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些选择不留骨灰,而是希望将骨灰撒向大海的人,究竟怀揣着怎样的心境呢? 一般而言,人们常说“叶落归根”,将人体骨灰安葬于墓地,寄托着对家乡、亲人的眷恋。然而,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却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这其中的心理考量引发了人们深入的思考。 有一位智者曾言:人既然已经离开,不论骨灰是否沉睡于墓地,皆已无关紧要。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逝者的名字可能渐渐被遗忘,此时是否留有墓地,似乎也不再有多大分别。 人生如梦,短暂而美好。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选择超越尘世的羁绊,以一种别具一格的追求来演绎他们的人生。 不留骨灰,不寻墓地,他们怀揣着一份独特的信仰,追求内心的自由,铸就了一种引人深思的生活哲学。 一、生前得不到的自由,死后务必要拥有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生前或许受到疾病的困扰或或是社会的压力让他们沦为束手无策的囚徒,导致身体或灵魂没有获得自由。 因此在走向天堂道路上,他们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实现永恒的自由。他们并非在逃避,而是在用生命诠释着对自由的渴求,无法在生前触碰到的自由,他们希望死后也必须要有。 这是一种坚韧的信念,是对内心真实愿望的真诚呈现。 二、看透了“一场空“的人间真谛 在繁华的帷幕背后,常常隐藏着一种虚幻的现实。有一些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一切都只是短暂的过程,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们洞悉了这世间的虚妄光影,不再受到功成名就和财富地位的摆布。他们选择了不留下肉体的骸骨,不追求豪华的坟墓,这也是他们对生死观的一种表达。他们追求的不再是凡人的欲望,而是渴望超越尘世的束缚,走向更加深邃的境界。 这些人在追求超脱的过程中,不是在回避现实,而是在寻找更真实的自我。他们用心灵的眼光看待世界,从虚幻中抽离出更为持久的价值。 三、无论身在何方,魂魄皆早已归于尘土 有人深信,逝去的灵魂将融入浩瀚的大自然,与广袤的大地合为一体。他们拒绝将骨灰留存,不寻求坟墓作为归宿,因为他们坚信,不论身在何处,他们的灵魂已归回大地之怀。 这种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寓意,是对生命与宇宙紧密联系的一种信仰。这些人透过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对生命的持续流转和大地的能量变换深信不疑。他们将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将存在的意义与自然融合,以更深远的角度看待宇宙的奥秘。 四、墓地昂贵,几不亚于房地产,让生者负担沉重 现实生活中,有些墓地的价格往往异常昂贵,甚至有时可以与房地产媲美。在面对这样的压力时,有人出于对家人的考虑,选择不给后人留下额外的负担,他们不愿让家人为了自己的离世而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种选择或许与传统观念不同,却流露出深深的家人情怀和关爱之情。这些人以一种独特的信仰和价值观,为人生创造了另一种充满深意的方式。 这样的人们,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散发出一种坚韧与慈爱的光芒。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爱与关怀不仅仅停留在生前,也延续到了生后。 不同的人生追求,使我们有机会了解不同的观点、体验不同的情感,从而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人生的旅程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经历着各自的挑战和成长。 这些不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让我们能够在交流、合作和共生中相互启发,相互成就。 |
|
来自: hercules028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