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北湖散记

 济宁文学 2023-08-24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1

小北湖散记

作者:孔凡霞


百度百科称:太白湖,位于济宁市城南6公里处,波光潋滟,景色宜人。其实,济宁人以前都是称其为小北湖,我初来济宁时也颇为诧异,后来方知此称呼是由微山湖的南四湖而来,因其在南四湖的北边,方称之为北湖,且因此湖不大,故昵称小北湖。虽然近年来因诗仙李太白曾在此停驻,改称为太白湖,但其实老济宁人还是亲切的称为小北湖。

记得我初到济宁时,还是上世纪90年代,因为就在距离小北湖不远的市化肥厂上班,周末闲暇时也曾到湖边玩耍。那时候去湖里游玩颇是不易,因为北湖外面还有一道大堤,大堤与湖堤之间尚有一条不窄的河道,需要花钱坐船摆渡过去。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囊中羞涩,一般没谁会特意花钱去湖里游玩,不过在周围芦苇丛旁远远地眺望下罢了。后来不久,政府在外堤与湖堤之间修了一座桥,不需要再摆渡了,游人可以直接到湖边游览,可是因需购买门票,即使距离湖边不远,我也只去过极少的几次,还是因为厂里团委搞青年活动,才有幸坐船游览了北湖风光,到传说中的湖心岛鸟岛、蛇岛走马观花的看了一次,很是饱了回眼福,心里暗暗高兴了好久。彼时其实北湖较之现如今小好多,只是比城里公园的湖大了许多而已,远没有如今的规模与气势,只是在当时的年代里,湖水、垂柳、荷花、飞鸟,充满自然野趣,在济宁人的眼里,这就是极好的景致了。


二十世纪初,政府对北湖进行了重点开发,使其成为免费的公园。先是搬迁了湖边周围方圆十几里的居民,花大力气疏浚了湖里淤泥,修建了崭新的柏油马路,铺设了自行车道,湖里新植了不同颜色的荷花,路上栽满了法国梧桐,湖边遍植了花草,大片大片的湿地点缀在湖周围,将湖区扩展了两倍不止,成群的白鹤、野鸭、鹳鸟……在芦苇丛里起落、游弋,常有大批观鸟爱好者在路边摆设长枪短炮,静静地等待鸟儿在空中飞过。那时,我常常一大早骑上赛车,每天绕湖一圈,与众多骑行爱好者在湖边凉棚下休憩,看水波荡漾,听鸟雀欢鸣,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多么欢乐的时光。

如今,随着“北湖路”、“荷花大道”的开通,济宁还开辟了空中游览机场,投资兴建了五万平方米的湖上游泳池,开设了水上运动项目,商店、酒家等服务设施也逐步完善,北湖已成为集游乐、休闲、度假、水上运动、养殖于一体的观光胜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在每一个盛夏季节迎来八方宾朋,更别说湖边还有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的大唐牡丹园,种植牡丹品种1000余种,一到四月,雍容华贵的牡丹映红了湖水,天光,水光,名花,游人,热闹的几疑身在仙境。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经年,风华已去,年近半百。我早年工作过的化肥厂早已不在,搬迁后随之而起的碧桂园也住满了挨挨挤挤的居民,唯有当年盖起的职工宿舍楼还在原处,隔着近十年来修建的新体育馆、新一中、新附属医院、新医学院……与北湖遥遥相对。清晨,独坐窗前,听蝉鸣阵阵,夏日的阵雨带走了炎热,我不禁想起早年初到北湖的旧日,感慨今日的小北湖是否会又是一番新景象,于是拿上手机,直奔小北湖而去。

湖上的风带着夏日的热气,因刚下过雨,尚带着一丝清新,连路边的小草都透着新绿,树上的叶片翠翠的,看着就有一股喜气禁不住要冒出来。大片大片的荷塘里,荷叶轻轻摇曳,满眼的红的、白的荷花争先恐后的簇拥着,让人目不暇接。绵延的苇塘里不时有白色的鹤扑棱棱飞起,吸引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跟随。可是吸引我的不是妖冶的荷花,而是路边及湖堤上那随处可见的野花,一片片,一丛丛,傲然的花朵儿争先恐后的挤在一起,骄傲地盛开着。

我拿起手机,想摄下这一处处的美景,可我却突然发现,即使我是一个专业的摄影人,也无法将这一片美景统统摄入,因为她的美不是可以描画的,也无法摄取她的灵魂。小北湖不是雍容华贵的贵妇,而是羞涩的村姑,朴朴素素,简简单单,那神韵,那气色,都是未经雕琢的美玉,自然而和谐。

站在湖堤上远眺,雾蒙蒙的水面,安静从容,五颜六色的花儿,静婉的开放,树木、花草、湖石、长堤,在这普通的晨雾中,努力绽放她的美丽。辛勤的建设者,不辞辛劳的努力,终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北湖给济宁人民,且不说整齐的湖边石阶、栈桥,造型各异的草装饰、路灯,看看人性化的自行车道,以及漫坡开放的野花、野草,虽不名贵,却让人感觉亲切,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蔓蔓青草的童年时代,在漫山遍野的野花闲草中追逐嬉戏。

看着这北湖美景,想想几十载生活的变化,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