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很流行的很火的集邮为什么没落了?

 激扬文字 2023-08-24 发布于四川

曾经很火

老舍有诗云:“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此诗刊登于1959年的《集邮》杂志。

老舍其实是不怎么集邮的(当然他因吸猫出名),但这首集邮诗,现在看来可谓高瞻远瞩——如果过分期待投资和增值,邮票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有稳定且强烈兴趣者或许不会特别在意此点。

我大概集过10几年,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后几年。

以前在那个物资流通不佳,没见过大世面的人一抓一大把的年代,不仅是集邮,各种各样的收集癖好多了去了。收集烟盒的,收集火柴盒的,收集光盘磁带的,收集杂志的。我爸曾经还是个打火机爱好者,但凡看到一个模样没见过的打火机,他都要想方设法的给藏起来。

各零食厂家更是抓住小孩子的这种心理,一包零食里面放一张小卡片再低价卖给小孩一本收集册,这样小孩们就开始为了填满手中的收集册一包接一包的买零食。

现在回想,集邮带给我快乐的阶段大多在高中以前。那时候邮票不多,也很不全。但集邮的过程却很好玩。

比如在目视范围内搜罗一切,不但自己家,连亲戚家的信封大多被我检查过了。偶然“捡漏”,便会高兴好几天。

小伙伴们交换邮票,虽是小孩,也发扬了尔虞我诈的贸易精神,对自己的邮票极尽吹捧之能事,对对方的邮票志在必得,又假装不屑。最后交换成功,大家都觉得自己赚到了便宜,又得意洋洋好几天。

小伙伴们还结伴到邮票公司“打样”——买是买不起的。在那儿人生第一次跟黄牛周旋,被骗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用零花钱换回来远远不值的邮票。

1980年《集邮》杂志复刊、1982年1月份全国集邮联成立、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出版……80年代初期发生的这3件事,迅速掀起了全国性的集邮热潮,一大批年轻人纷纷加入集邮队伍,催生了邮票市场的形成。

最红火的时候要数1991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性的“邮票大潮”。其时,北京的月坛、上海的卢工、广州的人民公园、武汉的航空路邮票市场常常人潮涌动。

那时,在财富效应牵引下,全国集邮协会会员超过了500万人,集邮爱好者达到2000万人以上。

繁华褪去

从90年代末超过2000万集邮“粉丝”,到如今爱好者不足当时的一半,邮票市场的人气不再,曾经的繁荣正在消退。

大潮之后,邮票市场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低迷期,虽然每年都有因少数品种引发的炒作行情,但邮票价格下跌和新邮打折屡现,集邮协会会员和集邮爱好者的数量下降至2015年的313万人和1000万人。

虽然说没落,但还是强调一点,集邮依然是三大收藏之一,也是很多普通人亲身体验的唯一的收藏项目。

这是前两天保利春拍中拍出的蓝军票,成交价接近200万。根据业内的统计,蓝军邮存世量大概在20张左右。

拼命超发不金贵了

集邮有一个行话叫“花纸头” ,指的是以赚钱为目的,印制了显著超过正常流通使用量的邮票。

而如今世界上所有邮票几乎都是花纸头。

来上致命一击的,就是发行者本身,他们拼命扩印“花纸头”,造成邮票的通货膨胀,邮票出货不是以套来计,而是动辄整版。

这时候发行者也好,购买者也好,还好意思提集邮么?都是想发财呢吧!

题材和发行量,一旦变成邮政的敛财工具,也就丧失了收藏的意义。

这一过程中,一些本来有望成为保值升值重点的邮票反而成为促使邮票市场崩溃的主力军。

例如,曾经有一张金光闪闪的金箔小型张,一开始是装在折子里溢价发行(面值50,卖120,两倍还多),而且每人限购两张,其价格节节蹿高,从120窜到最后将近千元。

但是很不幸,这张票发行量高达2000万,其价格也灾难式地回落,最终跌破发行价,现在某宝售价36~40而苦于卖不掉的很多。这张票的巨高面值也导致它较难实际用于邮政业务。

1993年之后的邮票,发行量都是天文数字,面值也非常恶心,经常出现160,320,540(分)这种面值,不就是把爱好者当韭菜割吗?哪有那么多包裹要寄?

澳门回归时,如法炮制,也整了一张金箔张,情况和这个大体相同。

这两张金箔张,印刷成本相对可以忽略,邮政仅靠这些便吸走数以亿计的资金,留下大量囤货的邮商和举家排队抢货的邮民欲哭无泪。

不金贵,就没了收寻乐趣

大概从高中开始,集邮就变得省事多了,可以去邮局预订,只要到发行日去邮局领取就好了。再后来连预订都免了,直接每年上一本年册。“集邮”变成了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过程,那就没多大意思了。

当我知道邮票并不是挨家挨户的搜集信封来获取,而是可以通过钱来买的时候,我就彻底的转移了爱好。我放弃集邮改成攒钱了。

集邮的乐趣在于“集”。而“集”之所以有乐趣,在于它少,而且不再大规模发行。

好比集邮界最让人神往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就是因为政治错误,发行了以后迅速收回,导致市面上流通的极少,而且以后也不再发行了。

这样的票,大家才会趋之若鹜,谁要是有一张,能在圈子里牛逼很久。这样的票,偶尔有人愿意转让,才有同好愿意出高价收购。

可是后来邮政部门发行和重印邮票就跟老蒋印金圆券一样。集邮变成了割韭菜。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毫无难度,单纯氪金的事情有什么意思呢?

伴随着最近二十余年邮票发行的乱象,如大量短腿邮品溢价发行,邮票打折,邮票管理不严格导致邮票提早流入市场之类事件频发。

再加上日益降低的邮票使用率,邮票——特别是最近二十五年的邮票,其保值(已不奢望增值)功能已大大令人怀疑。

职业邮商暂且不论,普通集邮者心灰意冷、逐渐退坑的倒是很多。

时代变了,爱好变了?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电脑电视中各种图片视频题材看的人眼花缭乱。

现在的人很难理解那时候的一张邮票大小的图片能带给我们多么大的视觉冲击。

上世纪80年代或者更早,也还有人在收藏各类物品,包括邮票、火花、粮票、布票、贴画、像章,等等。但是经历过多次运动,收藏爱好者很少了。

改革开放后,港澳台人士进入大陆,发现这里简直是处女地,文物价格奇低,买起来跟不要钱似的。于是,带热了整个收藏界。

大家熟知的马未都先生,就是那时候起家的。

还有一位比帅老公大十多岁的女富豪,也是靠往境外“出口”珍贵的文物,身家暴涨。

这些贵重的东西,普通人没有资金,也没有鉴定知识,无从下手。

于是只能找些常见的傻瓜型藏品来玩。

因为那还是个伙食没那么好的年代,当手中只有五毛钱在一顿饭和一张贴画中只能选一样时,不少人会选择放弃一顿饭去选择贴画等物品。

那时候娱乐活动少,电影电视都不常看,只能搞搞收藏读读武侠小说,好歹算是娱乐的一种。而邮票作为这些收集癖好中最高雅的类型,自然受到人们的推崇。

现在文娱活动可太精彩了,光一个手机,就能让人刷一天,何况还有那么多电影大片演唱会世界杯nba越野马拉松,甚至各种线下的约会软件。

当代年轻人除了写明信片可能会用到邮票外,基本上也接触不到此物,自然生不出什么兴趣。这一点就和电话卡收藏事业的沉寂是类似的——上世纪末,很多热门题材的电话卡可以卖到一套房的价格。

去文化市场看一下,邮票已经半死不活 ,和纸币,银元放在一起,总算还能看到,什么粮票布票像章,只有死忠粉还在搞,普通人看也看不到了,又怎么说?

虽然艺术是分高雅和下里巴人之分的,电子产品拍出来的东西,终要在国画面前低头,这是事实。收集也是一样。现在搞集邮,收不到好的,收不到精美的,收不到保值的,收不到稀罕的,渐渐的,自然也就没有收集的欲望了。

物以依稀为贵。现在再精美的图片也不会对人产生多大的视觉冲击了,不稀罕了。

所以,你也甭指望弄几张贴画,再给小孩们一本收集册,就能忽悠小孩买你的东西。那个打开收集册几个小孩头攒在一起,聚精会神地欣赏画册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最关键的是,新邮票的质量惨不忍睹。邮票设计变丑了,没有一点美感了。下边这张,丑不丑。

最受集邮迷喜欢的雕刻版难得一见,大多是胶印版和影写版了。

最糟糕的,各种集邮拍卖收藏平台纷纷正规化,也意味着,留给个人的利润空间成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