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套完整的个人成长指南|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HAINABAICHIAN 2023-08-25 发布于陕西

本文字数6214,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本书作者史蒂夫·帕弗利纳 (Steve Pavlina)美国知名个人成长导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计算机、数学双学位学士,曾经营游戏公司,后来转向个人成长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史蒂夫·帕弗利纳建立了一家个人成长网站,在网站上,他累计分享了700多篇原创文章、20多条音频,内容涵盖效率、关系、心灵等个人成长领域的诸多主题。他每周都会发布新的内容,被全球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访问学习。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个人成长。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给“个人成长”这件事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理论,也有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个人成长指南。

作者构建的个人成长系统由七条原则组成,其中三条是基础原则,分别是真实、爱和能量。这三条基础原则之间互相组合,又生出四条衍生原则,分别是勇气、一体、主导和清醒自主。这简单的七个原则,凝练出了个人成长的本质。这七条原则能指导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职场、关系等等。本书不仅让你拥有成长的系统理论,还带你切实解决人生遇到的很多重大问题。

01

个人成长的原则



在作者构建的个人成长系统中,有七条原则。

1、真实

从某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个人成长,其实就是持续发现更多的关于自己,还有关于这个外部世界的真相。一方面是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处境,另一方面是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逻辑。

那么对于自己而言,获得个人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能意识到,现在的生活状态可能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样子。不能自我欺骗,因为如果你根本不承认问题的存在,就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如果你不承认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那又怎么找到真正满意的工作?

谎言会带来更多谎言,谎言把错误的信念植入你的内心,最终变成了你自我认知的一部分。面对真实,是获得个人成长的前提。那么,要想了解关于自己的真相,有没有什么办法呢?书中提到了几个方法,比如觉察、预测、准确度、接纳、自我认知。

我们来说说觉察和预测。觉察就是意识到当前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而预测指的是,你从自身经历中获得经验,进而能够判断真实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么走下去的话,我十年后、二十年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你还可以鼓起勇气,问几个比较了解你的人,让他们给你一个坦诚的评估。在他们眼中,十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有时候,他人的回答会更真实、更客观。这能反过来让你更好地认清自己当下的状态,让你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是积极的。

除了关于自己的真相之外,个人成长还要求我们持续发现更多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相,这同样可以通过预测实现。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张关于外部世界的心智地图。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新的问题时,如果结果符合你的预测,那就说明你的心智地图是准确的;如果结果和预测不符,那就说明你需要更新自己的心智地图,匹配最新的现实情况。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就能不断地从自身经历中学到经验,不断挖掘新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

个人成长,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地图。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作者和我们分享了两个方法。

第一,是拥抱全新的体验。比如,读一本陌生学科的书籍,学习一种全新的运动,参加一个新的社交活动,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这些都是新的体验。新的体验会让我们的大脑切换到学习模式,获得新的经验,延展心智地图。

比如,拿达·芬奇,他的触角就非常广泛,掌握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技能,包括美术、音乐、科学、工程、建筑等等。一些人说,达·芬奇之所以能涉猎如此广泛,是因为他特别聪明。但作者认为,可能正是因为他涉猎广泛,最终他才变得特别聪明,因为他不断处于学习状态,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大脑。相反,如果生活过得太常规,我们的大脑就不会去构建新的认知,我们就没法成长。

所以,我们得持续拥抱新的挑战,让大脑不断接受新体验、新思想。你的心智地图和现实世界匹配的准确度越高,你的能力就越强,就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第二,运用预测能力,做出清醒自主的预测,并用这些预测来做出更好的决策。比如,职业转换、感情问题,或者要不要搬到一个新城市等等。而且,你要信任自己在这种高认知状态下的选择判断,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和决策写下来。之后,当你进入低迷状态时,你可能会想要退缩,或者质疑当初的选择,但这个时候,你依然要坚持。

比如,作者当初在自己的自我认知处于很高水平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游戏生意,转向个人成长领域去发展。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进入过一段低谷期,怀疑起了当初的决定。于是他提醒自己,当初的那个选择,是他在自己头脑清晰、状态极佳的时候做出的,他有必要继续坚持一段时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高认知状态下的决定都是正确、完美的,但它一定是在正确的状态下、基于真实现状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冲昏了头脑。

2、爱

爱的本质,其实就是选择和谁建立联结。生活中的每一天里,你都需要做出选择。通过实际行动,你最终选择了与什么建立联结,以及避免与什么建立联结。是陪伴侣聊聊天,还是去看电视?是在家陪父母,还是去参加朋友聚会?如果你想要清醒自助地成长,就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和谁建立联结,和谁削弱联结。

有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去认识更多和自己不同的人。但是作者认为,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去寻找那些能和自己兼容的人。真正的交流,需要人与人之间基于爱和信任的相互理解,否则就无法有效传递彼此的真实想法。一味地表达自身想法、认为其他人都应该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或者一味地倾听、认为自己理解对方的想法,这都是行不通的。如果想要获得真正良好的交流,表达者和倾听者之间必须存在对彼此真实的关怀。

不同的外部关系,都是我们内在真实自我的投射。无论何时,无论你在用什么方式和谁交流,你都是在从不同的方向探索自己。当你感受到和某个人之间产生了共鸣,你也实际上是在和一部分的自己产生深度联结。

3、能量

能量指的是这样一种力量:你能够清醒自主地创造周围世界。当你的能量虚弱时,你不能有效地满足自身需求,获取自己渴望的事物,于是你变成了周遭环境的受害者;当你的能量强大时,你可以创造自主选择的生活,而周围环境只是你自主选择的反映。

在这本书里,作者比较清晰地阐释了能量这个概念,它有六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责任、欲望、自主选择、专注、努力行动和自律。

责任,指的是一个有能量的人,是为自己的人生全权负责的,他拥有对生活的掌控权。

欲望,是能量的动力来源。活的一个美好之处就是:生而为人,我们能够通过发挥自己的能量,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不意味着必须做成多么大的事情,而是能够享受人生旅途中取得成就的每一小步。

无论社会教条、父母长辈告诉你,你应该追求什么,你讨厌的职业、你不喜欢的生活方式,都无法让你从生活中获取能量。只有你真实的欲望,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激发真正的能量。你要自主选择,自由地决定自己想要什么。

专注,指的是专注当下,因为真实的能量只存在于当下。当你的专注点偏离当下时,你其实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作者说,时间并不是一种可以自由使用的资源,你是没法“使用”时间的。无论你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时间都会往前走,你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在当下要把专注点放在哪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系列当下组成的,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所以,我们设定目标的意义并不是控制未来,而是提升当下的状态,让当下的你思路更清晰,心态更稳定,更加专注。

所以,你需要设定的目标,不应该是那些让你感到压力和疲惫的目标,而是那些让你感觉充满动力、充满能量、被激励了的目标;不要追逐那些在遥远的未来才能让你快乐的目标,而是专注于那些能让你当下就感到快乐的目标。你要自主选择,自由地选择你想要什么。接着,你就要去努力,付出行动,并在自己犯懒的时候,用自律来驱动自己前进。这样,责任、欲望、自主选择、专注、努力行动、自律,就组成了一个富有能量的你。

如果说,目标,解决了责任、欲望、自主选择和专注问题,那么努力行动和自律,其实对不少人来说都是个难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呢?

第一,是个人指标管理。也就是说,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些最小产出目标,这能帮你提高自律水平,确保你每天都向前推进了一点。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就可以规定每天写完多少字。

第二,是难题前置。在你一整天的工作安排中,不同事项遵循难易程度,从难到易来排序,逐个解决,先解决最难的问题。很多人都是从处理最容易的事情开始的,但问题是,你可能会把这些简单的事情作为拖延手段,结果最难的工作就可能被延迟到下一天,这会降低你的能量水平。因为那些被你拖延的,有挑战性的事情,往往能给你带来更积极的影响。而且,如果你把难题前置,先解决困难的任务,那么你心里会清楚,接下来的任务一件比一件轻松,这就能激励你在一天中保持高效的工作节奏。

4、勇气

勇气原则是由爱和能量两条基础原则组成的。说到勇气,我们通常想到的是一些勇敢的行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体现。爱原则也很重要,毕竟爱是勇气背后的动力。

当你想要做一件事,预计在未来会很有好处,但短期内要付出一定代价,比如你想辞去一份没有成长的工作,一份毫无热情的工作,你决定改变自己走样的身材,这些事情从长远看都很棒;但问题是,这些改变都需要你面对短期的痛苦和挑战。

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勇气的人呢?很简单,就是直截了当。人们常常拐弯抹角地提出要求,为什么?因为这样被拒绝的风险更小。

但是作者认为,对于获取人生中那些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坦诚,又太刻意。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想办法避免被拒绝,那他一次次的尝试,都是在削弱自己的勇气。他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绕弯子,这时,宝贵的机会可能就和他擦肩而过了。

所以,如果你渴望一个东西的话,不如就直截了当地去要。接受可能被拒绝的风险,如果你被拒绝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损失。但如果你没有被拒绝呢?那你就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这里的直接不是让你变得咄咄逼人,而是足够真实、开放、坦诚。所有东西都开诚布公地说清楚,得到一个坦诚的拒绝,也好过一个模糊不清的搪塞。

其次,先答应再说。有些事情真正做起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用一秒钟“答应”一声,这并不需要耗费多少勇气。那就先答应了再说。如果你做出了公开承诺,往往就倾向于努力完成。持续做出新承诺,可以让你避免在现有状态下沾沾自喜,帮你建立起真正的勇气。

比如,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一时脑热,答应了别人参加某个比赛,或者答应了要和朋友一起参加马拉松,然后就开始犯难了,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答应了这件事。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就没办法了,只能尽全力去做好。后来,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你收获了不少乐趣,也倒逼自己进步了。可能是认识了新的朋友,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或者增长了自己的某项技能。所以,如果你恐高,就尝试报一个攀岩课程;如果你害怕公开演讲,不如就试着报名一个演讲比赛。就像有句话说:“犹豫就会败北”。一切的行动和进步,只需要最开始说出那句:“行,我参加。”

5、一体

一体,源于真实和爱这两条基础原则。它指的是,你觉得自己和他人、和世间万物之间都是有联结的。你能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孤岛,你能和他人共情,愿意帮助他人获得成功。亲近大自然、和他人的肢体接触,都能让你更好地获得一体的生命状态。

一体不是出于某个目的,而是你能感受到自己与世间万物都是联结在一起的。一体是纯粹的、没有条件的爱。你要能够与人共情,坦诚对待他人。你能感受到对他人自然而然的情感。当你明白所有人都和你是联结的、一体的,爱的行动就不需要强制,不需要费力。你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把邻居当作自己一样看待;你明白邻居跟自己本质上都是一体的,做出相应行动也就不会多么困难。

6、主导

主导,源于真实和能量这两条原则,指的就是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并发挥能量,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路径。你需要掌握对自己人生的主导权,独立做出决策,并且相信自己充满能量。

有时候,你可以故意制造一些小反抗,比如做一个特别的发型,或者在你的工位上贴几张有些特立独行的海报,或者打破一些你一直在盲从的所谓的“规矩”。这都能帮你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主导权,你其实能够保持独立,无所谓别人会有什么反应。

7、清醒自主

清醒自主,是把真实、爱和能量三条原则组合在了一起。清醒自主,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有力的自我表达。一个清醒自主的人,能创造性地表达自我,保持成长。

当你回看过往自己做过的最清醒自主的选择,是否能发现,自己其实遵循了真实、爱与能量的原则?当你回看自己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是否能找到,当初是缺失了这些原则的哪一部分?

02
现实生活中的实践


了解了这些原则之后,我们要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呢?书中介绍了6个方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在职业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的应用。

1、职业领域

无论是普通职业,还是自由职业,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职业都是人生中创造性自我表达的首要途径。职业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载体和信息。

载体,简单来说就是职业的头衔,比如作家、演说家、网红、律师等等,这些都是载体,是你向外部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信息,则是你向这个世界表达的内容。职业的深层本质,是你在向这个世界传递什么信息,而载体不过是你自我表达的具体方式。

那么,如果你想有一份让自己真正满意的事业,你必须要找到自己最核心的信息,并且找到适合的载体把它传递给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可能是你的载体和你想表达的信息不匹配。

比如,如果你最想表达的信息,是自己的审美,是你对美的理解与追求,那你适合的载体可能是画家、设计师,那如果你做了一份与之毫不相干的工作,那你自然也无法满意。

这个时候,真实原则就非常重要。你的职业状态遵循真实原则了吗?对于目前的职业道路,你的预测是什么?你是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进入的?你现在的职业,和你的真实自我吻合吗?对于其他你没选择的路,你有遗憾吗?

在职业上遵循真实原则,你要坦诚地、勇敢地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会慢慢地越来越了解真实的自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从而转换这个载体。作者还提醒我们,不要让安全感、钱、名利这些东西阻碍了真实原则。真正的安全感,并不来自工作或者某个职位,而是来自你能遵循真实的原则生活。

2、人际关系领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丰富源泉。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奖赏来自关系,最大的挑战也来自关系。有些时候,关系可能会非常复杂,非常令人困惑。然而你将会在这一章看到,真实、爱与能量原则能极大地简化关系,帮助我们建立清醒自主的、有爱的人际联结。

从能量原则的角度来看,一段好的关系,不应该是削弱你能量的关系,而是应该能让你获得滋养、增强你能量的关系。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你感到自己被束缚、被削弱了,那你应该警惕起来。此外,在一段关系中,你也不要放弃自己的能量。你必须在关系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有任何话语权和选择权,只能依从于关系中的另一方,那你就是在放弃自己的能量,放弃对自己的主导性。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总是在消耗你的能量,带给你负面影响的话,是时候从这样的关系中离开了。你需要让更多能为你提供正向支持的人来到你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