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州的“五相流芳”与“五贤唱和”

 乡风儒语 2023-08-25 发布于江苏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世事春秋长;乡风儒语对月饮,三坔夜话万钟情。斯时也,李老师轩楼临窗,说史聊文,谈古论今,言庄道巷,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碰心处,高山流水,莫非知音?!



泰州,泰州,何为“泰”?“人在三水中”,泰也;平安、安定、美好、通达,泰也!泰州汇聚了江、淮、海之风,兼融吴、楚、越之韵,焉能不泰?何为州?“州”字从“川”,从“丶”,“川”者归向大泽大海之水流也;“丶”者音义同“主”,即“住”、“驻”之意也;“川”“丶”相联,“住到河边”是也(在河边建筑有城墙抵挡洪水的城市)。由此可见泰州名之不俗,不凡,实乃自然而成,天之所赐也。

又,古代城市多建在水流的北岸,“水南为阴,水北为阳”,故泰州亦曾有海阳之称。其实,文献记载的三皇五帝都居住在河流边上,甚至连神话中的“天都”也建筑在银河边上。二十八宿南方中央的“七星”,又名“天都”。“天都”即“天城”。《晋书·天文上》:“天汉起东(西)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在七星南而没。”此亦说明“三水”之畔的泰州,包括笔者的家乡泰兴注定会成为人杰地灵之处了。

大概也正因为此,泰州历史上出了那么多的名人名家也就很自然的了。尤其是“五相流芳”和“五贤唱和”之说一直流传至今。“五相流芳”是指泰州在北宋年间走出了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韩琦、富弼五位当朝宰相;“五贤唱和”则是指北宋滕子京、范仲淹、周孟阳、胡瑗、富弼五贤在泰州文会堂的唱和。

惊才绝艳的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疆为良将,在庙堂为贤相,在文坛为大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拥有着足以流芳千古的才干与高尚品德,其谥号“文正”二字当之无愧。泰州作为范仲淹进士及第后首个施展才能的地方,自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禧五年(1021),步入仕途六年的范仲淹,于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掌管盐税。泰州自古产盐,唐元和年间,海陵监“岁煮盐六十万石”,产量居全国盐监、盐场之首。宋代以来,“国家煮海之利以三分为率,淮东居其二”,“以蜀、广、浙数场言之,皆不及淮盐额之半”。宋初淮南盐额,“泰州海陵监、如皋仓、小海场六十五万六千馀石”,淮南通海地区是全国产盐最多之处。当时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之一,有时还会出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情况,因此那个时候,盐业、盐利成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政权安危的重要因素。这样,由朝廷任命派至这里的盐官就非常重要了。
范仲淹到任后不久即深入盐场视察民情。当他看到海潮入侵,漫过两百年前淮南黜陟使李承修筑的捍海堰,致使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伤亡,盐灶冲毁,退潮以后良田又都变成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流离失所的场景时,范仲淹忧心如焚。他伏案疾书,上奏要重筑捍海堰。在那个时代,要想让统治者花钱兴修水利工程谈何容易?但为了民众,范仲淹多次慷慨陈词,争取到他的上司江淮发运使张纶和淮南转运使胡令仪的鼎力支持。张纶奏请宋仁宗任命范仲淹兼任兴化县令,主事修堰工程。范仲淹的同榜进士、时任海陵从事的滕子京,也给予了大力帮助。经过反复努力,终于如愿得准施工。

本在广南东路连州县衙担任从事的滕子京,是1025年初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要他到淮南东路泰州赴任的,虽一路颠簸,让他近于崩溃,而让他高兴的是与己同科的进士范仲淹,已早他四年调到泰州担任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他乡遇故知,疲泛、劳顿也就一扫而空。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洛阳人,他和范仲淹后来又结识了泰州人胡瑗、周孟阳。胡、周二君都是泰州的大名士。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城)人,因居安定,世称安定先生,北宋时期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周孟阳,字春卿,祖籍成都,宋宝元元年进士,官至天章阁待制,家住泰州丛桂坊;周孟阳有诸多善举于州人,曾修泰州南山寺宝塔。南山寺宝塔旧址位于南山寺东南,砖砌三层八面,又叫文峰塔或周公塔。《道光泰州志》注“南山寺塔”时曰“在寺东侧有古砖塔,上勒周公塔三字,疑宋周孟阳家所建,明正统四年知州黄性开凤池于棂星门外,塔影入池形如笔立,因名'凤池笔颖’”。“凤池笔颖”为“海陵前八景”之一,该塔1968年被拆除。除南山寺宝塔外,一说市内周桥亦与周孟阳有关,在民国七年的泰州城厢图上即标为“周桥”。另一说,因该桥在州衙之南,故名“州桥”,在民国三年的泰州城厢图上即标为“州桥”。民国期间夏兆麟《吴陵野记》卷一,对横跨玉带河的周桥有“城内周桥由宋周孟阳而来……今有称为州桥者误也”的论断。

同时,范、藤还结识了随父来泰州的洛阳人富弼,他们都是一群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乡人称其“五贤”,大家意气相投,还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吟诗唱和。滕子京取“以文会友”之义,修筑了“文会堂”,范仲淹为文会堂作《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赋》,其中“君子不独乐”一句最为出名,比《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早23年呢。范仲淹借文会堂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先忧后乐的为官情操,说文会堂是他勤廉为官思想的发源地也不为过。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与滕子京相逢不久,这年年底,他即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作为孝子应为母亲守孝,他不得已而与好友们忍别离开泰州。他在丧母的悲哀中,仍以修堰之事为念,特意写信给张纶,再三申说修复海堤的利害,请他不要因为自己丁忧离去而终止这项工程,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张纶深为范的来信所感动,在胡令仪的支持下,连续三次向朝廷切奏兴筑之利,自请兼知泰州,力排万难,以总其役。天圣五年(1027)秋,捍海堰的修筑再次兴工。

1044年3月,滕子京被调到荆湖北路岳州(巴陵)工作,虽有不如己意处,只要国能太平、民能安乐,着手重修岳阳楼,约请范仲淹给写篇记文,共襄这一盛举;王安石担任扬州签判,整天陪酒应酬,真是无聊至极,与他两袖清风、奋发有为的志向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地来到泰州文会堂,留下一首《清风阁》诗,以表达自己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分愁的郁闷心情,求同范仲淹“君子不独乐”相应。

至南宋理宗宝庆年间,泰州州守陈垓,他兴建安定书院,建泰堂,名“泰堂明月”。人们伫堂观名,似乎看到,在那月光下,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这从泰州升迁宰相的“五相”接踵而至;在那月光下,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周孟阳、富弼这“五贤”纷至沓来,他们雅集于文会堂,把酒临风,诗词唱和,纵论天下,拉开了泰州这座城市“文昌北宋”的序幕.!

是呢,如今文会堂的那百年“连理树”,其特别的造型,或许正是滕子京和范仲淹在泰州相识的精神连理的象征。那高近 五米的红果冬青树,一个母干上生长出五个枝干,四季常绿,也应该就是从泰州走出去的晏殊、吕夷简、 范仲淹、 富弼、 韩琦五位名相的象征,所以此树有“五相树”之称。其实,此树也应该称为“五贤树”的,因为“文昌北宋”的序幕正是“五贤”从这里拉开的。我以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