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贞传》文言文挖空

 尝百草的神农氏 2023-08-26 发布于河北

王世贞,字元美,大仓人,右都御史子也。生有异禀(非凡的天资),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嘉靖,是明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的年号。文中的隆庆、大历都是年号。)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刑部,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做官)京师、入王宗沐等诗社,又与李攀龙辈相倡和(以诗词相酬答)绍述(继承)何、李(何景明、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名日益盛。迁员外郎、郎中。

奸人者犯法,(逃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凭借)严嵩以请,(王世贞)不许。杨继盛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①,(王世贞)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王世贞)为代草。既死,(王世贞)棺殓(亦作“棺敛”。以棺木收殓死者。)之。大恨(王世贞)。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以滦河失事(战事失败)(构陷)之,(判处)(拘禁)狱。世贞解官(解免官职),与弟世懋蒲伏(犹匍匐。伏地而行)门,涕泣求(宽恕原谅)(暗中)(维持)(案件),而时为谩语(说谎话)(宽慰)之。两人又日囚服(代父之罪的意思)(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道旁(拦住)诸贵人(舆: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搏颡(搏颡[sǎng]:叩头。颡:额头,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诸贵人畏不敢言西市(明代刑场名)。兄弟哀号欲绝,持(灵柩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一种指正妻之居室,另一种泛指内室)。既除服(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犹(去掉)冠带,[jū](苴履:用草做成的鞋垫,用以垫鞋底。苴:衬垫;以……为垫子)葛巾,不赴宴会。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讼,1.是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或争辩是非,2.还有自责的意思)父冤,言为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左右:有帮助,辅佐;袒护,保护等义)之、复官。

世贞意不欲出,会诏求直言(诚挚地和直率地说)疏陈(上疏陈述)(效法)祖宗等八事,以应诏。无何(不久),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莅:!li,官吏到任,执行职务或临朝治理政事))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湖广,(不久)广西右布政使,为太仆卿。张居正(权柄)②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举荐)之,世贞不甚亲附(亲近依附)。所部荆州地震,(引述)京房(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占卜),谓臣道太盛,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③不宁,用以(规劝)居正居正(积怨)不能堪,(王世贞)迁南京大理卿,给事中杨节劾,即取旨(求取旨意)罢之。后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辞病)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掌握政权;执政)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在这之前)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等到)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旧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移病。释义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贞始与李攀龙(狎:更替)(主管)文盟(文坛)攀龙殁,独操柄1.把持权柄;掌权。2.权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1.笼罩;覆盖。2.超越;胜过)海内。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修饰;装饰)太甚。

 (选自《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①杨继盛下吏: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读音:què

①<动>退;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动>打退;击退。《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又】<动使动>使……后退。《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

③<动>推却;推辞;拒绝。李斯《谏逐客书》:“王者不却众庶。”

④<动>去;去掉。聂夷中《伤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⑤<动>回头。《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⑥<副>再;重;又。《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

⑦<副>通“恰”,刚刚。《长亭送别》:“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却曲】曲折。

【却苏】死而复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B.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C.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D.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嘉靖,是明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的年号。文中的隆庆、大历都是年号。B.刑部,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下设员外郎,副职称侍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C.除服,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D.正三,古代官职分为九品。明朝的侍郎、副都御使、大理寺卿、府尹、按察使等都是正三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世贞禀性聪明,爱好诗文。他读书过目不忘;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等唱和。B.王世贞秉公执法,维护正义。阎姓奸人犯法,被他搜出,他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他代为写状申冤。C王世贞仕途坎坷,遭遇不幸。张居正对他积怨难平,两次弹劾他,以皇上的名义罢了他的官职。D.王世贞才高位显,声名远扬,他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李攀龙死后,他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4分)(2)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4 分)14.王世贞父亲的冤案为何能得以昭雪?(3分)10. C[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輿,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意思是两兄弟每天身穿囚服(代父之罪的意思)跪在路旁,拦阻达官显贵的车马,磕头哀求,请求他们仗言搭救。达官显贵畏惧严嵩的权势,不敢替王杼辩解,王杼最终在西市被处决。]11.B(应改为“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12.C(“两次弹劾他”理解错误,第一次是“被给事中杨节弹劾”。)13.(1)王世贞去职离官,奔赴京城,和弟弟王世懋每天伏地而行于严嵩门前,痛哭流涕,请求严嵩宽恕。(得分点:解官、蒲伏、贷各1分,句意1分)(2)等到王世贞被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说王世贞先前被弹劾,不应享受俸禄(享正三品爵位),他依据旧例,据理力争。(得分点:比、计俸、故事各1分,句意1分)14.①王世贞兄弟二人上朝为父伸冤,直言父亲王杼是被严嵩构陷。②大学士徐阶帮助了他们,使王世贞父亲的冤案得以昭雪。(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参考译文]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是右都御史王杼之子。王世贞禀性聪明,读书看过一遍,终身都不会忘记。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十九岁便中进士,授职刑部主事。王世贞爱好作诗文,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等唱和,秉承(绍述:继承)前辈何、李(何景明、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名声一天天变得更高。多次升迁为员外郎、郎中。有个姓阎的奸人犯了法,逃匿在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中,被王世贞搜出了他。陆炳仗严嵩之势去说情(介:凭借),(王世贞)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王世贞)不时为他送汤送药,代其妻子写状申冤。杨继盛冤死,(王世贞)又给他安葬。严嵩恨(王世贞)入骨。吏部两次准备提拔王世贞为提学(拟:打算,设计),(都因严嵩阻止)而没能得到任用,后被贬为青州兵备副使。王世贞的父亲王抒(在抵御外敌时误中敌计)致使滦河失守,被严嵩罗织罪名而身陷大牢(构:设计陷害),等待处决。王世贞去职离官,奔赴京城,和弟弟王世懋每天伏地而行于严嵩门前(蒲伏:匍匐,伏地而行),痛哭流涕,请求严嵩宽恕(贷:宽恕)。严嵩暗地里维持着王杼死刑原判,却常常以谎言宽慰王氏兄弟(谩语:指说谎话)。两兄弟每天身穿囚服(代父之罪的意思)跪在路旁,拦阻达官显贵的车马,磕头哀求,请求他们仗言搭救。达官显贵畏惧严嵩的权势,不敢替王抒辩解,王杼最终在西市被处决(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舆: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搏颡:叩头。颡:额头,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罪、投降时行之)。兄弟俩哀痛欲绝,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安葬,守丧三年只吃粗食,不在内室歇息。守丧期满,脱去丧服后,仍旧不戴帽子不束腰带,穿草鞋戴葛布头巾(苴履:用草做成的鞋垫,用以垫鞋底。苴:衬垫;以……为垫子),不参加宴.会。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二人上朝为父伸冤(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讼:讼,是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或争辩是非,还有自责的意思),直言父亲王抒是被严嵩构陷。最后,在大学士徐阶的帮助下(左右:有帮助,辅佐;袒护,保护等义),(父亲的冤案得以昭雪,)王抒的官职爵位得以恢复。王世贞决意不再出任为官,正赶.上皇.上下诏征求实言,王世贞上疏陈述了效法祖宗等八件事情,来应答诏命。没过多长时间,吏部采用言官的推荐,命令他以副使的身份去大名(莅:!li,官吏到任,执行职务或临朝治理政事)。(后来)他升任为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因母亲去世他回家守丧,服丧期满,调任到湖广,不久改任广西右布政使,后入朝任太仆卿。(江陵人)张居正当朝为相,因王世贞和自己是同榜考中者,曾有意提拔他,而王世贞却对张居正不太亲近依附。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引西汉人京房的卜辞,说地震是因为臣权过重,致使大地不安,借此以规劝张居正。张居正对王世贞积怨难平,恰逢(王世贞)调任南京大理寺卿,被给事中杨节弹劾,就趁机以皇上的名义罢了王世贞的官职。后被起用任应天府尹,又被劾而罢官。直到张居正死后,(王世贞)才被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但称病不赴任。许久以后,因其好友王锡爵执政,才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在这之前,王世贞担任副都御使、大理寺卿、应天府尹和侍郎,官阶都在正三品。等到王世贞被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比:及,等到),御史黄仁荣说王世贞先前于家被弹劾,不应享受俸禄(享正三品爵位),他依据旧例,据理力争。王世贞再三称病辞官,于万历二十一年病卒于家。王世贞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狎:更替),李攀龙死后(殁:死),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他的才华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他认为文章一定效法西汉,诗歌则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太重于词藻,不要去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