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祖山云黄沧桑雪景

 俗夫 2023-08-25 发布于浙江
癸卯兔子年已入秋,七夕转眼之间过去,白天气温渐渐转凉,思绪慢慢朦朦胧胧,眼前出现了老家云黄山上一大片雪景,衬托着那高矗的傅大士塔。雪景拥簇白培相映成趣,天际线上似乎潜藏下不完的雪花,白塔尖顶指向不远处高挂着的积雪云,那年冬季里一场大雪把生产队毛竹园,里面的毛竹都是压得东倒西歪。

跟屁虫没事跟上去,抬阶而上踏步结冰,大人们都是穿草鞋,云黄寺前那毛竹园,被大雪压弯倒下来的毛竹搁在水井上,实在竖不起来就砍下山来。那时候父亲曾跟我说过,傅大士塔南面的到山脚下照堂里,都是属于太公千石田名下的山林权属,太公及几个太婆都一起合葬在照堂里,太公还在附近专门建了个祠堂。



近期有位朋友问到,塔山顶上什么情况,与傅大士什么关系,大士在山上呆过吗,与山脚下的双林寺又有什么历史渊源,一连串问题问到了我老家。去年初夏里上去过一趟,杜顺华老师等一帮金华文人朋友,爬到云黄古寺前毛竹园里就想到雪景,童年记忆里的场景这一处属于最深刻,记得那一天冬季很冷零下8℃。

小时候听父辈们说,相传南梁时傅大士,得道于双林寺附近,为了求得六根清净,在山顶坳处建有静室三间作藏修之用,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说法。佛头正坐于山岗站径台,真言处见黄云如伞盖驾于其上空,故名云黄山且原来叫松山就慢慢淡忘,这三间静修精舍亦以云黄寺而得其名,大士圆寂后其舍利葬于白塔下。


老家山上云黄古寺,此后一千四百余年,历经沧桑几度废兴,小时候又遭到破坏,走进云黄寺迎面是一尊乐呵呵弥勒佛,右侧摆放一吨重的大铜钟。看到正前方为大雄宝殿,东侧为观音阁以及西侧的三圣殿,天井一株千年罗汉松倍增了古寺沧桑,附近善慧傅大士舍利宝塔民国时重修,朋友跟我回去可用义乌话介绍。

义乌市域范围不大,口头习惯分为三块,是指南乡北乡西乡,县域土话有十八腔,小时候觉得相互之间腔调完全都一样,南乡发音属生硬自成体系。出生于义乌佛堂培山下,属正宗南乡平时大声讲话像吵架,吐字发音一个个都是以去声为主生硬,尤其是不少口头禅都是俗得掉渣土话,韩语发上去其发音非常的相像。



​人上到了一定年龄,老是会想到出生地,自从那年母亲走后,村里更是很少停留,听说双林禅寺外面的环境已是大动作,园林绿化水面都跟上去了。争取春节里回去住几天,是否还能够上云黄山去看看雪景,重温童年时光里的那个清新脱俗世界,不像长大进城以后有那么多的奇怪事,家乡云黄山上一览灵感定丰富。

自十九岁离开家乡,省城求学那个几年,寒暑假都是回家过,毕业分配工作之后,就几乎是没有什么在老家乡下住过了,一晃已经是几十年过去了。老家三十多年没有人住,前面那一处两层楼房空着被火烧,后一排奶奶住过的两层楼已是塌下来,小弟盖好的新楼到现在还没有去住过,只有后山云黄雪景常住脑子里。
                俗夫 2023年8月24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