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发挥·阴阳》平脉法中的水火论

 OMGjp81et6tg0a 2023-08-26 发布于中国台湾
“火降血下”,反映到我们左手的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心火用黄连,肝火用黄芩,肾火用黄柏;心血不足用阿胶,肝血不足用白芍,肾精血不足用地黄。一边要泻火,一边要补血。在左手寸、关、尺的脉上,它的口诀是“火降血下”。“火降血下”最后导致“降已而升”。我举月经的例子来说明“火降血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阴不制阳,就会发生客火上炎,出现心、肝、肾三脏之火,浮游之火,我们用三泻,黄芩、黄连、黄柏,来泻我们心、肝、肾的客火,也就是邪火。这是左手的脉。

图片

我们沿着肾气的脉来讲右手的脉,“气升水布,升已而降”,反映在右手的寸、关、尺,对应肺、脾、命。以脉定药,在寸、关、尺分别是麻黄、白术、附子和黄芪、人参、山药。麻黄,肺为水之上源;白术,脾主逐水;附子,肾为水之根。所以,我们但凡遇到水湿泛滥,就是客水泛滥的有余之病,我们可以用麻黄,可以用白术,可以用附子,甚至把这三个药合在一起,见效就非常迅速。比如说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水湿泛滥之本,我们从从寸、关、尺的麻黄、白术、附子来补阳,治有余之水。
血液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黄芪、人参、山药也能解决问题。比如糖尿病的消渴,就可以用黄芪、人参、山药,这是常见的配伍,专搞糖尿病的都知道。人为什么会渴?为什么会干?大太阳照射,温度高了就蒸发,就干了。但是太阳把地球上的水给蒸腾上去,水化为气,蒸腾上去,蒸腾上去了以后,再用一点黄连,就相当于遇一点冷空气,就化为倾盆大雨降下来,升已而降,形成雨水降下来,这样就能治疗消渴。所以我们用山药、黄芪、黄连这些配在一起来治疗消渴,这个时候热象不重的,一点黄连就可以。如果考虑到有热,这个热有可能是表现在舌象上或者脉象上,大家可以注意去观察,如果热象重,那么黄连可以大剂量使用,也没有关系。
那么右手的水是什么呢?是客水。在《伤寒杂病论》用的最多的,客水用的是三泻,茯苓、猪苓、泽泻,来泻他的三客水。客水就是我们的痰饮水湿,停留的水。大家通过我的讲解,再来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就清楚了,血和气,我跟大家讲了。大家看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肾阴、肾阳的关系。血气之男女也,男和女,男子勃起,女子月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手的脉和右手的脉,我也讲了。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头专门阐释了左右的问题。说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它说西北方阴,东南方阳,所以人的右耳目不如左耳目聪明,聪就是听得见,明就是看得见;认为人的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强健,它就用阴阳来解释。大家自己去看《黄帝内经》,我想这个东西很简单了,左、右跟大家讲到这儿。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讲了真水跟真火的关系,然后郑钦安或者易医学派,用坎卦、离卦来讲这个水中实,火中虚。大家去看看郑钦安的书,因为他是师从道家,四川的道家对医学的影响很深刻,书上讲得很具体,这个我们不讲,大家可以详细去看,还有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这些都可以去看。
通过对《阴阳应象大论》的“水火大论”的一个讲解,我希望:第一个,大家明白人身上的阴阳气血、水火男女的关系。第二个,明白我们平脉法的道理。我们平脉法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个九九制会,第二个水火大论。就是我们在讲“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我们左右手的脉,对应的就是“气升水布,火降血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这个是出自“水火大论”,这是我们的口诀。
这里我们进一步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涉及到“水火学说”的内容,讲解了《伤寒论》有关医学一统的知识和我们平脉法的知识。因为只有把“水火大论”搞清楚了,我们才知道扶阳派、滋阴派、温补派、攻邪派之间的深刻关系,进一步理解他们是怎么样利用这些知识的。这是让大家深刻理解对医学一统思维的认识。有关水火学说的内容,这里讲的其实并不完善,也并不完整,但是我不想讲得很复杂把大家搞糊涂,我只是把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教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