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新用户8926AVU2 2023-08-24 发布于北京

从敦煌出发,一路高速前行,路程有点单调乏味,只在路边一个名瓜州的地点,作短暂购物休息,中午时分到达嘉峪关,敦煌到嘉峪关约380公里。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走进嘉峪关景区,迎面是一座将军骑马的雕像,他左手指向前方,右手紧握宝剑,背后的披风迎风招展,这就是明朝大将冯胜,嘉峪关最初的修建与他有关。再前是九眼泉湖,有了这片水域,才有了嘉峪关的存在。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因建在嘉峪山上而得名。中国长城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明洪武五年(1372年),嘉峪关城开建,历时168年,才于1540年完工。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来到东闸门,“天下雄关”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夺目。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东闸门是进入关城的主要通道,进入东闸门后,便是进入了外城。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三重城廓,多道防线组成。前行不远,路侧出现一座碑廊。“天下雄关”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由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时所书,碑廊内有着从明朝到清代碑文。古今往来,不知有多少名人志士曾来到过这里,抒发胸怀,感叹岁月!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文昌阁是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期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文昌阁后面是关帝庙,关圣代表着英明神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驻守军民的信仰之神。关帝庙对面,还有一座高高的戏台。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嘉峪关内城,城开东西两门,东门为“光化门”,西门为“柔远门”,门外各筑有瓮城。东门瓮城布局森严,劈门南向,而不与内城门直通,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请君入瓮”之后,便是“瓮中捉鳖”!东瓮城门眉额刻“朝宗”两字,意为“效忠朝廷,忠于君主”。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从光化门进入内城。光化门面向东方,意指紫气东升,光华普照。整个关城主楼共有三座,分别为光化楼,柔远楼和嘉峪关楼,楼高17米,东西排列,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并同处一条中轴线上。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光化楼的城楼高悬“天下第一雄关”横匾,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辉应。进入光化门,就算真正进到内城。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初建时城墙高度只有6米,后来在不断加固中加高到9米。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等防御堡垒。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内城非常宽阔,主要建筑为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们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除游击将军府外,空旷地带还建有一些军营和演武场。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据史料记载,当时驻城的士兵约有两千多人,都住在内城之中,内城外则有四千多名屯兵。演武场上,陈列着几尊大炮。在明朝时,火炮已广泛应用,曾有“河西火器雄甲全国”之称。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内城没走几步,就到了西门“柔远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为怀柔致远,安定西陲。西门外也有一瓮城,形制同东瓮城,门额刻“会极”二字,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在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比内城高2.7米。罗城是应敌的正面,是关城的第一道防线,上设箭楼并与南北两翼长城相接。北连黑山悬臂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全长约60千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从罗城通往关外,唯有经过嘉峪关门。嘉峪关门才是嘉峪关关城的正门。走近嘉峪关,巍峨的城楼上悬“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道内有深深的车辙印,记载着曾经的悠悠岁月。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走出嘉峪关门,西望是一望无垠的戈壁,几峰骆驼在等待着游人,顿时有一种凄凉的离别情涌出。古来多少征战将士,守边关,洒热血,有你的思念,也有我的思念!!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返回到关城,登临城墙,远望关城内外,怀古幽思。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汉代时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设关防守,西域使者前往中原地区,都经过玉门关。明代筑嘉峪关后,玉门关才渐被废止。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明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班师凯旋途中,发现了嘉峪关这个进出西域的咽喉要地,这里地势险要,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15公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处,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于是便报请朝廷,在此筑起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关城。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望着这城楼巍峨的关城,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嘉峪关历史上是一个屯兵要塞,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在此已度过了六百多年的风起云涌,至今仍在守望着大漠的孤独!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嘉峪关还有“一块定城砖”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算法,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事官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的用砖数量,易开占演算后便报出了数字,监事官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了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易开占当时便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由此后城砖仍在,就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当时没太在意,不然应该也去找一下!!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到过嘉峪关的历史名人很多,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等,在这里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1849年,林则徐在贬谪西域后返回故土,途经长沙与左宗棠长谈,并送上自己在新疆绘制的地图,就是那一次历史契机,27年后左宗棠携图,西出嘉峪关,收复故土!!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出景区时已约下午2点。西风萧萧,大漠渺渺,苍茫古城依旧。那一声声厮杀的号角,那一段段悲悲戚戚的风声雨声。浴血沙场,英雄纵马,美人垂泪,生死与共,大碗酒肉。天下第一雄关,至今仍唱着古老的歌。继续向“张掖七彩丹霞”驶去!!

甘肃散记(4):西风热血兮嘉峪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