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城大叶汝全Nat. Catal.:碳纳米管诱导应变增强分子催化剂活性!

 崛步化学 2023-08-24 发布于北京




研究内容





支撑载体诱导应变工程可用于调节二维(2D)材料的特性。由于平面分子的亚2 nm横向尺寸,平面分子上的控制应变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此外,应变对分子性质的影响目前仍然知之甚少。碳纳米管(CNTs)是用于多相催化的特殊载体材料。它们的大比表面积很容易分散纳米颗粒,避免团聚,并且它们的高电子电导率使它们在电化学应用中很有前景。

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和加州理工学院William A. Goddard III展示了碳纳米管(CNTs)是通过分子弯曲诱导最佳性能的理想支撑载体。单壁碳纳米管上单分散酞菁钴(CoPc/SWCNTs)用于二氧化碳(CO2)还原的串流电解槽中,可实现>90 mAcm-2的甲醇分电流密度>60%选择性,超过16.6%的宽多壁CNTs。相关工作以“Strain enhances the activity of molecular electrocatalysts via carbon nanotube support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atalysis上。





研究要点





要点1.作者控制CNTs的直径范围在2nm至>50nm,使CNTs成为在亚2 nm平面分子中诱导应变的理想载体。进一步使用X射线光谱研究和其他光谱,评估了分子CoPc在各种CNTs上单分散前后的结构。

要点2.结果显示,单壁碳纳米管上单分散酞菁钴(CoPc/SWCNTs)用于二氧化碳(CO2)还原的串流电解槽中,可实现>90 mAcm-2的甲醇分电流密度>60%选择性,超过16.6%的宽多壁CNTs。此外,与CoPc/MWCNTs相比,扭曲的CoPc/SWCNTs表现出385%的FEMeOH改善。

要点3.振动和X射线光谱揭示强分子-载体相互作用诱导的不同局部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弯曲率增加的CoPc/SWCNTs增强了*CO的结合,使得能够进一步还原为甲醇,而宽的多壁CNTs有利于CO的解吸,从而形成CO的主要产物。

作者进一步将这些发现扩展到SWCNTs的氧还原反应(ORR)和CO2RR研究,它们也表现出菌株依赖性催化活性。该结果显示了SWCNTs在催化剂分散和电子传导之外的重要作用。



研究图文





图1. CoPc在不同CNTs上的形态。
图2. X射线光谱特征。
图3. 电化学CO2还原性能。
图4. 量子力学计算中的力学见解。
图5. 对其他分子的支持作用。



文献详情





Strain enhances the activity of molecular electrocatalysts via carbon nanotube supports
Jianjun Su, Charles B. Musgrave III, Yun Song, Libei Huang, Yong Liu, Geng Li, Yinger Xin, Pei Xiong, Molly Meng-Jung Li, Haoran Wu, Minghui Zhu, Hao Ming Chen, Jianyu Zhang, Hanchen Shen, Ben Zhong Tang, Marc Robert, William A. Goddard III,* Ruquan Ye*
Nat. Catal.
DOI: https:///10.1038/s41929-023-01005-3

关注我,获得更多科研咨询
加HormoChem, 进微信交流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