟溪先生 。 元朝时著名理学家 , 延佑七年 (公元 1320 年 )进士 ,调

宁乡丞 。 善政著闻,尤邃于学,四方受经于门者甚多。著有:《涟溪

集》、《易县丞诗》一卷,清嘉庆三年( 1798)南沙席氏刻《元诗选》

本 等 。

2. 三世 易华公

字闻远 (1294-1377),湘乡州唐甲湾(今湘乡市潭市潭台村箭楼湾)

人。南方红巾军领袖,湖广参政。 在当地有极高的威望, 尊易华为“护

民侠义英雄”, 乡人在乌石峰上为易华建庙塑像,奉祀至今。 2014

年建成 “易华公纪念堂”, 至今 受到 易氏家族及 当地 民众 祭奠 。

3. 十二世 道生 毕生 教谕子女 踏踏实实做人,勤苦发奋耕田读书 。

4. 十三世 易贞言 ( 1628 ~ 1714)

道生长子 ,字内美,湘乡县潭市人, 清代著名学者。 州府生员,著有

《周易讲义》、《五经精义》等。

5. 十四世 易宗涒 ( 1682 ~ 1771)

字公申, 贞言公之六子, 监生。 清代著名学者和谱学专家 。 清乾隆元

年举博学宏词,慎郡王奏充王府教授七载,封征仕郎,晋修职郎,掌

教岳麓书院, 岳麓山长。

6. 十四世 易宗瀛 生于 1677 年 , 字公仙,一字亮庵,号岛民, 宗涒

公之兄, 湘乡县潭市人。官浙江盐大使。工于词藻,善画兰、菊、竹

石小品《读画辑略》。著有《翠漳书屋集》,《清史列传》行于世。

7. 十五世 易祖拭 宗瀛 之子, 字张有,一字淑南,别号啸溪,清湘

乡县潭市人。工诗文,乾隆元年 (1736)举博学鸿词科。幼承家学,由

监生直修书馆,亦工诗文,兼精书画,流传禁中。 其作品受到 乾隆 皇

帝 的 极 大重视,并题 有《题易祖拭墨竹诗》 (见《乐善堂集》 )。

8



8. 十九代 易文光

清光绪甲午抗 日 民族英雄 ,清 正一品提督衔总兵 。

9. 易蔚卿 文光之兄, 四品知府 。

10 易德麟 , 字文吉,公元 1832 年生,湘乡人,晚清湘军名将。 记名

提督,谥壮节。

11 易本羲 ( 1887-1911),字曦谷,别号竹心,笔名羲皇正胤,湖南

湘乡县十都大坪 (今湘乡市潭市镇大坪村 )人 。 17 岁便参加反清革命

团体。与黄兴等进行革命活动。 1905 年加入同盟会。 1911 年在长沙

组织起义 時逝世。

12 易式谷 (1891— 1938),号宝钧 。 1926 年,参加北伐。 1938 年 1

月任第二十二军副官处少将处长。 5月在苏北对日战斗中负重伤被俘,

受日军严刑拷打,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1987 年 ,湖南省政府追认易

式谷为革命烈士。

湘乡易氏的名人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摘录的一部分。

后语

本文根据巫山、巫溪 和奉节等地 宗亲提供的族谱,参照湖南湘乡

易氏 族谱及相关资料对巫山大昌昌雋公支系的世系源流作了分析 和

考证。确定昌雋公支系为湘乡炎正之后。但由于谱页、资料有限,分

析考证可能存在错漏、欠妥之处,仅供巫山、巫溪、 云阳易氏宗亲参

考,不对之处请指正。



湖北宜昌 三峡集团 教高 易发德

初稿: 20180707

定稿: 20200530

修订: 20200602 于宜昌西坝宅中









献花(0)
+1
(本文系易歌图书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