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很常见,它是中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也是诱发中风、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预防高血压,要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着手,相比于“少吃盐”这种广为人知的控压理念,还有一些其他简单可行、也没什么成本的小诀窍,经常做一做,对预防高血压、辅助控血压都是有帮助的。 经常快步走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快步行走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8mmHg和6mmHg,其效果甚至比跑步还好。最好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快步走的步数,在3000~8000步内比较合适。 多闭目养神当今社会,抖音、微博、知乎等平台信息更迭迅速,我们的大脑时刻被各种爆发式的庞大信息所占据,宛如一种慢性消耗,让我们逐渐变得浮躁、散漫,心脏和大脑也不堪重负…… 不妨闭上眼睛,把自己同外界短暂隔离起来,放空大脑,配合深而慢的呼吸,这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让我们的心情放松,使血压心率平稳。 尽早治疗打鼾在30~60岁的男性中,有44%会习惯性打鼾,且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研究发现,很多患者醛固酮水平偏高,进而会引起血压升高。建议大家别把打鼾不当回事,越早治疗,对血压越好。 ![]() 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音乐利于消除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的情绪,松弛柔和的音乐能够促使血管舒张、放松身心,从而改善心脑供血情况,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可以听一些节奏徐缓、旋律轻逸、风格高雅的古曲或轻音乐,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等。 改掉“急脾气”有一种急脾气的人,干什么都着急,心里着急,说话着急,稍有不顺心就容易情绪激动、心浮气躁、心理压力也大。这类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要大于脾气温和的人。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要学会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不必把什么都看得太重,过于苛求自身和他人,要改掉急躁的性格和脾气,这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 多吃含钾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限钠(盐)和补钾一样重。钾离子具有利尿效果,能促进钠离子排泄,同时能促使平滑肌扩张,帮助降血压,保护肾脏和血管。 常见富含钾的食物有:山药、土豆、芋头、红薯、红豆、香蕉、橙子、哈密瓜、苋菜、菠菜、蘑菇等。 患病前期多吃豆制品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者增加大豆和牛奶蛋白的摄入,如豆制品、低脂乳制品等,收缩压会明显降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并配合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饮食,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 常按摩百会穴取穴位置:头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 功效:经常按摩可以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失眠多梦及焦虑症状。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顺、逆时针各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发散为佳。 用玉米须泡水喝玉米须最大的功效在于它的“通利”之效,它能够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经常头晕脑胀、眩晕的高血压患者,可以用玉米须50克+菊花10克煮水喝,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 ![]() 减重、减腰围对于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减重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生活方式之一。一般来说,超重患者每成功减掉1公斤,血压会降低约1mmHg。 除了减重,控制腰围也非常重要。腰部赘肉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一般建议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