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陈念华

 微湖渔夫 2023-08-24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念华,1948年2月出生,山东省金乡县人。1975年毕业于菏泽学院,历任《枣庄矿工报》副总编,枣庄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枣庄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枣庄市第三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善画花鸟画。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山东省九天神马书画院副院长,枣庄市老年学会副会长兼老年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作品已传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图片

图片

2004年10月国画《春晓》获山东省党政机关干部书画展三等奖;

2007年9月在枣庄市举办“陈念华菊花画展”;

2008年2月在枣庄市举办“陈念华花田画展”;

2009年10月国画《太平盛世硕果累累》获山东省政法系统书画展三等奖;

2009年9月国画《紫霞祥光》获第三届中国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11年9月国画《硕果盈枝》获第五届中国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12年10月在枣庄市举办“陈念华金秋画展”;

2013年5月国画《初秋》获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写生班优秀作品奖;

2014年10月国画《春华秋实》获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写生班优秀作品奖;

2015年10月国画《有葫芦不愁瓢》参加“中日书画交流展”;

2017年5月参加在日本名古屋市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画展”;

2018年先后举办“陈念华古稀画展”和“陈念华石榴画展”获得好评,《中国书画报》《枣庄日报》《枣庄晚报》等作了报道;

2019年10月举办了“陈念华金谷画展”,《济宁日报》作了报道;

2006年5月出版《陈念华书画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9月出版《陈念华菊花画集》(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年2月出版《陈念华花甲画集》(北京图书出版社);

201210月出版《陈念华花鸟画集》(北京图书出版社)。

图片

图片

图片

《饱谷弯弯似金鈎》    140X70cm

陈念华先生经常炫耀他的故乡金乡县,说那里是盛产真金和白银的地方。

他所说的白银就是大蒜。当今盛传: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他所说的真金即是金谷小米。

图片

《沉甸甸的记忆》    140X70cm

传说,当年乾隆爷下江南,路过金乡县,喝了金谷小米粥,金谷被钦定为四大贡米之一。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大庆,周恩来总理举行国宴,招待世界各国贵宾,其中就选定了金谷小米。当时国宴就餐5000人,472桌,服务员1000名,上菜看红绿灯指挥,壮举空前!

图片

《春华秋实》    140X70cm

盛产金谷的黄金地段是马坡,念华的出生地距这里2公里之遥。念华生于斯,长于斯。春风杨柳时空,和着布谷鸟叫的韵侓,徜徉于学校内外,倍受自然和人文的氤氲。这,就铺垫了念华的才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当他双手捧起老母亲熬的那碗热腾腾的金谷小米粥时,万千情愫、浓浓乡愁涌上心头。在他拿起画笔抒发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情怀时,首选了金谷。他出版的第一本画集的封面画,也刻意选用了金谷画。

图片

《大吉祥》    140X70cm

他怀着对故乡的赤子之心,饱蘸激情,把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曾经哺育他成长的金谷赋予新的生命,寄托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情怀和乡愁。

画者,以心观物,燃情写神,畅胆造型,存心立意,笔墨生韵,胸臆酣然。画家只有把生活和绘画融入自己的生命,笔下的物象才有灵性,方能生机传神。念华先生乐此不疲,畅心为之。他笔下的金谷气象美,犹如金贵老酒,浓郁醇香,醉人醉仙!

图片

《低得下头弯得下腰放得下身段才是成熟》    140X70cm

念华先生的画是规规矩矩的传统中国画,是写出来的,骨法用笔,作品沉稳,有神、有情、有趣、有意境。笔墨线条功夫是绘画的基本功,是作品成熟的标志。他在作画时,较好地把握了书法线条的质感、骨感和节奏感,他所画的金谷之形,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而且是用心造形、以形传神写出来的。这种传神写照,是传统绘画中所共用的写意之诀。画如其人,念华先生的金谷是厚重的,极像他本人。昔日,陈念华曾带着他青春的梦想,从家乡第一次放飞,无奈他的理想翅膀被风雨摧折,他带着伤痛回归故乡,倍尝了难言的艰辛和坎坷。

图片

《事事如意    140X70cm

他品味思悟其心路历程,经久时日,不自觉成为具有文人风骨的乡土文人。正是这不平凡的经历,锤炼了他的意志,他的情操,他带着磨难不停地追求梦想,这梦里少不了那份乡土生活的厚重,而那份厚重又毫无遗漏地渗透在他的艺术思维和作品里,并升华为画魂,使作品抵达崭新的境界。

图片

《事事如意》    140X70cm 

念华的画充满着写意精神,饱含着墨韵水韵,在墨色中饱色饱水,酣畅淋漓,充满气势。历来作画者皆叹:得笔法易,得墨法难;得墨法易,得水法难。水是中国画的血液和灵魂,中国画的神奇妙韵皆来自对水的妙用变化。枯笔见气,润笔见韵,笔墨的运作全靠水来协调把握,水用好了,才能使作品艳而不俗,出神入画。念华的金谷画用水恰到好处,通篇氤氲升腾,美妙华滋,大气磅礴,神韵毕现。他把水作为传导灵魂的手段,作品厚重和谐,一无霸气,二无狂傲,这是念华先生画作的弥足珍贵之处,也是画家人品的使然

图片

《忆得当年青纱帐  游击健儿逞英豪》      198X97cm

绘画是一种艰辛的自由的个体劳动,作者只有对生活有着强烈的感悟,才能有创作的冲动;只有能够耐得住清苦和寂寞,筚路蓝缕,勇于探索,才能取得可喜成绩。陈先生在画事上常常是忘我的,在艺海畅游而不倦。当画家把画事融入生命,孜孜不倦,奋斗不息,等待他的只有成功了。明天一定会更好,我们期待陈先生不断有新作问世,启孕万千美好心灵。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