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的克莱武”的崛起

 听雪楼75iz4v14 2023-08-24 发布于中国香港
  就是这样一家企业的董事,在1755325日第二次聘用了三十岁的罗伯特·克莱武。这让各方都颇感意外:仅仅在十个月前,二十八岁的克莱武在印度发了大财之后,就从公司离职了。他回到伦敦,打算从政,很快运用自己的财富买下了一个“腐败选区”。但他在威斯敏斯特的仕途并不顺利。就在前一天,下议院启动“一项极不寻常的程序”,将克莱武逐出了议会,因为有人指控他在选举中舞弊。经过几周的争吵和讨价还价,正企图掀翻辉格党政府的托利党进行了一系列阴险的政治运作,以207票对183票的票数把克莱武赶下了台。【10】克莱武之前挣的钱基本上已经在贿选当中花光了,所以他不仅颜面无光、仕途无望,而且两手空空。要想再次发财致富,并在将来再次参选议员,克莱武最好的选择就是重新回到印度工作。
公司董事有必要迅速把克莱武拉回自己那边,因为尽管克莱武当初去印度的时候只不过是个人微言轻的职员,但事实证明他在好几个不同的领域拥有出人意料的才干。他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正式军职,并且当时只有二十五六岁。但这个言辞不多、性格内向、不擅社交的年轻职员却在卡纳蒂克战争中意外地成为明星。阻止杜布雷实现其梦想(将英国东印度公司逐出印度、以法国东印度公司取而代之)的头号功臣就要算克莱武。现在,既然法国人在北美又一次敲响了战鼓,而英法两国都手忙脚乱地重新武装,为新一轮冲突做准备,公司董事们热切希望把克莱武派回印度,让他率领他自己参与招募、训练和指挥的由印度兵组成的私营军队。
图片

罗伯特·克莱武于1725929日出生于什罗普郡默顿赛村的斯泰奇庄园,出身外省小乡绅家庭。他在童年时代就因为格外桀骜不驯和凶暴而闻名:据为了他忧心忡忡的叔父说,他七岁时就“斗殴成瘾”,“性子暴烈,专横霸道,遇到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大发雷霆……我竭尽全力地抑制这条好汉,从而在他身上培养更好的品质,比如谦卑、仁慈和耐心”。【11】叔父的努力完全是白费功夫:克莱武一辈子都不曾培养出谦卑、仁慈和耐心的品质。进入青春期不久之后,他就成为村里的问题少年,在马基特德雷顿[1]周边收保护费,“有时敲诈担心自己的窗玻璃被砸碎的心急如焚的店主;有时用自己的躯体堵住大街上的排水沟,让污水淹没得罪他的商贩的店铺”。【12
克莱武年满十七岁之后,他的父亲理查德认识到儿子的性子太阴郁、太乖张,不适合进教会;又太鲁莽和急躁,不适合学法律。好在理查德·克莱武碰巧认识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董事。于是罗伯特在17421215日第一次来到东印度大楼,正式获得了级别最低的“文员”职位。三个月后的1743310日,他乘船前往印度。
他的起步并不光彩。途中,在巴西外海,克莱武丢失了很大一部分行李,然后不知怎的坠入海中,险些溺死。有一位水手完全是出于偶然才注意到他落海,赶紧把他救上船来。抵达马德拉斯之后,他也没有崭露头角。他默默无闻,貌不惊人,也没有贵人相助和引荐,所以只能过着孤寂的生活,偶尔与文员同事吵架斗殴。这个“阴郁、冷淡、不善言辞”的年轻人有一次严重冒犯了圣乔治堡的秘书,以至于总督大人亲自命令他正式道歉。他茕茕孑立,思乡心切,十分郁闷。没过多久,他就产生了对印度的深刻仇恨,这种情绪一辈子没有离开他。在印度的第一年的末尾,他逐渐陷入抑郁,在家信中写道:“自我离开家乡以来,我不曾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因为没有更好的出路,他把内心的暴烈向着自己发泄,尝试过自杀。
他从马德拉斯发出的书信里只字不提印度的美妙神奇之处,也没有讲过自己的见闻;他似乎也完全没有下功夫去学习当地语言。他对印度不感兴趣,对它的美视若无睹,对它的历史、宗教和古代文明没有好奇心,对当地人民也完全提不起兴趣,轻蔑地说他们“懒惰、好奢侈、无知、怯懦”。【13】他在1745年的一封家信中写道:“我只想着我亲爱的故乡英格兰。”不过他从一开始就像街头斗士一样擅长评估和把握对手,懂得紧抓偶然降临的机遇,关键时刻敢于孤注一掷,并且敢打敢冲。他英勇无畏,并且有一种阴森森的个人魅力,能够让人们对他言听计从。
图片

直到1746年法国人进攻和征服马德拉斯的时候,克莱武的才华才显露出来。杜布雷的军队攻克马德拉斯的时候,克莱武就在城内。他拒绝承诺永不拿起武器反对法国人,然后在夜间乔装打扮地溜出城,避开了法国巡逻队,徒步逃到了英国人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另一座较小的要塞,即圣大卫堡。在那里,他接受了斯特林格·劳伦斯的军训。劳伦斯是个虚张声势、身材肥胖的英国人,绰号“老公鸡”,曾在丰特努瓦与法国人真刀真枪地打过仗[2],还参加过镇压英俊王子查理的詹姆斯党叛乱[3]的卡洛登沼泽战役[4]。劳伦斯和克莱武秉性相似,都是言辞不多、有一说一,所以合作愉快。劳伦斯是第一个慧眼识珠、看清克莱武的潜力的人。到18世纪40年代杜布雷开始向他的纳瓦布客户出租他的印度兵部队的时候,克莱武已经在他所谓的“军事领域”崭露头角,在行伍中稳步攀升,晋升为一个步兵连的中尉,展现出了势不可挡的斗志与勇气,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这些品质将会让他平步青云。
在这个关头,在斯特林格·劳伦斯的领导下,马德拉斯当局开始效法法国人的做法,第一次训练自己的印度兵(起初主要是说泰卢固语的人),将他们编组成步兵营和团,并以欧洲人组成的机动野战炮兵加以支援。在很多年里,印度兵只有数百人,连正规制服都没有。他们参加的战斗起初也是尝试性的,显得很外行。克莱武在18世纪50年代中叶回顾自己在卡纳蒂克战争初年的表现时写道:“在那个时候,我们对战争的艺术两眼一抹黑。”
1751826日,克莱武首次扬名立威。他自告奋勇,仅带200名欧洲人和300名印度兵,顶着雨季的倾盆大雨,去救援正遭受法国人及其盟友围攻的阿尔果德城(卡纳蒂克的纳瓦布的都城)。克莱武出其不意地选择在暴风雨正发威的时候发动进攻,让敌人措手不及。他很快就在城门上升起了纳瓦布的莫卧儿军旗。他的胜利首次表明,东印度公司完全有能力在印度打胜仗,不管对手是印度军队(在那之前公司经常是他们的手下败将)还是法国人(就在几年前,是法国人第一次证明现代的步兵和野战炮兵战术能够打败印度的骑兵部队)。这是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崛起的一个关键时刻。【14
图片

军事专家们对克莱武手下的那些业余士兵不屑一顾,挖苦说,他们“羡慕他的好运气,但不能欣赏他对军事艺术的知识”。【15】但克莱武取得的一连串胜利足以让批评者闭嘴。作为军事家,他最喜欢的策略就是快速机动,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18世纪印度的战争往往是缓慢、颇有绅士风度、非常正式的事情,很像复杂的棋局:通常情况下,贿赂和谈判比正式的进攻更重要;可以用金钱收买敌人,或者引诱敌将改换阵营。当这些把戏对克莱武有帮助的时候,他也乐意玩这些把戏;但他经常打破陈规,在敌人万万想不到的时候发动进攻,并且打起仗来极其残酷无情和咄咄逼人;他愿意在雨季的瓢泼大雨中急行军,在出其不意的地方设埋伏,喜欢在夜间或浓雾中进攻。
图片

克莱武最辉煌的一次胜利发生在1752年,当时他打退了敌人向马德拉斯的一次进攻。随后他和斯特林格·劳伦斯转守为攻,在卡纳蒂克周边打赢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战斗,为英国人及其傀儡纳瓦布穆罕默德·阿里保障了阿尔果德和蒂鲁吉拉帕利。法国人囊中羞涩,没办法给他们的印度部队支付军饷。【161752613日,法军指挥官雅克·劳(法国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的侄子)在雄伟的岛屿神庙斯里兰格姆(泰米尔的印度教毗湿奴派[5]的古老中心)之外向克莱武和劳伦斯投降。785名法国人和2000名印度兵当了俘虏。
此役对杜布雷的雄心壮志来说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据他的秘书阿南达·兰加·皮莱说,杜布雷得知噩耗后“无心听弥撒,也吃不下饭”。不久之后,杜布雷被免职、逮捕并押解回法国,颜面扫地。【17】克莱武则凯旋马德拉斯,成为万众景仰的英雄。克莱武的父亲在道贺信中敦促他尽快在印度积攒尽可能多的财富:“你的业绩和英勇已经成为全国的话题,所以现在正适合你积累财富。好好利用面前的机会,然后离开印度。”【18】克莱武无需这样的鼓励。作为对他的胜利的奖赏,他获得了油水丰厚的军需总监职务,在这个位置上在很短时间内就挣到了4万英镑[6]巨款的佣金。
1753218日,克莱武一时冲动,在圣乔治堡的圣马利亚教堂娶了令人生畏的玛格丽特·马斯基林,她是皇家天文学家内维尔·马斯基林的妹妹[7]323日,新婚夫妇乘坐“孟买城堡”号返回英国。他们打算永远不再回印度了。抵达伦敦之后,克莱武迅速还清了家族的债务(据说他的父亲理查德评论道:“鲍勃到底不是废物。”),然后一掷千金,试图进入议会。但是,尽管花钱买了康沃尔郡的一个“腐败选区”,他的政治生涯还是很快因为两党之间的明争暗斗而搁浅。仅仅十八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有必要返回印度,重新来过。
图片
[1]马基特德雷顿是英格兰什罗普郡的一座城镇。
[2]丰特努瓦在比利时境内,丰特努瓦战役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发生在1745年5月11日,法军打败英国、神圣罗马帝国与荷兰联军。
[3]詹姆斯党是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的一场政治运动,目的是帮助1688年被废黜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及其后代(即斯图亚特王族)复辟。詹姆斯党的基地主要在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他们发动了多次反对英国政府(汉诺威王朝)的武装叛乱。
[4]卡洛登战役是1745年詹姆斯党叛乱的最后一战。1746年4月16日,在苏格兰高地的因弗尼斯附近,坎伯兰公爵威廉王子(乔治二世最小的儿子)领导的英国政府军决定性打败王位觊觎者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1720—1788,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的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孙子,绰号小僭王、英俊王子查理)领导的军队。此役是英国本土发生的最后一次正面对垒的战役。从此詹姆斯党一蹶不振。
[5]毗湿奴派是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与湿婆派、性力派等传统并列。毗湿奴派主要崇拜毗湿奴及其十大化身(特别是黑天)。
[6]超过今天的400万英镑(作者注)。
[7]内维尔·马斯基林牧师就是达娃·索贝尔的畅销书《经度: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1995年出版于伦敦)中的反角。如一位批评家所说,该书把马斯基林描绘为“沉闷无趣、嫉妒心重、势利眼的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牧师,他的精英主义和把天文学看得比机械发明更重要的思想,使得他反对生于约克郡、长于林肯郡的[该书主人公约翰·]哈里森。马斯基林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喜欢刁难人,更看重潜在的个人好处,而不是公正客观的评判”(作者注)。

延伸阅读

试读: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图片

作者: [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m Dalrymple)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东印度公司史
原作名: The Anarchy:The Relentless Rise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译者: 陆大鹏 / 刘晓晖
出版年: 2023-8
页数: 684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22808796

内容简介

17658月,东印度公司打败了年轻的莫卧儿皇帝,强迫他在帝国最富庶的几个省份建立一个新政府,交给英国商人管理。英国商人借助一支冷酷无情的私营军队来征税。在今天,我们会把这种情况称为“强制私有化”。

根据东印度公司的创办特许状,它有权“对外开战”。它也始终运用暴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上述新政府的建立,标志着东印度公司再也不是一家传统的经营丝绸与香料的国际贸易企业,而是变成了一种极不寻常的新事物:它是侵略成性的殖民主义势力,但伪装成一家跨国公司。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东印度公司训练了大约20万人的安全部队(兵力相当于当时英国陆军的两倍),征服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先是占领孟加拉,然后在1803年攻克莫卧儿帝都德里。随后,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张,直到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几乎整个印度都实际上处于伦敦一间董事会办公室的掌控之下。

《无政府》讲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全世界最光辉璀璨的帝国之一如何土崩瓦解,然后被一家缺乏监管的私营公司取而代之;这家公司的总部设在数千英里之外一套只有五扇窗那么宽的小办公室里,并且只对身在远方的股东负责。本书是威廉·达尔林普尔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一部著作,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东印度公司的故事,并借助第一个全球企业霸权的历史,发出极具现实意义的警示。

作者简介

威廉·达尔林普尔是英国最卓越的历史学家之一,著有《白莫卧儿人》(荣获沃尔夫森奖)、《最后的莫卧儿人》(荣获达夫·库珀奖)、《王的归程:阿富汗战记:18391842》(荣获海明威奖和卡普钦斯基奖)。他经常参加广播节目,撰写了三部电视节目并为其担任主讲人,其中一部于2002年荣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颁发的“格里尔逊最佳纪录片奖”。他还荣获了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青年英国作家奖、FPA年度外国记者奖,并获得五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皇家亚洲学学会成员、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担任访问研究员。他经常给《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和《卫报》撰文。2018年,他获得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的主席奖章(President's Medal),授奖词是“表彰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参与创办斋浦尔文学节”。威廉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一起生活在德里郊外的一座农场。

几年前陆大鹏对威廉·达尔林普尔的采访:

采访印度通威廉·达尔林普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