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浙江卷高考语文文言文挖空

 尝百草的神农氏 2023-08-26 发布于河北

上曾子固龙图书

某尝以谓(认为)君子之文章,不浮(浮于表面)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文气,气韵),繁简舒敏之节(格调),一(全)出乎(“乎”,于)其诚,不隐(隐藏,掩盖)其所已至(到达,引申为“知道的事”),不强(勉强)其所不知,譬(比如)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穿)秦服也。

译文:我曾认为君子的文章,不应该只停留在道徳的表层,它的刚柔缓急的气韵,繁简舒敏的格调,全出自他的诚心,不遮掩他已知的,不强求他所不知的,好比楚人必说楚话,秦人必穿秦衣。

惟(因为)其言不浮(浮于表面)乎其心,故因(根据)其言而求之,则潜(潜藏的)德道志,不可隐伏(掩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固定句式,译为“没有什么”)知人,而世之惑者(糊涂人),徒(只)知(了解)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联系),或信其言而(却)疑其行。

译文:只有他的言语不停留在心的外面,因此根据他的言语来推究他,那么(他)潜藏的道德心志,就藏不住了。古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而世上的糊涂人,只知言与德不可以相通,或者信其言却疑其行。

呜呼!是徒(只)知其一,而(却)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本来)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情况不同)也。

译文:唉!这是只知其一,却不知君子的文章,固然出于其德,其实与那些无其德却有其言的人情况不同。

某之初为文(写文章),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华美)矣,然其行事(行事,行为、事迹)不见(见,通“现”,显现出来)于后,不可得(可以能够)而考(考证)。

译文:我刚开始写文章时,最喜欢读左丘明、《离骚》这类书。左丘明的文章是华美的,但他的行事却不见流传于后,不能得以考证他。

屈平之(取独)仁,不忍私(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私)其身,其气(文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相当于“其”)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哀伤,恻隐,恳切)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厌烦)。

译文:屈原之仁,不愿为自身谋私利,他的气韵遒劲,他的志趣高雅,因此他的言语翻来覆去曲曲折折,起初怀疑他太繁琐,东拉西扯,中间怀疑他迂阔,然而他的心思至诚恳切,因此他的言语周密不止。

考(推究)乎其终,而(才)知其仁也,愤而非怼(怨恨)也,异(与世俗不同)而自洁而非私(谋私利)也,彷徨悲嗟,卒(最终)无存省(安慰)之者,故剖志决虑(剖析心志)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判断句,这就是屈原的忠诚)。

译文:推究到最终,才知其仁,他是愤怒而非怨怼,不与人同流合污,自洁其身而不是为己谋利,犹豫不决伤心叹息,最终却没有安慰他的人,因此他剖析心志,拿定注意思考(国家未来)却没有显露自我,这是屈原之忠。

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使……愉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感伤悲痛)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yì)(牵引,拉,译为“攫取”)也。惟(根据)其言以考(推究)其事,其(难道)有不合(契合)者乎?

译文:因此他的文章如明珠美玉,华丽悦人;如秋风袭来,夜降露水,凄清辽远,让人感伤悲痛;如神仙驾临烟云笼罩,高远而不可触及。根据他的言语来推究其事,难道有对不上的么?

自唐以来,更(经历)五代之纷纭。

译文:自唐以来,历经五代之纷纭。

宋兴,锄(铲锄)叛而讨(讨伐)亡(亡命之徒)。

译文:宋朝兴起,铲锄叛乱,讨伐亡命之徒。

及(等到)仁宗之(临)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用,兴起),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

译文:等到仁宗即位,天下基本平定,兵戈不起,休养生息,一天比一天强盛。

士大夫之(取独)游于其时者(介词结构后置,于其时游,在这时交游),谈笑佚乐(悠闲安乐),无复向者(之前、从前)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渐渐)兴起。

译文:士大夫在那时游乐,谈笑安乐,不再有之前忧伤愤慨之意气,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

而庐陵欧阳公始(开始)为古文,近揆(kuí揣摩、揣测)两汉,远追(追溯)三代,而出于(源自)孟轲、韩愈之间,以立(确立)一家之言,积习(长久以来而形成的习惯)而益高,淬濯(淬炼洗濯)而益新。

译文:而庐陵欧阳先生开始写古文,近者揣度两汉,远者追溯三代,继承孟轲、韩愈之风,来建立一家之文风,写作越来越熟练,水平越来越高,淬炼洗濯,令人耳目一新。

而后(后来,之后)四方学者(求学的人),始(开始)耻(以……为耻)其旧而惟古之求(宾语前置,惟求古,只追求古文)。

译文:后来四方求学之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只追求古文。

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引领)天下豪杰,而世之号(号称)能文章者,其出(出自)欧阳之门者居十九(十之八九)焉。

译文:但欧阳先生在那个时候,实际上把持重心来引领天下豪杰,而世上那些号称擅长写文章的人,十有八九出自欧阳先生门下。

而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您)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

译文:而您实在是这些人中最出色的,您的文章论议评价,可以与欧阳相提并论。

闻之先达(前辈),以谓(认为)公之文其兴(兴起)虽后于欧公,屹然(屹立的样子)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

译文:知道您文章的德行有学问的前辈,认为您的文章虽然兴起于欧阳后,(但在道德层面)坚定而不动摇,这是欧阳所敬畏的,(读了你的文章,则)忘记后来那些论及此事的文章。

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您)之文,既(在……之后)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发现,探求)其变。

译文:我从起初读书时,就知道读您的文章,已经思考了还要继续思考,广泛寻求访问,来每天探究他的变化。

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定语后置,天下之文者极,天下文人的典范)

译文:唉,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天下文人的典范。

(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

(注)①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