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物的“大历史”:复活被历史湮没的边缘人和失败者

 hercules028 2023-08-24 发布于四川

真丈夫?假丈夫?一件离奇冒名顶替案,诞生了一部史学经典。

1548年,法国一个小村庄,农夫马丁·盖尔抛妻别子,一去多年,杳无音信。

八年后,一个自称马丁·盖尔的人出现在村庄。尽管模样变化不小,还是受到众人欢迎,与妻子重新过上幸福生活。

可是,马丁却与叔叔爆发财产纠纷。妻子迫于压力,声称被冒名顶替骗子蒙蔽了,将他送上审判席。案件从地方法院一直闹到最高法院,双方各执一词,乡邻莫衷一是。

就在马丁几乎让法官相信他不是骗子,即将做出有利于他的判决时,真正的马丁出现了。

几百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故事能流传下来当然是足够八卦,但是《马丁·盖尔归来》的作者戴维斯,做到了放下八卦的心更进一步。

假马丁和真马丁外貌并没那么相似,为何能骗过众多乡邻和亲友,而在数年内不被识破?即便他人不清楚马丁真假,妻子真的认不出丈夫是真是假?她为何接纳这个陌生人?

戴维斯是“历史写作方面最具创造力的人之一”,还是第二位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女性。正是“通过罕见的历史技艺和想象力熔于一炉”,为读者再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又提出了超越历史的普世性问题。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存在着人类普遍的情感选择、利益考量和行为动机。身在其中,每个人都怀有利益和情感私心,这些变节的认知,给了冒名者可乘之机,才有了反转再反转,最后又被戏剧化反转的传奇审判。

而戴维斯为小人物写就的专著,《马丁·盖尔归来》,就此成为微观史三大经典之一,也是微观史三巨头中体量最小的一部。

另外两部分别是:

◎《奶酪与蛆虫》——反抗宗教权威的磨坊主

16世纪一位育有十一个孩子,能读会写,敢于思考的意大利乡村磨坊主,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挑战,而被视为异端起诉、处死。他的异端思想包括:爱上帝不如爱邻人重要;教皇“和我们一样是人”,宗教仪式不过是“商品”和“生意”……

本书是获有“欧洲诺贝尔奖”之誉的巴赞奖,欧洲史学巨擎金茨堡专为小人物写就的扛鼎之作。著名学者王笛说,“25年来,这本书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也是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蒙塔尤》——微观史的开山之作

一个200多人的小村庄,也能上演一出权力的游戏:联盟、背叛、异端、审判、流亡……而在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的争夺、合作中,得过且过的村民们只能过着“脆弱的幸福”生活,还要互相揭发想要减罪……

《蒙塔尤》被赞誉为“再八卦的细节也难掩作者牛掰的学识,随手一章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