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新泽西州,一对教授夫妇为他们的女儿斯蒂芬妮,操办了一场温馨浪漫的婚礼。 Here's wishing you both a lifetime of happiness(译文:祝你们永远幸福)。 婚礼上,新娘斯蒂芬妮的教授父母,走到新郎蔡小华和斯蒂芬妮面前,送上了他们衷心的祝福。 这是一对特别的跨国夫妇组合,更浪漫的是婚礼的花童,就是新郎和新娘刚满周岁的女儿。 新娘斯蒂芬妮,28岁,是纯正的美国姑娘。青春貌美的斯蒂芬妮拥有着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一所大学,做外教老师。 新郎蔡小华,37岁,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人,地道的河南农村小伙。他曾结过婚,初中学历,之前在新娘就职的学校里,做过保安工作。 这已经是这对跨国夫妇的第二场婚礼了。 早在两年前的2008年7月,蔡小华在中国老家——河南省的一个村子里,以一场热闹的中式婚礼迎娶了心爱的美国姑娘。 这对无论是在家庭背景,还是在学历教育上,都十分悬殊的跨国夫妻是如何结缘的?婚后的他们能否将幸福传递下去?今天我们来了解下,河南小伙蔡小华和美国姑娘斯蒂芬妮的爱情传奇故事。 长兄如“母”“华子,你妈跟人跑了!” 1983年,中国河南,驻马店市小蔡庄。 10岁的蔡小华,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还拉着小几岁的妹妹。他从同村人口中,得知了母亲和人私奔的消息。 回到家后,蔡小华看到,老实巴交的父亲蹲在自家院子里,双手捂着脑袋,半天不说一句话。 蔡小华另外两个还未上学的年幼妹妹,则是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口中呼喊着早已出走的妈妈。 1972年,蔡小华的父母,遵从那个年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在一起,陆续生下蔡家兄妹四个。 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日子大都不好过,蔡家同样如此。 蔡老爹生性憨厚木讷,心思都在自家的几亩地上,在村子里有些吃不开。 四个孩子,六张嘴,就靠地里那点儿收成过活。家里男人又是个锯嘴葫芦,除了种地也没啥技术。蔡小华家日子过得不仅清苦,在村子里还常被欺负。 时间久了,蔡小华他妈捱不住这种苦日子,跑了。 缺少了女主人的农村家庭,可想而知,生活是分外的艰难。为了填饱几个儿女的肚子,蔡老爹只好没日没夜地干着。 没过几年,蔡老爹的身体就顶不住了,懂事的蔡小华看在眼里,自作主张退了学,当起了农民。 其实,农村里男娃子相对金贵,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宁肯耽误学习好的闺女,也要咬着牙硬供不成器的儿子念书。 蔡小华学习不差,蔡老爹有些不忍大儿子就这么自毁前程。 蔡小华是心疼三个妹妹: “男娃子没上多少学总归能干点别的,女娃子要是不上学,以后大了只能在农村随便找个人嫁了。日子过得苦,心狠的就像我妈那样,捱不住跑了,心软的只能窝在村里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十四五岁的蔡小华开始学着父亲的样子,料理着家里的里里外外。上山割草,下田犁地,还得伺候圈里的鸡鸭牛羊,干的是有模有样。 村里的人都忍不住夸赞:“小华这大小子真不孬,半拉橛儿孩子撑起了他们老蔡家。” 蔡小华十六七岁时,开始跟着村里前辈们外出打工。电子厂、服装厂、建筑工地……小伙子只要听说哪里给的工资高就奔哪,至于活儿累不累倒是不在意。 因为蔡小华的努力,蔡家的姑娘得以多上了几年学。 妹妹们长大后,陆续找了好人家嫁了出去,日子过得都不错。 蔡小华觉得完成了任务,放松下来,他开始不想像以前一样混迹于工厂。 2007年初,蔡小华辗转来到广州,在一家学校当起了保安。 邂逅美国丽人蔡小华有私心,辍学前的自己成绩还可以,没想到阴差阳错的,这辈子连初中毕业都没混上。农村人没学历没背景,就是卖力的苦命。他想利用业务时间拿起书本,将来考个成人大学,找份体面工作。 保安工资不高,可是身处学校,日常打交道的都是老师学生,环境氛围好,工作起来简单舒心,很适合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想法。 同事们也很快发现,这个学历不高的农村小伙,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 蔡小华从小就常被村里老人夸赞“长得周正”,他性格乐观开朗,爱说爱笑,爱看书学习,还是个热心肠,碰上哪个同事有点儿事,能帮的都能帮一把。时间一长,相识的人们对小伙评价都不错。 2007年的夏天,蔡小华就职的学校来了一位外教老师,她就是斯蒂芬妮。 年轻的美国姑娘,一直对遥远的东方文明有着浓厚兴趣。为了近距离感受中国,25岁的斯蒂芬妮刚刚硕士毕业,就应聘了中国广州这所学校的外教老师。 “这美国姑娘长得还是挺招人稀罕的。”这是蔡小华初次见到斯蒂芬妮时,脑海里冒出的话。 此时的蔡小华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年后,这位美丽的异国姑娘会成为他的妻子。 一个星期后,两人有了一次正面接触。 那天,刚来广州不久的斯蒂芬妮,想要外出买些生活日用品,可姑娘对附近不太熟悉,她走到保安亭内和正在值班的蔡小华,打听超市的路线。 尴尬的是,蔡小华听不懂姑娘在说什么。 蔡小华觉得自己很糗,私下他也下了不少功夫自学英语,可真正上阵和外国人交流,他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太塑料了。 事情的结尾还是姑娘自己想法摸到了超市。 这次不完美的接触,却成了两人相识的契机。 斯蒂芬妮觉得,学校门口遇到的这个,交流起来一脸窘迫的中国小伙子挺可爱的。 后边两人熟悉之后开始经常聊天。 史蒂芬妮喜欢中国,她想要借着和蔡小华交流的时机,学习地道的中国话。 而蔡小华也有“小心机”,他一直苦于自己学得是哑巴英语,现在有了一个免费外教,小伙子乐得捡了个大便宜。 时间一长,独立爽朗的美国姑娘觉得蔡小华挺特别。 当时,大部分国人面对外国人时,相对拘谨内敛,不苟言笑。而蔡小华却不一样,面对史蒂芬妮时他总是热情开朗,大大方方地用蹩脚的英文和她交流。 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姑娘,不知不觉中对中国小伙有了好感。 深情告白感情的质变源于一场病情,一次,史蒂芬妮发烧了。 远离家乡的年轻姑娘,静静地窝在学校的宿舍里,病情的到来让她有些彷徨无助,姑娘有些想念美国的父母了。 因为刚来中国不久,姑娘熟悉的人不多,想起那个热心的中国小伙,史蒂芬妮打电话托蔡小华帮忙买些药来。 善良的小伙子不仅买了一大堆适合史蒂芬妮病情的药物,还给姑娘带来不少面包、牛奶、水果等食物。 史蒂芬妮想用现金答谢对方,蔡小华却死活不接女孩递过来的百元大钞:“这些东西不值几个钱,作为朋友帮助你是应该的。你一个外国姑娘家,大老远的跑到中国,也不容易。” 史蒂芬妮是典型的美国大妞,独立爽朗,可是再坚强的姑娘,在异国他乡遇到困难时,也会产生孤立无助的伤感。 ![]() 蔡小华适时给了史蒂芬妮,异国家人般的温暖,她的心底开始泛起了涟漪。 相处日久,25岁的美国姑娘,越来越确定自己爱上了,蔡小华这个年长她9岁的中国男人。她开始寻求机会向蔡小华表明自己的心意。 史蒂芬妮借口蔡小华帮了自己不少忙,请他去吃西餐。 几杯红酒下肚,酒不醉人人自醉。 25岁的美国姑娘举起酒杯,开始了她热情大胆的告白:“华,我爱上你了,咱们恋爱吧!” 餐桌对面的蔡小华,却被女孩的火辣告白吓住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小心地问了一遍:“史蒂芬妮,你说什么?” ![]() “我,爱上你了!” 蔡小华确认后愣住了,他手足无措地站起身来:“这……咱俩差距太大了,不合适……” 史蒂芬妮睁大着一双无辜的眼睛:“有什么不合适的,你那么优秀,我很喜欢你!” 蔡小华被史蒂芬妮的话语噎住了,他找了个借口慌慌忙忙地逃出了西餐厅。 平心而论,蔡小华对史蒂芬妮,这个自信爽朗的异国姑娘是有好感的。 可是,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史蒂芬妮,产生情感上的羁绊。 史蒂芬年轻漂亮,还是美国来的富家姑娘,各方面条件和自己有着天壤之别。这么美好的姑娘自己哪能高攀得上呢? ![]() 而且,蔡小华有过一次婚姻,前妻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南方姑娘。 二十多岁时,蔡小华流连在不同的厂子里,辛苦地工作着。 小伙子人长得周正,干活儿用心,待人真诚,是适婚同龄人里的“香饽饽”。 在厂里一位热心阿姨的撮合下,蔡小华和前妻走进了婚姻。 婚后,前妻很快生下了宝宝,因为没有老人照应,她只能在家带娃。 “我对不起她(前妻),坦白说那个时候,我没尽到一个做丈夫和做父亲的义务。”面对央视记者,谈起第一次婚姻,蔡小华满是歉意。 贫贱夫妻百事哀,除了自己的新家庭,蔡小华还得兼顾自己困顿的原生家庭,他本不丰厚的薪资,很难同时维持两个家庭的生活。 ![]() 前妻委屈,两人开始了频繁的吵闹和争执,阴暗逐渐笼罩在这个小家庭上空。 时间一长,恋爱时期的甜蜜温存,消失殆尽,他们最终离婚了。 前妻带走了他们的女儿,回到了南方老家改嫁他人。 贫困的原生家庭、失败的第一次婚姻、寒酸的收入……都让蔡小华对自己的下一段感情不抱希望,他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外国姑娘会突兀地闯进他的生活。 为了躲避史蒂芬妮,蔡小华和学校请了长假回了老家,他想借着这个功夫让姑娘想清楚,好好冷静一下。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的返程车站上,他见到了对他一脸深情的史蒂芬妮。 ![]() 泼辣的异国姑娘递给蔡小华一大沓信件,她说,在他离开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她把对蔡小华的深深想念和爱意都写到了信上,整整19封。 蔡小华打开信件,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英文。朴实的河南小伙看不懂全部内容,但是他识得信纸上无处不在的“love”含义。 蔡小华被史蒂芬妮深深打动了,他答应了姑娘的求爱,两人开始了幸福的恋爱历程。 喜结连理异国情侣的恋爱热烈又浪漫,憨厚的小伙子总是患得患失:“你到底看上我哪儿了?”姑娘答复:“你长得很帅,人很善良,很温柔,很体贴,你的一切我很喜欢。” “可是我家里很穷,学历也不高,赚的也不多。”“我不在意啊,如果我们结婚了,我能养家。” ![]() “可是,你爸妈不一定同意我们的事情啊。”“不,我妈妈是大学里的教授,我爸爸就是个普通工人,他俩一样生活的很幸福,我相信他们会支持我的选择。” 后来,正如史蒂芬妮所说,她的父母十分开明,见过蔡小华后认同了女儿的选择。 结婚,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婚前,蔡小华执意带着心爱的姑娘回了老家。 斑驳不平的土路、破旧的屋舍、不算整洁的街道……26岁的美国姑娘,第一次看到了爱人老家的真实面貌。 难得是,姑娘并未显现出对于爱人家乡的嫌弃,她觉得这是爱人出生成长的地方,有着特殊意义。 ![]() 热情的小蔡庄村民,把蔡小华家中挤得是满满当当。无数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外国姑娘,不少人打趣:“这外国闺女长得真排场!” 蔡老爹也很欣慰儿子的终身大事有了着落。 一个月后,这对恋人领取了结婚证,他们回到村子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中式婚礼。 央视《华人故事》栏目组,专门报道了他们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栏目播出后,这对跨国小夫妻赢得很多人祝福。 婚后的恩爱小夫妻很快诞下了他们的爱情结晶。 2009年3月,他们的大女儿出生在郑州的一家医院。 ![]() 2010年,因为思女心切,史蒂芬妮的父母,极力催促女儿一家回到美国。 带着家乡人的祝福,蔡小华跟随妻女踏上了异国土地。 在岳父母和妻子的帮助下,蔡小华很快适应了美国生活,英语口语能力突飞猛进。 2012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世了,这回是个大眼睛、胖嘟嘟的可爱男孩。 回国后,史蒂芬妮选择和母亲一样,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因为妻子工作繁忙,朴实的蔡小华揽下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悉心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女。史蒂芬妮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抚育孩子的过程中,蔡小华也在不断充实自己,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几年后成功完成了美国社区大学的学业。 ![]() 孩子们入学后,蔡小华也如愿觅得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成婚十四年来,这对跨国夫妇感情融洽,生活十分幸福。蔡小华每年都会带上妻儿,飞回河南老家看望家人。 结语作为一对学历、家境悬殊的跨国夫妻,蔡小华和妻子的爱情传奇一度轰动国人。 很多人认为这份“女强男弱”的感情,最终的结局就是悬花一现。没想到蔡小华夫妇用十四年的坚守、两个可爱的儿女,无声地回击了,当初结合时,一些人针对他们的质疑。 ![]() 蔡小华和史蒂芬妮的幸福婚姻中,源于双方相互的尊重、互补、包容、成长。 蔡小华甘愿为爱人放下传统观念,悉心打理家中,让爱人得以在事业上心无旁贷,同时也没放下学习的脚步,提升自己。这很难得。 史蒂芬妮能欣赏到爱人拥有的、在物质条件之外的宝贵的品质(善良、乐观、体贴),珍重爱人能带给她的,良好的情绪价值,更是在婚姻中给予了爱人无限的尊重和信赖。她的婚姻策略充满智慧。 祝福他们携手一生,幸福到老! 参考文献央广网:《河南小伙当保安 娶漂亮美国女大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