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赏黄河——晚唐风雨飘摇诗,山雨欲来风满楼|黄河之点滴086

 王阔海作品 2023-08-26 发布于内蒙古

山雨欲来风满楼 网图

       公元849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大唐监察御史许浑登上秦国都城故址咸阳城,眼前一片落木萧萧,孤雁南飞声声凄厉。作为监察御史,在安史之乱之后,他已经难以对太行山以东的大唐国土进行管理了。那些节度使们把财税权、人事权、军事权等全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大唐王朝实际上已经被这些军阀们架空了。

       许浑忧心忡忡,写下了《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是润州丹阳人,那是隋唐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南岸,太湖水,太湖美,鱼米之乡的幻象叠印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黄河流域,似真亦幻。

       而“山雨欲来风满楼”预感到大唐的不妙,果然在许浑去世后不久,落第文人黄巢辗转半个中国,杀了广州20万阿拉伯商人之后,终于把“天可汗”的理想干得分崩离析。北方只是换了契丹,没有换压力。

       但是自此之后,长安再没能作为像样的都城而在渭河畔辉煌,此刻,许浑的这首诗几乎是敲响了时代转移的挽歌。

       咸阳在秦孝公的时候就成为秦国都城,距离许浑写这首诗已经过去了1200年。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穿城而过,然而,1200年来,随着人口增多、农耕拓展、战乱频仍,愣是将一个“天府之国”关中平原搞得生态脆弱,泾渭不再分明,河水的泥沙含量猛增。

       渭河发源于甘肃,它的左岸支流稀少而曲折漫长,右岸的支流因着秦岭还在崛起河流短促而密集。右岸支流属灞河有名气,现在去秦陵也要经过灞桥,那是刘邦与项羽对峙的地方,是鸿门宴故事发生的河畔。

       灞河的源头在蓝田,“蓝田日暖玉生烟”,再也超不过去的意象,给导游们无尽的说辞,让黄河中游这片土地有不容置疑的底气。

       渭河另一条支流泾河创造了“泾渭分明”这一成语,它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在白居易《渭上偶钓》之时,还是“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的清晰,那一定是渭河靠西的一段。到了明朝,在西安市陈家滩就能看到现在洮河入黄河口的青黄交汇的景象了。

       “行人莫问当年事”,诗人有时候用直觉能够透穿时间里的未来,他就像个大萨满,说不清楚怎么看见的,但是他看见了。

       世家官宦许浑的六世祖许圉师做过唐高宗的宰相,唐朝最大版图在他手里建立的。想许家代代,也一定传说着高宗往事,故而使得有历史知识的许浑发探古之幽思,写下这么一首好诗。

       不过,渭河一直流淌,最后在潼关汇入黄河,在许浑之后,渭河也带着关中秦汉隋唐的记忆,去见证开封汴梁的另一段辉煌了。

       唐诗在温庭筠、韦庄等之后,化作长短句,在水上城市开封的勾栏瓦舍,吟唱另一种情绪去了。(20230826,乌海)

王阔海 黄河文化研究者,痴迷黄河全流域观察和学习,崇尚从多学科学习思考同一问题,尊重行走,崇拜怀疑,喜赖常识。(艾华 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