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的情况在现代很常见

 任老师156 2023-08-24 发布于河南
 主要是现在的生活方式变了,古时候的人大多都要外出劳作,现在则是在办公室空调下久坐不动的多,加之平时又不爱运动。

中医说火往上走,寒往下沉,调理上热下寒,最直接方法就是清心火,根本在于引火归元,而引火归元又主要是通过温阳之法。

半夏泻心汤和乌梅芄同样能调理上热下寒,但各有千秋,主要是温阳的作用部位不同。如果寒在中焦,就用半夏泻心汤,如果寒在下焦,就用乌梅芄。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鉴别。

半夏泻心汤调理脘腹冷痛,而乌梅芄调理腰膝冷痛,手足冰凉;半夏泻心汤症大便多不成形,但不会很稀;而乌梅丸症大便多呈水样便,腹泻程度更加严重;半夏泻心汤症手脚是温的;而乌梅芄症手脚是冰凉的,甚至到肘膝关节以下都是凉的。

当然,一些人中焦和下焦同时有寒的时候,我们可以配合使用。

但临床上的上热下寒不止这两种情况,还有的是因为下焦瘀血阻滞,邪热上逆。对于这种情况的上寒下热调理可以参考血府逐瘀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