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性呃逆久不愈,四方合力显良效。

 tnj660630 2023-08-26 发布于江苏

汪某某,女,43岁。2023年5 月 5 日初诊。顽固性呃逆3年,曾先后予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丸等效果不佳,针灸、穴位按压、利多卡因注射液静脉注射等治疗可短暂获效,未能治愈。刻诊:白天重,睡觉好转,时断时续,伴胸闷、纳差、消瘦、面色萎黄,口干,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属:虚寒呃逆。

治则:肺胃同治,降逆止呕。

拟方:自拟丁香解呃汤加减。

处方:丁香 10g,后下,柿蒂 15g,代赭石 20g,布包,陈皮10g,人参10g,白芍 20g,甘草 10g,天冬 10g,麦冬 10g,茵陈 10g,枇杷叶10g, 7 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呃逆明显好转,胸闷缓解,纳食增多,精神好转,续服14剂,诸症消失。

体会: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素问·宣明五气》篇言:“五气为病……胃为气逆为哕。”中医学认为,呃逆之病位在膈,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与肝、肺、脾、肾密切相关。顽固性呃逆病机复杂,寒热虚实错杂,气阴亏虚夹杂质 痰饮,非一方一药可以治疗。橘皮竹茹汤是治呃逆偏于热的主方,丁香柿蒂汤是治疗呃逆偏于寒的主方,而旋覆代赭汤是治疗痰痞之主方,芍药甘草汤乃膈肌痉挛之方,四方合用化裁以治寒热错杂,痰痞互结之证,切合病机,故余每每用之临床,疗效显著。

每篇医案,都很温暖;

转变认知,也提供方法;

医病,也医心;

以人文医学科普,温暖每处伤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