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次A股大底复盘:市场底,在这里

 耐心是金 2023-08-24 发布于广东

在市场震荡过程中,高层对股市的积极表态,有助于投资者信心和情绪的快速回暖。

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到了几点重要信息,包括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市场本轮政策底。

图片

数据来源:雪球

会议至今一个月,上证指数却没有出现大家期望中的上涨,反而大部分时间持续震荡:从7月24日收盘的3164点,涨到了7月31日的3291点,之后开始逐渐下行。截至8月23日,收盘3078点,低于会议当天的收盘价,也是近一个月的新低。

为什么政策底出现后市场还会震荡?回顾过去几轮市场大底,可以发现:政策底出来后,还要等1-3个月时间,才会出现市场底,也就是真正的最低点。

以过去几次有代表性的底部周期为例:

① 2012年

2012年9月初,发改委密集批复地方投资项目,投资金额近万亿元。9月末,多家保险巨头加仓超百亿元。11月末,市场底出现。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国联证券整理

② 2018-2019年

2018年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与一行两会领导纷纷对话资本市场,对市场重点关心问题发表观点。19年1月初,市场底出现。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国联证券整理

③ 2022年

2022年3月16日金稳委会议召开专题会议,回应市场关切,释放积极信号。4月26日,市场底出现。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国联证券整理

回顾这几次底部走势,政策底都领先于市场底,政策底和市场底时间间隔,都在1-3个月左右

为什么市场底总在政策底后?

市场底屡屡晚于政策底,且点位更低,是多个原因相互交织的结果。

① 政策底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

正如故事中,主角的“必杀技”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刻放出来,而不是一上来就开大。

政策的发布,同样也有相应节奏,每一轮所谓的“政策底”,只是释放积极信号的开始,各种刺激政策从拟定到发布,需要一定时间。

以本轮政策底为例,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后,降息、优化交易制度和降低交易费用的政策,陆续随之发布,更多政策正在制定中。

如果未来基本面起色不及预期,大概率会有更强广度和力度的刺激政策。

② 市场下跌有惯性

政策底出现前,股市往往已经出现了了较大的回撤,宏观环境也相对低迷。

从心理学上来讲,投资者看到此时政策方面的积极信号,往往也会放大消息的利好程度,基于政策预期抢跑,使股市经历一波短时间的快速上涨。

但此时市场情绪依然脆弱,部分资金开始止盈,加上政策从吹风到出台往往有一定时间间隔,一旦出现政策推出的力度或频率不及预期,很可能出现更多资金出逃,引起市场二次探底。

直到政策陆续落地,市场环境开始实质改善,或基本面出现反转信号,股市才开始真正止跌回弹。

③ “空头”翻多头的过程,会再砸一波

TMT部分板块走势和经济相关性较小,同时受ChatGPT概念催化,在市场下行压力下,反而逆势走高。

由于A股投资者缺乏做空工具,不少投资者选择和大盘下行相关性弱的TMT等板块,通过这种方法“间接做空”。

在空翻多时,“空头平仓”反而会带来前期强势的板块下跌而拖累大盘反弹,形成双底

近期,和TMT相关性更高、前期强势的中证1000补跌,和经济相关性更强的沪深300指数表现更好,可能就是“空头平仓”的结果。

所以,双底反而是投资者应该更加乐观的信号

综合来看,本轮政策底和市场底的演绎,和几轮代表性的底部区间相似,市场底都在政策底后面,同时相对点位更低。

结合当前市场温度计和股债性价比来看,A股目前已经在性价比极高的相对底部区域位置了。

国联证券研究所判断,直接受益于政治局会议催化或预期转弱后受外资及公募减仓的行业,有望出现“填坑行情”,包括非银金融、通信、房地产、银行、社会服务、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等板块,都有较高关注价值。

现在,就是投资A股盈利概率和潜在收益率都相对较好的投资时机。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因素超预期;市场超预期波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