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来的“之前”?

 云天智苑WuMian 2023-08-25 发布于云南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笔者常遇到一种可谓使用范围极广、出现频率极高,极为常态的语言表达“怪象”,即诸如“没有使用之前、没有来到之前、没有见面之前、没有发生之前”等等“没有……之前”的语言现象。此类表达形式其怪处在于:一是违反常识性事理。无论在时间特性还是逻辑联系上来说,任何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唯有发生或出现了,才有“之前”“之后”可言,没有事情发生的时间节点或界限,如何区分“之前”和“之后”,何来“之前”之说?二是如此有悖我中华语言常识的现象,竟然屡见不鲜、堂而皇之地出现于权威的高层传媒平台、“阳春白雪”般的学术层、雅气十足的文艺演艺场以及寻常百姓的日常交流中!三是此类违背常理的语言现象,其表达主体竟然习以为常到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程度。四谬是如此浅显的语言表达之谬误,竟能广泛性、常态化地置身于语言研究者的视线之外,长期“逍遥自在”地在各方面、各层次的语言交流中“自由行”。令人不可思议!

       可以负责地说,以上别扭的语言现象实非笔者故弄虚玄之为。太凡稍有汉语言常识并稍为留心观察日常语言交流之人士,都不难遇见和感觉到以上语言表达之怪异和不爽。也许会有些人士认为,这是人们的习惯说法,不应小题大作而视之为怪。但常陶醉于汉语言文字之美的笔者坚持认为,汉语言文字具有形态美、音韵美、表意美、诗意美的显著特征,是世界上独具美学魅力的一种文字。作为汉语言文字国度的一员,甚为幸哉!热爱、读懂、欣赏和呵护汉语言之美,维护我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之纯洁和使用规范,是每个华夏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有之为。但愿生活中的我、你、他(她)都能少些在汉语言使用中的随意而为和对约定俗成的固守、少些见怪不怪的麻木,多些对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的品读和尊重、多些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严肃性的自觉,多些对不断完善、升华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的有益作为。愿我汉语言文字之美得到更好的维护、弘扬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作为文化基本要素、重要交流工具的汉语言文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