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逢博演唱的Die Forelle|给小朋友唱《鳟鱼》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3-08-24 发布于北京

《小朋友你好 儿童歌曲专集》(盒带编号 P-2061)1983年上架发行,是一盘有特色的盒带。

彼时当红一线歌者,录制“儿童歌曲”专集我觉得罕见。这些“儿童歌曲”与朱逢博施鸿鄂那盘《故乡之路》的夫妇二重唱专辑似是同个档期录制。这两部专辑的共同特点就是选曲的方向,无可争议的“健康”。彼时正值国内反对精神污染运动,朱逢博因为唱过旧上海的流行歌曲,又在后来的演出中不断尝试流行歌曲的唱法,被某些人视为应该整治的对象。不过,她去录这两个专辑倒不是考虑避祸,而是有些执拗,你们不是认为我不能唱“正儿八经”的歌么,我录一批出来,你们听听,而且依然通过张撷诚等人的编配,让这些歌曲保持一贯的“新意”。她那会儿总是不忘出新的。

这个《小朋友你好 儿童歌曲专集》日后我会详细介绍。这一篇只说里面的歌曲《鳟鱼(Die Forelle)》。

歌曲《鳟鱼(Die Forelle)》是舒伯特在1817年谱作的德语歌。歌词来自舒巴特(Christian Schubart)1782年在狱中写的诗。诗歌描述狡猾的渔夫,出招将池中鱼儿抓获的情形。此歌歌词的核心要义曾被多样解读,有的说这是对年轻女子的告诫:“男人就是这样骗走女生,因此年轻的小姐要小心”,也有人认为这是舒巴特在狱中对自由强烈的渴望,以血泪教训警醒单纯善良的人不要邪恶的诈欺所害,在揭示黑暗社会。

歌词是这样的(德文原文+英文翻译,拷贝自互联网):

“为时晚矣,你已然付出了血的代价”——舒伯特在谱曲的时候,删掉了此句。少了人生提点,只有钓鱼场景,歌曲变成了一首旁观白描,角色视角也更为灵活。不同性别、不同年纪的人都可以唱。被舒伯特“和谐”过后的《鳟鱼》,据说广受欢迎。我记得我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里学会的这支歌,所以看到朱逢博在这样定位的专辑里收入《鳟鱼》一点也不奇怪。很长时间内我就觉得,这《鳟鱼》是个面向少儿的歌。

待知识多了,方才知道 Die Forelle 原来是个艺术歌曲。
朱逢博唱这支歌的思路,确实更像面对“小朋友”的导聆。和少儿节目主持人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想法很近似,语气很鲜明。虽然分化角色感不是朱逢博的个人独有处理,但她那个清纯暖阳的声音,确实让小朋友觉得亲切。

下面的音轨是从盒带上翻录的,lzd901朋友做了一些处理,我觉得音质很好。
这支歌在中国大陆的汉译歌词,金帆译配的版本比较广为人知,朱逢博演唱的歌词与金帆的译配版相符。叶佩英唱过一款尚家骧译配的,字面与金帆的差异不大。张权前辈的这款,似乎她进行了歌词微调。以张权的德语修养,原文演唱是没有问题的。

太平洋影音公司发行的这张朱逢博“经典歌曲”CD收入了《鳟鱼》。欲了解这张碟,可点击上图取阅旧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