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铸件的散热

 熔模铸造每天学 2023-08-24 发布于陕西

铸件散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每个做铸造的技术人员都会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一般在进行铸件工艺设计时,好多人往往会把这一点忽略掉。这样的设计,给我们带来的恰恰就是我们忽略散热携带的产物。

这个月我们要开质量分析会。在开会之前我们一般要准备一些产品,特别是一些废品率高或者附加值高不允许产生废品的。其中就有一件产品,其实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废品率挺高,超过了70%。这件产品是一个铝合金老产品,多少年没有订单了。今年客户突然下了几十件订单,结果浇注完后在做射线检测时一塌糊涂。

图一,铸件图

实际上这个产品射线的抽检率为10%。但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就是这个10%居然都没有过。这个产品工艺设计是这样的,它的端面设计有两个浇口,使用一支棒浇道,一组可能组2到4件。在实际浇注时发现中间部位出现缩松。我们查了一下铸件的历史,发现在2012年生产时合格率几乎到了80%以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二,铸件工艺设计

由于年代久远,而且使用的工艺卡片是一样的。主管工艺员的第一反应是中间应该加个浇口。因为中间有热节,所以,他加浇口应该也不能算错。这让我想起了大家奚落工艺员的一句话,有缩松缩孔就加浇口。

这几天我有时候也在想这个产品,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大家都知道,解决缩孔缩松问题无非是解决补缩与散热的问题。要么解决其中一个,就像上面加浇口一样;要么,两个一起解决。当然,解决一个能把问题处理掉,何必要用两个。

因为我们的工艺员已经采取了加浇口的方法,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解决散热问题。在现有的工艺方案上,这种散热必须要依靠外力,比如使用风扇。但是,由于铸件组合的具体情况,往往只能吹到以免或者连浇道一起吹,这个是不符合我们的愿望的。

那么怎么办?我的想法是该改注系统设计。因为我们明知道这种组合方式不好吹风,我们为什么不改?我的想法是把整个铸件凉出来,继续使用一支棒,但是再搭上几根横浇道。让铸件散热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

图三,铸件提高散热的浇注系统设计

我声明一点,我这个设计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有一个平板类铸件,他们原来设计也是像这个产品,把整个一个面靠在直浇道上。那个面冶金质量比较差,我建议他们像这样组树,结果面上的缩松没了。实际上就是因为那个面靠在直浇道上,对板类件的散热影响非常大。所以,一旦你的问题分析清楚了,对症了,那么任何问题迎刃而解。

记得在泰国亚法上班的时候,也就是在06年左右,我已经开始了使用冷却架(一种简易的放铸件架子,用钢棍焊接而成)来放置铸件,提高铸件的冷却效果,减少铸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现在我们把壳子做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另外,为了满足部分公众号关注者的要求,本公众号从即日起接受特别定制。如某个具体问题的解答或者关于熔模铸造缺陷的知识,由本人亲自录制音频,如果有需要的同仁,可以私信我。具体收费情况按具体要求面议。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