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郎朗的西湖之夜

 skysun000001 2023-08-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8月23日傍晚6点多,杭州城夕阳中的天光是粉色的。很多西湖大学的师生会十分笃定这一点,因为那个时刻,他们正在云谷校区暑气散去的晚风中,期待偶遇郎朗。

当晚,“郎朗西湖大学大师课”在西湖上演。虽然户外大屏上的巨幅海报上午才露出,但这场艺术与科学的相遇,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列上双方的日程表。

图片

郎朗在“西湖大师课”



这是一场始于好奇心的邂逅。






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喝彩满堂的郎朗,小时候是个理科方面的“困难生”。或许正因如此,他反而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向往。今年春天,在钱江新城进行亚运会主题推广曲的录制间隙,他从我们的口中听说西湖大学有一堆“大科学家和理工科博士生”,便特别好奇这所学校是什么样的,想有机会去看看。
而一直扎根于生命之问的校长施一公,私下在很多场合说起过,他小时候画画不错,音乐也喜欢。在国外工作那些年,他会挤出时间去观看纽约芭蕾舞团的演出,《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几部经典的剧目都看过。在西湖,有一批这样爱好艺术的教授。听闻郎朗要来,施一公欣然留下,并毛遂自荐:我可以来当“导游”!
当天悄悄跟随在队伍中的,还有郎朗的妈妈。因为觉得这趟行程会很有意思,郎朗特意邀请妈妈一同前往。郎妈很好奇,当郎朗和施老师遇上,他们会聊什么。
图片
一个是身穿T恤、神采飞扬的钢琴演奏家,一位是套着经典白衬衣、在微观世界中开疆拓土的科学家,两人行走在云谷校园,从云谷展厅一路看到本科生书院,再到草坪中央的学术会堂。惊讶,是郎朗脸上反复出现的表情——
“我看了书院,也看到了灯火辉煌的实验室;这个礼堂,就像音乐厅,绝对能做交响乐、芭蕾舞的表演……我知道这是做科学的学校,但我同时感到这里有艺术学校的感觉,我看到这些充满活力的理科生,我感觉大家也肯定是非常棒的艺术人才。”抑制不住兴奋,他在登台后,急不可待地向台下观众吐露“观后感”。
图片
郎朗在给西湖的赠言册上,写下了言简意赅的“顶级”二字。

此时的学术会堂,两层全满。






场外还围着许多没有抢到票的人,一边在手机上刷直播,一边仍期待“捡漏”,或许有人因故未到。
主持人非常照顾大家的情绪,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迅速请出两位主角,音乐家郎朗与科学家施一公,以“一问一答”开启了大师课。
郎朗的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我的理科不怎么好,所以我想问施校长,您认为音乐对科学理论学习有帮助吗?”
施一公答:一定是特别有帮助。“不只是听了一首美丽的曲子、感到心旷神怡,在放松的情况下,也会有更良好的思维。我觉得音乐会刺激脑细胞,它会影响你的思维,特别是启发、提升你科学发现中最重要的一些灵感。”施一公说,在他看来,几乎所有重大的原创突破都是来自于灵感。过去或许有一些科学知识、一些背景资料的积累,但不足以以简单推理就能突破;但突然有个瞬间,灵感爆发,将所有知识点连在了一起,或是产生出新的理论思想,或是提出了新的实验假设。校内很多大教授也曾提出过,希望理工的博士生们也要加强人文艺术的修养,催生灵感的到来。
图片
那么,生物学家想问钢琴演奏家的又是什么?
施一公说:“科学和艺术的本质都是创新。科学创新比较容易理解和定义,就是前人未达之境,出现一个新的理论、方法、结果,但我有时候在想,音乐创新指的是什么?比如你弹钢琴,在钢琴演奏上的创新是什么?”
果然是属于科学家的问题。这恐怕也是不少人的困惑,也关系到如何判断一位乐者是否卓越——是指把一首曲子非常精准地按乐谱弹奏,还是说在乐谱弹奏的过程当中、按它的节奏有自己的发挥?
郎朗回答:“我是一名演奏家,主要以演奏为主,自己也能稍微编两下曲子,但这不是我主要做的事。演奏,首先要吃透原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贝多芬所写的乐谱非常严谨,强弱都有特别注明,节奏数字写得很清楚,也有强逻辑性;而肖邦、德彪西这样的作曲家就给了演奏者很大发挥空间,可以去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即兴发挥。我的首要任务是抓住不同流派中的精髓内容,从这些流派所追求的精神中提炼出内核。而这背后,既要求我们非常了解自己的文化,也要求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将这些心得融会贯通在一起,便能通晓'法国派怎么弹,俄罗斯学派怎么弹,中国诗情画意的气氛怎么表达’。实际上,这些内容都是相通的。”
郎朗说,每一首曲子都像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人生。每一次弹活都要呈现不一样,每次呈现不一样的感觉就是你感觉你天生就会弹这首曲子,但实际练了很多小时。这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

当然,音乐依然是大师课的主角。






尔后,观众们聆听钢琴键在4位演奏者手下翩翩起舞,旁观郎朗一针见血、鞭辟入里的现场教学,现场的大屏放大了琴键上舞动的双手,即使不懂钢琴的人,也能轻易从郎朗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语言中,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然后在他的示范中感受到两者的不同。
四位登台者,前两位是10岁的女生。一位是来自郎朗艺术世界的梁欣瑜;一位是我们的西湖家人马若馨,她的父母以她的名字在云谷学术环中冠名捐赠了坐席。她年龄不大,却已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场馆演出。

图片
图片



郎朗教学梁欣瑜(左)、马若馨演奏
舞台上最为“神奇”的师生组合,还要属当郎朗遇见两位西湖学子的时刻。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生蒋楚涵,与2022级本科生杨英豪相继登场,弹奏了贝多芬的《第五奏鸣曲》与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很多人知道杨英豪是“最强大脑”的高手,却不知道他的隐藏技能里还有钢琴。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场景:对郎朗来说,这可能是他第一次指导博士生、理科生弹琴;对蒋楚涵和杨英豪而言,当选择西湖的那一天,就走上了科学之路,却不曾想,在这个理工科院校,得到了艺术大师的指点。
图片郎朗指导蒋楚涵

图片
郎朗向杨英豪讲解演奏技巧

“今天这波真的'赚麻了’……大师就是大师,几句话抓住痛点”,蒋楚涵在演出结束后,把在后台与郎朗的合照,连同激动的文字一起,发表在了朋友圈。

晚的气氛,也在郎朗令人目不转睛、屏息凝神的独奏中,走到了高潮。






在融贯东西方、创新编曲的《茉莉花》与《小小世界》的琴键翻飞后,回应观众热烈的呼喊声,郎朗安可弹奏了一首《哥德堡变奏曲》。线下,掌声雷动;直播的线上,也有超过百万的观众共同参与;艺术的魅力,在这片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校园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绽放。
图片
对了,郎朗最后演奏的曲目,也呼应了他在晚会中赠予给西湖的珍贵礼物——由郎朗签名的《哥德堡变奏曲》的曲谱。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因难度极具挑战性,被称作音乐的珠穆朗玛峰。2020年,郎郎在巴赫的安葬地德国莱比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音乐专辑的录制,向巴赫的致敬,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之一。

郎朗将这份原版谱赠交到施一公手里,而施一公也为他佩戴上了象征西湖家人的校徽。






图片

回程路上,两人相约,待到在云谷校区三期落成时,一起登顶西湖制高点——图书馆旁108米的高塔“太空梭”。或许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来年的某一天,在西湖的制高点上,聆听一曲李斯特的《钟》?

END

图片

文末点个在看吧~

策划/俞熙娜

摄影/朱丹阳、马崇炎

排版/徐  珊
校对/张  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