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不合群”开始

 醒读哲学 2023-08-25 发布于安徽

哲学家叔本华有言:“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孤独或许是“不合群”的表现,而庸俗,不过是附和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人生最怕的不是“不合群”,而是为了合群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那个本可以更好的自己。

随着年龄渐长,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少。

但正是这种“不合群”,得以让自己成为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就自己。

行走于人世间,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往往是从“不合群”开始的。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

她一生未嫁,远离人群,在独处中成就自己,惊艳时光。

一个人的身影成了她生活的常态,但她并未感到孤独,因为丰盈的内心和独立的精神,她独处,但不孤单。

她把没有社交的生活过得诗意且自由,也正是因为这份孤傲的美丽成全了她诗意的人生。

真正成熟的人,与其沉浸于低质量的社交,不如受益于高质量的独处。

没有朋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为了拥有那些表面的朋友而牺牲那个真实的自己。

作家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一书中写道: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浪费时间和精力来维系的关系,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换来的朋友,委屈自己融入不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实际上都得不偿失。

一些表面的虚假社交不仅没有质量,而且毫无意义,甚至毁掉你的三观,耽误你的前程。

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类幸福的两大天敌是痛苦和无聊。”

很多人正是因为害怕无聊,试图通过五花八门的社交来消遣时光。

但一个只想着消磨时光避免无聊的人,并不是成熟的表现,也很难由衷地感到幸福。

成熟的人都会懂得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所以他们在独处的时间里不断自我成长,努力成就自己。

愿你做一个成熟的人,于漫漫岁月里,不再在低质量社交中打磨无聊的时光,而是在高质量独处中打磨一个独立强大的自己。


与其迎合别人,不如丰富自己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作家钱钟书,其实是个不合群的“怪人”。

众多读者被他优秀的文学创作所吸引,钱钟书拥有不少粉丝和崇拜者。

甚至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但都被他拒之门外。

曾经有位女士读了先生的《围城》后,表示甚是喜欢,写信给钱钟书说一定要见一面。

钱钟书却委婉拒绝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非要见到那只母鸡呢。”

他一心写作,谢绝访客。

所以钱钟书一生的社交圈子都很简单,从来不会刻意地迎合外界,而是闭门潜心钻研,创作作品。

他就像一个独行侠,但他从来都不孤独,而是在安静中成就自己,真正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没有如此的“不合群”,钱钟书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社交上,迎合了读者的喜爱,却失去了自我的丰富。

正是因为他的“不合群”,为他省出了更多宝贵的时间,避免了很多无效的社交,让他在独处中与高度的思想交织碰撞创出更多佳绩。

钱钟书先生认为:“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诚然,人只有把时间放在自己身上,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收获最有意义的人生。

很多时候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在于把时间花在了哪些地方,同样的时间里做了什么。

如果你想要向上的人生,就别为了附和别人而放弃自己。

毕竟人生最重要的从来不是讨好别人,而是丰盈内心,取悦自己。

余生很贵,愿你放下讨好别人的心,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有底气。


不盲目从众,做好你自己

《元史·许衡传》中记载“许衡不食梨”的故事:

在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之时,学者许衡外出,正值盛夏时期,天气炎热,他口渴难耐。

见路边有棵梨树,路过的人纷纷摘梨解渴,只有许衡独自坐在树下,安然如常。

旁人不解便问他:“你为何不摘梨解渴?”

许衡却答“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那人却说:“世道如此之乱,这颗梨已经没有主人了!”

许衡又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梨虽无主,众人盲从,但许衡心有主。

行走于世,人往往容易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影响自己的本心。

但盲从别人的作为并不是真正的成熟,反倒为了“合群”而迷失了自己。

唯有不盲目从众,听取内心的声音,才能遵从内心的选择,真正地做好自己,活出自我。

在以流量为王的娱乐圈中,圈内的风向跟随着金钱和利益而动,但陈道明并没有随波逐流。

从业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为了获得更多的片酬而失去做人的原则,而是在不断学习,精进自己,沉淀自己,修身养性。

尽管演技精湛,但他的作品甚至还不如一些出道不久的“小鲜肉”多。

因为他从来不会为了多赚片酬而违背自己的原则接戏,哪怕身边的人都在纷纷奔向高片酬,他也不为所动。

粗制滥造、三观不正的电视剧即便费用再高,他也不去碰。

陈道明一直都是这样干净儒雅,不忘初心,无论外界如何,他都在做好自己,而不是为了“合群”而违背自己。

演员这个职业,他做好了,做人,他也做好了,这也让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

《乌合之众》中写过这样一个定律: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很多人在群体环境中,为了“合群”,放弃了做人的原则,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而只有“不合群”,才能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初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许真正的成熟不是变得复杂,而是走向天真,不是为了群体而改变自己,而是为了初心而做好自己。

当你不再盲从,坚定信念,用心做好自己,努力活出自我的时候,你也在走向真正的成熟了。



有句话说:“挺拔的白桦无法隐于低矮的灌木林,南渡的大雁难以融入叽喳的家雀群。”

真正的优秀,往往都带着点“不合群”;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也是从“不合群”开始的。

所谓“不合群”,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在世间纷扰中回归自我,丰富自己,提升价值,成就自己。

漫漫人生,别害怕“不合群”的孤独,要看到“不合群”的意义。

就像作家刘同所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不合群是表面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真正成熟的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自己,能在表面的孤独中突破自己,把此生过得更有意义。

余生,愿你能在纷繁世事中坚守初心,努力上进,不断打磨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与君共勉。

 / 醒读君说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