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公司工作。我国历来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但尽管好处巨大,却总有人铤而走险。 马克思说:如果有10%的利润,就提供资金到处使用;如果有10%的利润,就提供资金到处使用;盈利20%,资金活跃;如果利润是50%,资金就有风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敢于践踏一切人类法则;利润超过300%,资本什么都敢作,甚至风险上吊。 ![]() 海洛因 我国警方在打击毒品方面从未松懈,对金三角地区的监控尤为严密。多起贩毒案件被曝光,其中谭晓林案曾轰动世界。 谭晓林,绰号缅北毒王,曾控制中缅边境60%的毒品贸易。他手下众多,甚至还有一支200多人的私人军队,全部装备美国装备。 ![]() 谭晓林 很难想象,如此伟大的毒枭,竟然只是四川省乐至县的一个普通店主。 那么谭晓林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仓主变成霸道毒枭的呢? 这要从与第一任妻子的相识开始。1993年,谭晓林来到缅甸出差,认识了一个女孩。女孩被谭晓林的机智和勇气所折服,他们很快坠入爱河并安排了婚礼。而女孩的父亲就是缅甸著名的毒枭杨国栋。 婚礼结束后,事情并没有像电影中那样发展:一个腐败的家伙娶了毒枭的女儿,然后接管了家业。 最初几年,杨国栋只让谭晓林做一些木材生意,不允许他涉足毒品。一方面,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毒贩。另一方面,杨国栋也在观察谭晓林。 ![]() 这一天过得很顺利。但不久之后,一场意外的发生改变了谭晓林的命运。 谭晓林在缅甸深山里发展了一段时间,他的妻子也去看望了他。由于路途遥远,谭晓林的妻子不得不在途中寄宿在朋友家。 夜幕降临,三名蒙面劫匪突然闯入。他们碰巧遇到了夜里起床的谭晓林妻子。匪首见事情败露,一声令下,三人用铁棍将谭晓林的妻子打死。 ![]() 当听到这个坏消息时,谭晓林坐不住了。并不是他因为失去爱人而如此悲伤,而是失去了这位伟大的后卫让他担心自己的命运。 妻子去世后,他为了生存而搬到了缅甸木姐,继续着衣锦还乡的生活。望着漫山遍野的罂粟花,谭晓林心里生出一个邪恶的念头。 由于毒品生意的横行和暴利,他决定开始走私毒品。为了躲避警察的袭击,谭晓林带人到中缅边境进行实地勘察。几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隐藏的通道。 路线找到了,下一步就是交通工具。谭晓林从事木材生意多年,拥有多辆大型卡车。但他还不够隐秘,无法运送毒品。于是他改装了一辆大卡车的水箱,安装了三明治。 为了对付警犬,他还命人往车里灌满油,扰乱警犬的嗅觉。 瑞丽地处中缅边境,谭晓林想要走私毒品就必须经过这道关卡。 每次谭晓林的卡车通过瑞丽检查站时,他都不是单独行动。相反,他们派出了十几辆卡车,其中包括运毒车。而且,时间选择在晚上12点左右,他们尽量在检查人员最累的时候通过检查。 ![]()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有效。在这方面,谭晓林也落后了。他会派人追踪他的送货卡车,当发现异常时,他会立即通知送货员弃车逃跑,丢掉货物也不丢脸。 在贩毒的过程中,他还发明了一套暗语,比如海洛因叫“玻璃”,麻黄素叫“豆子”,摇头丸叫“纽扣”,以便能够及时传递信息。。”,昆明叫“阿坤家”,广州叫“老周家”,大卡车叫“大电视机”。 比如,“老周看到阿坤家里有一扇玻璃门,玻璃非常透明”。这意味着广州人民已经到达昆明,看到了非常纯净的海洛因。 此外,毒贩之间还使用化名进行交流。当有人被捕时,警方通常会让毒贩接电话,接电话的人会说出真实姓名。例如,毒贩的真名是王雷。接到电话后,他说:“我是王雷。”对方一听他用了真名,立刻就知道自己暴露了,开始准备逃跑。 谭晓林心思缜密,记忆力惊人。为了避免被警察抓到,他能记住手下100多个人的电话号码。 谭晓林曾九次走私大量毒品入境。靠着毒品贸易赚取的巨额利润,他在缅甸购买了大量土地,购买重枪械,雇佣退役军人当保镖。一时间他成了金三角人物,垄断了当地的毒品市场。 ![]() 当国内60%以上的毒品交易被发现与谭晓林有关后,中国警方加大了对谭晓林的打击力度。 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谭晓林设立了一个代理人来帮助他发布命令。谭晓林只与帮助他指挥的经纪人沟通。他手下的人只知道谁是代理人,却不知道谁是真正的老板。 1999年11月,谭晓林想运一批毒品到广州,但他没有走从云南到广州的常规路线。相反,车队应该从云南出发,经过四川、湖南,然后进入广州,因为警方对从北向南行驶的车辆的检查更加宽松。 此外,由于云南毒品走私猖獗,警方将重点检查云南车牌车辆。他们还将车牌号改为湖南或湖北的车牌号。 货物顺利抵达广州,就在谭晓林以为自己拿到手的时候,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罩住了。 原来,警方在谭晓林的车队中安排了一名名叫“老田(化名)”的卧底。 ![]() 老田很神秘,谭晓林也很信任他。在老田的帮助下,中国警方在谭晓林的仓库里查获了100多公斤海洛因。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民警在邻居家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仓库,立即对其进行了搜查。 搜索结果令人震惊。该仓库内装有冰毒500余箱,重12吨。警方又调派了另一支武装警察来处理冰毒。 ![]() 冰毒 这一发现引起了中缅两国高层代表的高度关注。 中缅两国高层领导人开始沟通协商并签署《中缅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缅甸政府同意帮助中国警方抓捕在缅的中国逃犯,谭晓林无处藏身。 得知消息后,谭晓林订阅了国内数十本杂志,观察分析国内禁毒力度和重点。 感觉到情况越来越严重,他写信给中国警方说:我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罪行,希望祖国释放我,我再也不会沾染毒品了。 伤害了无数中国家庭的伟大毒枭,似乎只靠一封道歉信就逃脱了惩罚,真是任性。 这更像是用来迷惑中国缉毒警察的烟雾弹,因为谭晓林没有停下来,他只是变得更加狂野。 由于谭晓林在缅甸,中国警方计划将蛇引出山洞。但谭晓林非常狡猾,他留在缅甸派人只在国内进行交易,而悄悄地将资产转移到新加坡,准备逃往国外。 为阻止谭晓林逃亡国外,中国警方联系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并发布红色通缉令,呼吁各国配合抓捕。 ![]() 2001年4月21日,谭晓林接到缅甸国防部一位高级军官的电话,称谭晓林已受邀洽谈石油资源开发事宜。 谭晓林一直对缅甸的石油生意很向往,看到这个好机会,他兴奋不已,放下手机,驱车前往缅甸国防部。 结果他一到国防部,就发现这里被重兵包围,一架武装直升机降落在他面前。 谭晓林惊慌失措地被送上直升机。至此,毒枭谭晓林这一代人正式归案。 谭晓林被绳之以法后,穆斯在缅甸被监禁。下一步是将谭晓林引渡回中国受审。 缅甸穆萨市到中国的距离虽然短但很危险。当毒枭听说谭晓林在缅甸被捕时,大家都很害怕,因为谭晓林知道的太多了。 他们打算除掉谭晓林。 中国警方预见到了这一点,并为此制定了策略,那就是“真假谭晓林”。” 他们找了一个和谭晓林身高体型差不多的人,给两人戴上兜帽,这样就有了两个谭晓林,可以迷惑刺客。 出发当天,第一个送行的谭晓林进行了一次大抛投。那么真正的谭晓林将会被护送走下去。 护送路线的选择也绕了一大圈。 云南警方出动八九辆车保护谭晓林的车。他们沿着山路,东拐西拐,绕过梁河、腾冲、保山,护送他们来到昆明。 可能是警察戒备森严,两个谭晓林的出现让毒贩起了疑心。 车队途中没有遭到毒贩袭击,谭晓林最终被安全送往昆明,并在那里受到公正的审判。 2004年6月25日,谭晓林被处决,毒枭一代灭亡。 毒品害人,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谭晓林试图通过毒品过上成功的生活,但毒品却将他带入了地狱的深渊。 |
|
来自: 淡然3a89r15snv > 《国际国内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