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测一下薏苡仁证

 FyssqzhOk 2023-08-26 发布于湖南

诸位无恙,我是白发渔

最近薇姐身上痒,主要是四肢发出红点,用了各半汤无效。后来发现她中午以后发作得比较厉害,不太像承气汤证,我记得金匮要略里也有下午发作厉害的条文,但想不起来了,懒得条条去看了,于是就问天使:

里“日所剧”的有哪些方子?

天使一开始没听明白,听懂了以后说,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呀。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我第一反应就是,奇怪了,为啥麻黄汤和麻杏甘石汤没有“日所剧”?

第二个反应就是,难道日晡所剧是薏苡仁证?

第三个反应是,薏苡附子散!!!

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因为看过昆的一个医案,确定这条中缓急的解释是时轻时重。薏苡附子散就两个药,薏苡仁和附子,附子证中没有时轻时重的说法,所以缓急很可能就是薏苡仁证,那么会不会时轻时重就是上午轻,下午重呢?

的医案细节记不住了,搜出来再看一遍,果然如此。

 第234案:薏苡附子散治纵膈肿瘤案

这个医案中病人下午和晚饭之前犯病,所以进一步证明薏苡附子散中的缓急也许就是日所剧。

顺道看了下另两个有薏苡仁药方的条文,另外有所发现: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两个条文都有甲错,重叠的药就是薏苡仁,所以甲错很可能是薏苡仁证。

再说回姐的皮肤痒,第一次用了书上比例的药量。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用了麻黄7g 炙甘草15g 薏苡仁7g 杏仁10个,早上七点左右喝,没啥效果呀。

查了一下,一般薏苡仁要用到30g以上,依据是有人觉得药方里薏苡仁半两也许是半升。特意问了孔波,他给的量是,麻黄10g炙甘草15g薏苡仁30g杏仁10g。

薏苡附子散和薏苡附子败酱散都是散剂,药量不太好估计,而苇茎汤的药量比较明确。

千金苇茎汤: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汉代半升薏苡仁,即现在100ml薏苡仁,我撑了一下60g左右,这里分两次喝,喝一次的量就是30g。

突然想到金匮要略中的一句话:

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这句话是不是在暗示麻黄用量要小,而薏苡仁用量要大呢?而下一句就没啥意思了: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因为桂枝汤条文后面也那么说,发汗发的多不行,所以发汗多无论有没有湿都不行的,这里写一句我都怀疑是后人画蛇添足的了。

第二次,给姐的用量是麻黄7g 炙甘草15g 薏苡仁45g 杏仁10个,早上喝,还是无效。

于是我开始怀疑,姐中午以后发作得厉害,但晚上11点也会痒,算不算日所剧?或者说,日晡所剧并不是下午最厉害的意思,而是就是下午开始发作得厉害,至于持续到什么时候不一定。

另外薏苡仁用的不对也有可能,薇姐买的时候挑选了一种很好看的晶莹润泽的薏苡仁。。。问了一下杨药神,一般商店超市里的薏苡仁都属于伪品。

还有种可能,发作时候再喝药才有效。

第三次,麻黄5g炙甘草15g薏苡仁60g杏仁10g,因为姐第二次喝了以后心跳略有加快,所以减少了点麻黄的量,这次中午十二点半喝的。

次效果不错,一直没怎么痒,但到了下午三点半,姐又针灸了下,所以当天不太痒,特别是三点半以后,不知道是不是药的效果了。

第四天早上稍有点痒了,下午还好,但没喝药,姐大姨妈来了。。。实验停止,等有机会再试试看吧,说不定下午喝各半汤也会有效呢。

更多伤寒论观点,可以参考伤寒论开蒙书籍:《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