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第一堡垒

 攒破烂儿的 2023-08-26 发布于浙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电影《地道战》在全国上映,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校组织代表到地道战故乡焦庄户学习,我也是代表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我与战友一起相约到焦庄户参观学习,再次走进焦庄户。

  距上一次到焦庄户学习已经过了二十五年,焦庄户村对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有了大幅度提升,修建了“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纪念馆的前边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大的浮雕,基座上写着毛主席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馆内陈列着保留下来的文物,对地道站的形成和历史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正是透过这些被保留下来的抗战时期的民居以及战略设施,感受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光辉


  当时的焦庄户成为我党我军的战斗堡垒,并且获得了上级政府颁发的《人民第一堡垒》光荣称号。

  地道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但是它终究是一个防御的设施。为了加固这个堡垒,必须形成战斗能力更能有效的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焦庄户村初期遇到最大困难就是缺乏枪支弹药,为了武装自己,利用各种办法。是打击敌人,缴获武器。

  于是把地道挖到村外敌人的碉堡附近,秘密日夜监督敌人活动,终于抓住一个好的机会。夜间悄悄行动智取炮楼,消灭40多名敌人,缴获37支长短枪支和军用物资。从此焦庄户民兵“扛起了三八枪,子弹上了膛”,有了克敌制胜的优良武器。村民们在村里修起了高高的瞭望楼,能够远远的看见村庄四周的状况,避免免敌人的突袭,准确地指挥武装力量打击敌人。


  从此焦庄户的抗日运动热火朝天。附近八路军经常来村进行休整或者中转,大战前的补充整顿,战斗胜利后的存放缴获的物资和安置伤员,成为远近闻名的“兵站”。

  冀热军分区卫生处第二卫生所进驻焦庄户,建立了后方的医院,军分区所属部队的伤病员到这里来治疗休养。人来人往,最少的时候也有几十名伤员。一年接纳伤病员就有五六百人。群众对伤员像亲人一样非常热情,特别是村中的妇女,承担起护理工作。她们细心护理伤病员,问寒问暖,烧水,做饭,消毒,换药,端屎端尿。护理工作做的无微不至。一有敌情就是把伤病员抬进地道,保证伤病员的绝对安全。

  民兵在外边打仗,妇女们顶起了半边天。治疗过程中为伤员换汤换药,搀扶伤员在农家园子里散步晒太阳,有情况时及时把伤员安排在地道里。


  敌人不甘心失败,1945年2月13日,上万名日伪军浩浩荡荡向焦庄户、驻马庄一带杀来。县大队组织力量节节阻击,掩护县委和党政机关转移。但终寡不敌众,在赵家峪村北陷入日军的包围。

  苦战突围,二十三名战士掩护作战中英勇牺牲。县妇救会主任苏健身受重伤,其中踝骨被子弹击穿,危机中被大段村的民兵干部救进村里,然后转移到焦庄户治疗。

  焦庄户家家户户都住进了伤员,所有的妇女都投入到护理伤员的工作。焦庄户妇救会主任石宁英全面安排救治伤员员的工作。还负责苏健主任的护理。

  苏健同志受伤多处,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中,石宁英整日守护在病床边,仔细打点着苏健的生活。喂药喂饭喝水以及保持患者身体的卫生清洁和大便小便的生活琐事。而伤员又难以活动,经常累的满头大汗。


  苏健同志的伤势太重了,为了帮助她补充营养,石英宁连家里的老母鸡都杀了,熬成鸡汤一口一口喂到苏健的口里。遇到有敌情的时候,背着苏健隐蔽在地道里。用酒精灯烧火给她做可口易消化的饭菜,感动的苏健常常热泪盈眶。

  毕竟焦庄户处于四面敌人的包围中,敌情经常发生。反复下地道不利于苏健的休养康复。地道湿度大,骨肉受伤的人,一般都感到不适,伤口迟迟难以长好,甚至有恶化可能。经上级研究决定,把苏健转移到附近马坊村一个姓都的地主家里疗养。那个地主是白皮红心,在深宅大院里不易被敌人发现。石英宁始终坚持护理在其身边,直到病情转危为安。

  紧接着一项重要的护理任务,又在等待着石英宁。我军的一位重要领导干部纪心泉,1944年秋天。在率领部队攻打大厂(现河北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据点时身负重伤,由于战斗激烈,始终坚持在抗战斗争的前线。战后由于当时的条件不好,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新伤加老伤,身体每况愈下,再也难以在前线坚持,转移到焦庄户疗养。


  敌人闻到了有八路军的重要领导到焦庄户休养,到处打探消息。发现了护送纪心泉的小分队,暗暗尾随,大家一面做好战斗准备,一面快速向焦庄户转移。进村以后火速转到地道里,石英宁护理伤员在地道隐蔽。

  石英宁在地道里情况不明心急如焚,不知外边到底发生了事情,于是顺着地道悄悄走到老刘家炕下边的洞口。用头顶了一下盖板,从缝隙中看到外边有敌人在那里翻东西,吓得刘嫂子赶紧冲她打手势,一直待到敌人走了,才从地道出来。纪心泉同志一直在这里养病,直到恢复健康,重新走上领导一线部队作战的岗位。

  八路军伤员在这里休养,除了地道隐蔽之外,还要加强外部监控,民兵时刻通过瞭望楼观察四周敌人的情况,随时安排村民向地道转移,并且找准战机,消灭敌人。曾经在村外有利的地形设伏用地雷炸毁日军军车一辆,击毙日军司机和压车的日军。除了缴获枪支弹药,还意外收获了一部电台。


  屡屡吃亏之后,敌人还改变战法,组织小分队偷袭。民兵从瞭望台上看到敌人埋伏在一片芦苇地,于是派出一支民兵队伍通过地道绕到芦苇丛的后边,突然发起进攻,杀的敌人落荒而逃。焦庄户民兵运用灵活的作战手段。保卫村庄伤员的安全。

  抗日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敌斗争战斗150多次。打死打伤敌人一百多名,俘虏敌人四十多名,缴获枪支一百多支,子弹三千余发,电台一部,炸毁汽车一辆。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7年11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焦庄户村“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

  战争结束之后,焦庄户村建立了“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后更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三个参观区:展馆参观区,地道参观区,抗战民居参观区。

  展览区分为三个部分:《冀东抗战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今日顺义更美好》。地道参观区维修地道830m,再现了当年的原始风貌。而在民居区展现了焦庄户抗日战争时期区公所,冀热军分区司令部和卫生处第二卫生所等历史遗迹所在地。


  目前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焦庄户的故事传承的红色基因代代延续。

  在电影地道战中,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地道战”。这首歌曲是电影中的创作歌曲,在电影制作之前的二十年前,焦庄户当年抗战中,也产生过《焦庄户民兵地道歌》:

     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敌人钻地道。

     明里打,暗里逃,消灭敌人最可靠。

     鬼子气的干瞪眼,抗日军民哈哈笑。

     这首抗日烽火硝烟中诞生的战歌,仍然在焦庄户唱响,薪火相传,世代继承!

图片取自焦庄户纪念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