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对中医大数据研究的启示

 循天园 2023-08-25 发布于广西

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数字从古至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易经》《道德经》到《孙子算经》《周髀算经》等,对数字的研究和概括,说明和运用,积累了丰厚智慧,涵盖了方方面面。

在中医药学中,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更为典型。从四部经典到日常生活、“平人”养生、疾病诊断、临床治疗,数字及其运用无穷无尽。可以说,中医药学的“天人相应”、心神一体、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基本原理,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大的数学模型。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也蕴含着对中医大数据研究的深刻启迪。

牢牢把握主题,以生命为中心。

《黄帝内经》的主题是人的生命。《黄帝内经》对这个主题的阐述,首先就是从数字对比开始的。“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黄帝内经》全书共讨论阐述的970多个问题都是围绕生命主题展开的。

今天,我们所进行的中医大数据研究,同样要紧紧围绕生命主题。这个主题是中医大数据研究的根本依据和检验标准。

强化整体观念,以关系为重点。

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主要包括“天人相应”和“心神合一”两个方面。“相应”和“合一”就是中医药学重点研究的“关系”。

整体观念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数千年来,中医药学理论由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进而由一代代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提炼升华。今天的中医大数据研究,为中医药理论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广阔天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注重临床实践,以疗效求精准。

《黄帝内经》系统阐述的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维护生命、疗效第一。例如,《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星和日月运行,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为依据,按六十一甲子、二十四节气轮回,对每年度以“六气”为序,阐述了人的健康、疾病,以及不同的人、不同疾病、不同症状的诊断和治疗。这正是在整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背景下所倡导的精准医疗的题中之义。

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深邃智慧,客观地体现了中医药同时具有“治国、治人、治病”和“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的综合功能。《黄帝内经》对中医药综合功能的论述,贯穿始终、十分丰富。

总之,中医大数据研究应注重与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密切结合,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方面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苟天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